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嬰兒數來表示的。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別很大。世界上出生率可分為五級。
世界上出生率的分級(‰)
等級 指標
第一級 >50
第二級 40~49
第三級 30~39
第四級 20~29
第五級 <20
總的來看,非洲、西南亞、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數國家均>40‰;其次是中國、東南亞、南亞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出生率為20~29‰;最低是歐洲與北美洲、俄羅斯與澳洲,其人口出生率<20‰。
以國家為單位,人口出生率>50‰的國家都集中在非洲,其中有尼日、茅利塔尼亞、盧安達和肯亞等國;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都出現在歐洲。
人口死亡率
死亡率=(年內死亡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
影響死亡率的因素很多,在工業化程度比較低的國家、營養和衛生條件是其重要條件。在工業發達國家,醫藥衛生條件有很大改善,有些疾病,特別是一些傳染性疾病,基本已被控制,因此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某些社會性原因,如交通事故在死亡率中所佔的比率有所上升。
世界上死亡率的分級(‰)
第一級 >25
第二級 20~24
第三級 15~19
第四級 10~14
第五級 <10
死亡率與營養及衛生條件有密切聯絡。非洲的死亡率比較高。如馬爾加什,馬拉威,其死亡率達25‰以上;衣索比亞為24.9‰、甘比亞為23.2‰、安哥拉為23.1‰、幾內亞·比索為23‰整個非洲的55個國家和地區與歐洲的34個國家與地區相比出現明顯的差別。非洲地區前三級共37個佔總數的67.72%。而歐洲無前三級,其平均死亡率只有11‰。由此可見,非洲與歐洲在死亡率上的差別之大是十分驚人的。這種情況與出生率一樣,與工業發達程度和城市化程度有密切聯絡。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高的國家,其死亡率低。反之,死亡率就高。但是,有些發展中國家,雖然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不很高,但死亡率則比較低,如泰國的死亡率為9.3‰、巴西為7.8‰、中國為6.9‰。
人口自然增長率
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嬰兒數來表示的。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別很大。世界上出生率可分為五級。
世界上出生率的分級(‰)
等級 指標
第一級 >50
第二級 40~49
第三級 30~39
第四級 20~29
第五級 <20
總的來看,非洲、西南亞、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數國家均>40‰;其次是中國、東南亞、南亞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出生率為20~29‰;最低是歐洲與北美洲、俄羅斯與澳洲,其人口出生率<20‰。
以國家為單位,人口出生率>50‰的國家都集中在非洲,其中有尼日、茅利塔尼亞、盧安達和肯亞等國;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都出現在歐洲。
人口死亡率
死亡率=(年內死亡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
影響死亡率的因素很多,在工業化程度比較低的國家、營養和衛生條件是其重要條件。在工業發達國家,醫藥衛生條件有很大改善,有些疾病,特別是一些傳染性疾病,基本已被控制,因此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某些社會性原因,如交通事故在死亡率中所佔的比率有所上升。
世界上死亡率的分級(‰)
等級 指標
第一級 >25
第二級 20~24
第三級 15~19
第四級 10~14
第五級 <10
死亡率與營養及衛生條件有密切聯絡。非洲的死亡率比較高。如馬爾加什,馬拉威,其死亡率達25‰以上;衣索比亞為24.9‰、甘比亞為23.2‰、安哥拉為23.1‰、幾內亞·比索為23‰整個非洲的55個國家和地區與歐洲的34個國家與地區相比出現明顯的差別。非洲地區前三級共37個佔總數的67.72%。而歐洲無前三級,其平均死亡率只有11‰。由此可見,非洲與歐洲在死亡率上的差別之大是十分驚人的。這種情況與出生率一樣,與工業發達程度和城市化程度有密切聯絡。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高的國家,其死亡率低。反之,死亡率就高。但是,有些發展中國家,雖然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度不很高,但死亡率則比較低,如泰國的死亡率為9.3‰、巴西為7.8‰、中國為6.9‰。
人口自然增長率
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