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學習社
-
2 # 姚鶴鶴
人工智慧AI可以實現寫小說,不過作為文學,人的核心位置依舊無法取代。
下面看兩個例子,他們均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小說創作,也是最常見的兩種解決方案。
使用海量文學素材事件過度的方式進行小說組裝“谷歌大腦”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專案,就好像題主所說的方式,使用AI閱讀了上萬部小說,其中包含了近3000部愛情小說和1500部奇幻小說。當AI獲取的海量資料後,研究人員從書中隨意挑選兩句話,分別作為故事的開頭,以及故事的結尾,而剩餘的部分全部交由AI進行填充。
透過海量文學資料的AI,在這兩句話中找尋關聯,其過程就好比在ABCD四個選項中猜答案的學生,選擇認為最有可能是正確答案的內容進行填充,但是AI生成的過渡語句看起來有些奇怪,就像是十來歲孩子寫的拙劣詩句。
AI對於資料的收集更像是一個分硬幣的機器,為每個硬幣貼上5角、1元的標籤,但是對於文學本身的文字以及背後所賦予的感情是全然無知的。可想而知,這樣的猜答案,想做到合理已經實屬不易,而對於小說,情節需要跌宕起伏,多次的上下文拼接,想做到全文通暢已經非常困難了,更不要說其背後的文學價值。
使用模板填充的方式進行小說潤色在2016年,由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松原仁教授帶領的團隊,使用人工智慧AI技術編寫的小說《機器人寫小說的那一天》在“星新一獎”的比賽中通過了初審,雖並未獲得最終獎項,不過能透過初審已經證明了AI寫小說的可行性,但是能否說人工智慧AI可以獨立創作小說?
在對《機器人寫小說的那一天》主創團隊的採訪中,據松原仁教授介紹,整個創作過程還是需要人工先設定好主要角色、人物關係、故事梗概等,在此基礎上由計算機依據事先準備好的大量詞句素材,選擇使用來生成小說。在機器和人的分工中,人工智慧的作用僅佔20%,而剩下的80%均需要人類進行編輯潤色。
這種方式解決了上述的上下文連線的問題,僅僅是讓AI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角色,讓一個二流作家的文章有更加多的細節。
舉個例子來說明,當你編寫一句話,“大榕樹上掛滿了大紅燈籠”。
可能透過AI可以變成,“大榕樹上掛滿了大紅燈籠,一個個紅燈籠像一個個小精靈左搖右擺,好看極了。真是數不勝數、美不勝收。”
但是“燈籠”終究還是“燈籠”。
AI是否可以攻入文學高低對於重敘事的場景,人工智慧也許可以幫上很大的忙,例如AI編寫新聞稿,這已經在各大媒體有實際應用,尤其是體育賽事報道,可以按照現有的框架,將比分、進球時間點、球員名稱進行模板填充。
然而對於文學,其要求是非常多的,新鮮感、感情的共鳴、環境的營造等,是需要一個作家強大的創作能力。
回覆列表
看寫什麼樣的了,
要是說東拼西湊還是可以的
畢竟可以實現全網搜尋,或者特定著作等關鍵詞搜尋
然後進行組裝,這類文章最後還是要人工稽核乃至排版
因為組合的內容,很有可能毫無章法,乃至閱讀不了
人工智慧,只是在幫助人類和輔助人類,
不能替代人類,也不能有思想的去做事情
如果想要了解相關的實驗等
可以試試線上實驗室
http://www.edu.futurelab.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