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orthlessness
-
2 # 之4065827之
讀點康德黑格爾尋找理性 探尋辯證與邏輯 讀點兒尼采叔本華感覺意志與精神的 不可理喻 人的控制力有限與無奈 這樣對比來看 所謂理性就是在人控制住強烈的慾望時 對事物比較客觀的判斷 跟一個人一個時代所處環境以及學識有 較大關係 最後到底理性不理性 還要接受時間的檢驗
-
3 # 閆路
理性本身並不等於客觀存在,也不是相信客觀存在,而是在對客觀存在感性體驗(感性認識)基礎上,儘量不受感性體驗帶來的情緒引導,對客觀存在的本質,與其他客觀存在的關聯,以及在存在變化的條件下的變化規律的認識態度。
康德他也不清楚他的理性是什麼,但是大體上是這麼和東西,就是人能夠認清自然和道德依附了某些邏輯,這些邏輯可能包含很多具體的方法,比如歸納法什麼的,這裡就可以說人對於歸納法的認識就是基於理性,是根據先驗的,人的身體,大腦,決定好的在一個人逐漸認識自然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的這麼一個東西,它的自我說明就是它讓你有了符合客觀的知識和道德。我們所說的理性主義起源還要更早,可能是從笛卡爾開始的,我也沒查資料,具體不是很清楚,不過我對這段歷史很熟悉,當時歐洲有兩大主義,一個是經驗主義,一個是理性主義。經驗主義代表人就是休謨等人,理性主義代表人就是笛卡爾等人,他們要比康德早,康德談論的理性就是從笛卡爾那裡受到的影響,笛卡爾認為我們能主動的認識自然就是依靠了理性,是一個人的內驅因素,它就是獨立存在的那麼個東西,但是他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對,他給不出,就是模糊的一種印象,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一些認識來說,比如說認為神存在,因為巴拉巴拉,反正就是這麼個情況,康德呢,真的受了笛卡爾的影響,康德認為經驗主義是對的,也認為理性主義是對的,理性,對麼光輝,顯示出人類偉大的一個詞,所以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透過一些批判改良的手段將二者結合了起來,提出了先驗存在的一些前提,然後這種先驗會帶來理性的可能,人以理性為基礎,以具體經驗為學習教材來成長,認識世界,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不過好像自康德之後的哲學家都不大用理性這個詞了,因為缺陷太大,很容易讓人陷入形而上學的誤區,不知道誰批判過他,可能是黑格爾吧,反正到了胡塞爾的時候基本就看不見理性這個詞了,畢竟問題太大,而且也不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