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都在糾結壽命的長短,但高人卻說生命的長短並無本質區別,你怎麼看?
28
回覆列表
  • 1 # 至良知zlz

    在王陽明《傳習錄》中經常出現“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這句話,後查此語出自《孟子-盡心上》,原文是: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翻譯成白話就是:

    孟子說:“儘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儲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

    標題可能主要想說“夭壽不二”吧?很多人也可能理解成壽命長短並無本質區別,與孟子本意稍有不同,那麼就談談這個壽命長短是否有本質區別吧!

    可能沒有人希望自己短壽的吧,我們總是希望長生不老,從古至今從天子到平民莫不如此。所以也就有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藥,所以有明嘉靖皇帝半生煉丹不上朝,老百姓也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能活的長久一點,華人都在想盡辦法。只可惜黃泉路上無老少,老天爺不知道什麼時候招誰去天廷報到。從古至今可能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要說有,還真有一個,這就是每一個人都得死,毫無列外!

    既知如此,還有什麼想不開的?有的人迴避死不談死,這也是一種活法,真能達到不想的境地,並能達到孔子說的“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是一種很快樂的活法。又有很多人總想在生死上想明白,總想解脫自己,隨有信佛、信基督等等,拋去此生“人”的生活,追求超脫的佛的生活,也是一種活法。但真能到達佛之境界者少之又少,所以我輩很多人還是寧願選擇普羅大眾的活法,“不知生焉知死?”還是少想點死多想點活吧,畢竟死是一件不用著急的事。

    華人生死觀是複雜的,好在有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及王陽明都對此有很好的詮釋,我們普通人可能沒那麼多智慧,但多看看聖賢書還是對我們大有裨益的!雖然普通人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可以借鑑他們的活法,當我們生命到達終點時,真能像王陽明那樣,“我心光明,亦復何言”!真如此也就心滿意足了,也就死而無憾了!

  • 2 # 風去空留

    阿彌陀佛!天壽不二,修性樂道也。智者知夭壽皆歸如夢,或短或長。人若非受天道其樂,長壽若何,夭者又如何!天道授吾之身,非為夢境所困勞,而遊走夢界而四達。雖朝遊夢話,暮死而有何憾。凡夫終固守其臭皮襄而多憂苦寡自樂。修真者當知身乃化物,夢幻雖破,吾終無一損也!吾無生又無死,何來夭壽愁喜,皆夢互化也。阿彌陀佛!

  • 3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我們現代瞭解一下這個詞,在《傳習錄》裡經常會看到夭壽不二,其實本意即不論短壽長壽都沒有兩樣,表示一心一意。

    這句話出自儒家經典《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如果你想讀懂《傳習錄》這部心學典籍,那麼你就必須要弄懂孟子的這段話。

    我們來翻譯一下,孟子說:“儘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儲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只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

    這段話裡有個概念:盡心知性。這是孟子主張的一種反省內心的認識方法和修養方法。

    盡心知性,就是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擴充;心,指所謂天賦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知性,指認識所謂天賦給人的本性,即仁義禮智“四端”。

    孟子認為,人們要是能擴充和儘量發揮自己的“本心”,就能認識自己的本性——四端,因為“本心”當中就包含著自己的本性,一旦“知性”,進而就可以認識“天命”,也就是天理。

    那麼想知天理,怎麼做呢?夭壽不二,其實就是不管命運如何,都不改變自己的堅持。

    為什麼王陽明喜歡用這個詞呢,因為陽明心學本來就是傳承孟子的思想。王陽明的“致良知”其實就是孟子說的,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 4 # 冬雪

    當人一切都想開時,生死煩惱算什麼呢?當紅樓從夢中醒來,不也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當三國爭來爭去時,還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呀!當西遊記經歷七七四十九難時,不還是從原點繞回原點。心靜如蓮,看開如空,心本無心就好,生死只是一字之差,也只不過是生於大自然,後還於歸大自然罷了,早歸尤命晚歸尤天,聰明人,快樂就好,想開妥,心善運多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啥時候能抬頭呢,想給寶寶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