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課吧
-
2 # 職場本紀
常年四季在職場行走,再高明的老司機都有可能翻車。我們在工作中總會因為主觀或客觀的原因,把某件事情辦砸了,這時候怎麼辦就體現職場上的應對能力了。
自己的工作中出現了“壞訊息”,千萬不要幻想掩蓋過去,職場上的同事不是願意為你兩肋插刀的兄弟,而且你負責的事情總會有領導想起的那一天。主動及時向領導彙報“壞訊息”比被人打小報告或領導自己發現要好的多,至少掌握了部分主動權。
彙報問題時態度要誠懇。既然已經產生了失誤,向領導彙報時就要拿出敢做敢當的勇氣。千萬不要推卸責任,要誠懇坦蕩地承認自己的失誤,如實向領導說清楚“壞訊息”。
如果犯了過錯而不肯擔當,將讓領導從此看輕了下屬。有時候,領導最怕的不是下屬出錯,而是沒有擔當。
客觀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不要一開始就來訴說產生問題的原因,那會讓領導以為你為失敗藉口。當下屬誠懇的承認自己的責任後,領導情緒上已經接受這個“壞訊息”,不論他是雷霆大怒還是氣沉於胸,我們必須接著對此事故的原因作出客觀陳述,切記不要找些推脫扯皮的理由。
讓領導知道下屬在出現狀況後是有認真檢討過原因的,還可以為後續的解決提供決策資訊。
帶著二個以上的彌補方案去彙報。在彙報“壞訊息”之前,無論如何要想出不低於兩個的後續解決方案。當領導耐心聽完事故發生的原因之後,相信他開始頭疼如何挽救這個問題了。那麼,我們及時給領導獻上方案,相信他對下屬的惱火就會抵消不少了。
有二個以上的方案供領導選擇,可以大大減輕領導的處理難度。同時,後續的補救工作至少在自己的思路之內,還可以讓領導看到下屬的努力。
彙報工作也要注意一些技巧。遇到問題慌慌張張亂了陣腳,彙報時語無倫次,或者把後果消極誇大,這都不是職場上成熟的表現。在勇敢地找領導反映壞訊息的時候,也要適當注意一些技巧,或許對事故本身沒有用處,但對職場上的我們卻有幫助。
有意識的選擇好彙報時機。比如時間、地點。
避開領導繁忙或情緒低落時段,否則小問題也變成災難。
如果有其他好訊息時,不妨把好訊息先彙報作為鋪墊。
彙報“壞訊息”時控制好語氣、用詞,表現要沉著,儘量委婉。
任何組織任何團隊都會有層出不究的“壞訊息”,領導們其實早就司空見慣了。面對“壞訊息”時的表現,反而成為考驗下屬職場智慧的一種測試。
壞訊息本身或許並不可怕,讓領導真正憤怒的是下屬遇到問題時的失望表現。
-
3 # 喻德武
首先得看你領導是什麼樣的人,其次得看這個壞訊息壞到什麼程度!
如果你的領導是紂王,你這個訊息又很壞,讓對方無法接受。那你還是不要彙報了,趕緊捲鋪蓋走人,否則可能面臨殺身之禍。
領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開個玩笑哈。
但這也揭示了一個真理,上有所好,下必其焉!如果你的領導,平時就逃避問題,好大喜功,很討厭聽壞訊息,不容錯、不寬容,剛愎自用,對做錯事的、彙報壞訊息的,不問青紅皂白,一律予以打擊!
遇到這種領導,你該怎樣向他彙報壞訊息呢?
正常情況下,為了過這一關,你可能會想出很多技巧,比如瞞天過海,比如文過飾非,比如降低壞訊息影響的程度,比如多準備幾條訊息,稀釋壞訊息對心理的衝擊程度,也可以先彙報壞訊息,然後再彙報好訊息,先抑後揚!
等等。這些都是方法和技巧!但是,使用這些方法的前提是,你只能保證用一次,你只能保證過掉目前這一關,如果多次使用,可能就不靈了。因為領導也不是傻子呀,你想操縱領導,談何容易?
領導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人性就是喜歡聽好訊息,不喜歡聽壞訊息,這是從情緒喜好的角度來定義的。如果領導是一個很理性的人,那你就實事求是的向他彙報,但是儘量要讓對方感受好一些。再說有些壞訊息未必是壞訊息,還有可能是機會,尤其是彙報者自身犯錯,可能是改過自新的好機會。好訊息和壞訊息有時候是相互轉化的!
所以我給你真正的建議是,如果你只想在這裡幹短期,那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反正錯已經犯了,也不想幹了。那就裝作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你想咋滴就咋滴,領導你看著辦,也可以過關。
如果你想長期幹下去,那就對領導實事求是報告!如果壞訊息是自己造成的,那就承認錯誤,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辦法和對策,去想辦法糾正或者亡羊補牢,將功補過,這是最好的一種處理方法。
您覺得呢?
回覆列表
有時候我們因為身份、職位的原因,不得不向別人報告壞訊息,但是有可能招來埋怨。這些難題怎麼破呢?
場景:
人力主管要向被裁掉的員工傳達離職通知,銀行職員要跟客戶說貸款沒辦成。
誤區:
誤區一:表現出同情,這樣會讓自己受牽連,對方會指責你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
誤區二:混淆善意和愧疚,錯又不在你,你只是個傳話的,如果開口就說“對不起”,對方可能會很生氣。
誤區三:傳遞壞訊息的時候附帶解決方案。很多人為了安撫對方,往往會主動安慰,甚至出謀劃策,試圖解決問題。但是這樣你就把自己的身份從“不承擔責任的傳達者”變成了“要承擔責任的行動方”,很難把握分寸。
方法:
1、拿出專業人士的中立姿態。
不管是醫生對患者說檢查結果不好,還是人力資源對求職者說沒有錄取,儘量在專業的環境裡交流。說話清楚有力,眼神直視對方,暗示對方我沒做錯什麼事,只是因為職位、身份,才來告訴你這個訊息。
2、表達善意,而不是愧疚。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這兩句話,一句是“對不起,這事辦砸了”,另一句是“很遺憾,這事沒成功”。你會發現,“遺憾”是因為對方而難過,與自己無關,我們從人道主義的角度覺得也不開心,但“對不起”是這件事我也有責任。如果說對不起,對方很容易就抓住話柄,對你進行攻擊。
3、不提供安慰,但可以陪伴。
注意事項:
這裡說到的傳遞壞訊息的技巧有一個適用範圍,就是這件事不是你做錯了,你只不過因為身份、職業,不能不去傳遞這個訊息。如果本身就是你的錯,那你應該做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怎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