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驛堡,也稱“鞍山城”,是明代遼寧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鞍山城區內儲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位於遼寧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區東鞍山鎮,東貼楊柳河(古稱鞍山河),坐落在東西鞍山兩座山的中間地帶,東西距兩山各0.5公里,鞍海公路和哈大鐵路都在它的北城牆腳下透過。驛堡東北面是源於長白山餘脈的千山,西南面則是遼闊的遼河平原的開始。鞍山驛堡為“等腰梯形”城堡,明代鞍山驛堡建在遺址東北牆上,周長“一里又204步”。城池為磚石夾夯土結構 ,基石層高2米,磚砌層高7.5米,城牆厚度7.5米,基寬8米,牆高10米。四面城牆長度分別為:東、西二牆為276米,南牆為290米,北牆為283米,總長1125米。鞍山驛堡隸屬定遼前衛,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設。因東西城牆依山崖而建,故城僅設東北、西南兩門,門為拱式結構。西南門經修復儲存完好,門樓高13米,門洞寬3.9米。門洞上方原有磚雕花紋嵌有“鞍山驛堡”匾額,額下有“萬曆六年重修”款識,現已不存,現存的是1986年著名書法家溫同春先生的題字,重修時補上去的,東北門楣上則有“戍古”二字匾額,東北門已毀,基址尚存。驛堡的全部建築只剩東北、西北、西南三座“角臺”和西南門,且外部包磚較好。西城牆只剩西南門至西南“角臺”一段較完整,儲存有最高4米的官牆,包磚已不復存在僅剩土牆部分,約長達500米。1578年(萬曆六年)重修,改築為磚城,初為傳遞所,驛內車馬繁多,商賈極盛。 鞍山驛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襟遼陽而帶海城,東北距古城遼陽、東南距臨溟海城均為30公里。地點適中,扼東、西鞍山咽喉處,是明代遼東都司通往遼南、遼西的門戶,扼守遼南古道要衝。明清之際,這裡曾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交通要衝。鞍山驛堡,以東西鞍山為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外用青磚包砌,內填黃土,防備炮轟。城內掘有水井,以防斷水。周圍有護城河,以防偷襲,彈丸之地,固若金湯。清末興辦鐵路之後,驛站遂失去作用,漸成山村,現名“鞍山城”。鞍山驛堡是遼寧省現存儲存基本完好的明代軍事設定城址建築之一,是研究明、清時期東北地區地方史的實物資料。2003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鞍山驛堡是鞍山的標誌性建築,歷史價值重大。
鞍山驛堡,也稱“鞍山城”,是明代遼寧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鞍山城區內儲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明代古城,位於遼寧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區東鞍山鎮,東貼楊柳河(古稱鞍山河),坐落在東西鞍山兩座山的中間地帶,東西距兩山各0.5公里,鞍海公路和哈大鐵路都在它的北城牆腳下透過。驛堡東北面是源於長白山餘脈的千山,西南面則是遼闊的遼河平原的開始。鞍山驛堡為“等腰梯形”城堡,明代鞍山驛堡建在遺址東北牆上,周長“一里又204步”。城池為磚石夾夯土結構 ,基石層高2米,磚砌層高7.5米,城牆厚度7.5米,基寬8米,牆高10米。四面城牆長度分別為:東、西二牆為276米,南牆為290米,北牆為283米,總長1125米。鞍山驛堡隸屬定遼前衛,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設。因東西城牆依山崖而建,故城僅設東北、西南兩門,門為拱式結構。西南門經修復儲存完好,門樓高13米,門洞寬3.9米。門洞上方原有磚雕花紋嵌有“鞍山驛堡”匾額,額下有“萬曆六年重修”款識,現已不存,現存的是1986年著名書法家溫同春先生的題字,重修時補上去的,東北門楣上則有“戍古”二字匾額,東北門已毀,基址尚存。驛堡的全部建築只剩東北、西北、西南三座“角臺”和西南門,且外部包磚較好。西城牆只剩西南門至西南“角臺”一段較完整,儲存有最高4米的官牆,包磚已不復存在僅剩土牆部分,約長達500米。1578年(萬曆六年)重修,改築為磚城,初為傳遞所,驛內車馬繁多,商賈極盛。 鞍山驛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襟遼陽而帶海城,東北距古城遼陽、東南距臨溟海城均為30公里。地點適中,扼東、西鞍山咽喉處,是明代遼東都司通往遼南、遼西的門戶,扼守遼南古道要衝。明清之際,這裡曾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交通要衝。鞍山驛堡,以東西鞍山為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外用青磚包砌,內填黃土,防備炮轟。城內掘有水井,以防斷水。周圍有護城河,以防偷襲,彈丸之地,固若金湯。清末興辦鐵路之後,驛站遂失去作用,漸成山村,現名“鞍山城”。鞍山驛堡是遼寧省現存儲存基本完好的明代軍事設定城址建築之一,是研究明、清時期東北地區地方史的實物資料。2003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鞍山驛堡是鞍山的標誌性建築,歷史價值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