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籃球資訊快遞
-
2 # 勞道體育
新疆男籃在本賽季輸掉了兩場比賽,主場2分輸給了遼寧,客場3分輸給了廣東。雖然輸了沒什麼好抱怨的,技不如人,如果不是前面給自己的挖的坑太大,也不至於在最後時刻填坑未果,但如果真要找一些藉口的話,著兩次輸球,多多少少還是與新規則有些關係的。
第二輪主場對戰遼寧,還剩最後10秒,亞當斯持球進攻,當時新疆隊落後4分,為了阻止亞當斯投籃,趙繼偉在防守亞當斯時犯規,但此時亞當斯完成了投籃動作,並且命中3分,哨子響了,球也進了,原本判罰的是3+1,雙方打平,但是在郭士強的強烈抗議之下,裁判改判趙繼偉違體,新疆隊兩次罰籃再加一次發界外球,表面上看新疆佔了便宜,因為只要新疆隊最後一攻打進,就能絕殺對手,但個人認為,一次界外球的機會,遠遠比不上之前的3+1來的實在。對戰廣東,新疆隊又給自己挖了坑,最後時刻,只差3分的新疆隊卻不敢犯規,砍人戰術不敢用,因為一旦被吹罰了違體犯規,對方不但能罰球,還有球權,完全得不償失,並且多次違體之後還面臨著停賽,所以職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耗完時間。
對於兩個實力處於伯仲之間,在最後時刻分出勝負的球隊來說,最後的那幾十秒的鬥智鬥勇,是最精彩的,但如今新規則一出,卻讓雙方的球隊畏首畏尾,尤其是落後的球隊,想要在最後時刻利用犯規戰術,在這樣的規則下,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以目前CBA裁判的水平,幾乎很難界定這個到底是衝球還是人,因為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時刻的精彩必定打折,誰在最後時刻領先,誰就有可能拖延時間終結比賽,絕殺與反絕殺,以後或許都會很少見了。
臺北時間11月7日,2017-18賽季CBA常規賽第五輪開打,廣東坐鎮主場迎戰新疆。本場一波三折,廣東隊在第三節一度領先21分,但卻遭遇新疆瘋狂追分,最終他們頂住對手反撲,以98-95險勝。然而,最後時刻卻發生了十分尷尬的一幕,落後3分的新疆因怕被吹違體,不知如何戰術犯規,因此喪失最後勝機。
第四節比賽還剩最後18秒,廣東領先3分,亞當斯外線強投三分被趙睿封蓋,廣東獲得球權。按理說,新疆如果主動犯規將對手送上罰球線,或許還有與對手一搏的機會。但離奇的一幕發生了,亞當斯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意識到時間已經不夠了需要採取戰術犯規時,卻不敢堅決犯規,當球被轉移至前場時,新疆依舊無人主動上前犯規,最終,廣東將時間耗盡。
這樣一幕完全令人看不懂,畢竟新疆採取戰術犯規讓廣東上罰球線,或許存在兩罰不中、兩罰一中的機率。為什麼會這樣?這一切要從國際籃聯出爐的新規說起,有球隊實施戰術犯規動作過大,沖人不衝球,便將被吹違體。
根據具體情況判罰違體倒也有章可循,可如此判罰所帶來的潛在問題便是,直接殺死最後關頭的比賽懸念。畢竟比賽最後關頭,無論領先還是落後,一旦故意犯規,都有可能被吹違體。兩罰一擲的結果,遠比一次單純的犯規嚴重得多。既然如此,球員又何苦去多此一舉?
這個違體的規則本意是好的,加快攻防轉換速度保護球員,但這種規定並沒有考慮實際情況以及實施的難度,像比賽最後時刻陣地戰中也這麼吹,就是胡來。希望CBA儘快制定方案允許末節戰術犯規,把比賽交由球員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