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起名取名程博士
-
2 # 錦翼
一般都說這個起源於王莽,但實際不然。《公羊傳》所謂“二名非禮也” “《春秋》譏二名”的說法。單名是一個傳統。很多人都喜歡取單名。
後來王莽又把這個風氣往前推了一把而已。
王莽特別喜歡改名,先改官名,再改地名。對於自家人的名字更是重視得不要不要的。他有個長孫叫王宗,跟王莽一樣,相當皇帝,等得不耐煩了,就製作了皇帝的衣服,刻制印章,跟他舅舅合謀準備篡位。這估計也就玩個COSPLAY,但後來事情敗露了,這傢伙就自殺了。王莽這麼重視名字的人,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門道的。"製作"就是法令,就是依法讓他改回去名字。能夠推斷出:
第一王會宗是王宗的本名,是根據法律改成王宗的。這個法令就是王莽下的。
第二給你改回去名字,就是一種侮辱,讓你有兩個字的名字。
很多人根據這個推斷單名為尊是王莽提倡的,導致影響到後來以至於到三國兩晉都喜歡用單名,如劉備、關羽、張飛等等等等。
但這個說法有人懷疑。清人凌揚藻在《蠡勺編》中就懷疑,王莽治理國家只有區區十幾年怎麼可能影響這麼大,而且後來東漢建立,早就清除王莽的流毒,怎麼這個文化影響這麼深遠。
其實吧,單名也不過是王莽復古的一部分。
大家愛取單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犯忌諱。
皇帝一上位,他的名字就成了危險品, 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 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 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 改“秀才”為“茂才”;漢安帝之父名慶, 改“慶”為“賀”,於是姓慶的都改成為姓賀。
如果觸犯了怎麼辦,要打板子要砍頭的,漢宣帝元康二年 (公元前 64 年)曾詔曰:“今百姓多上書觸 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 。“法令嚴格的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如果你是一個老百姓怎麼辦?
取名字的時候少取一個字就可以少一份危險啊,所以大家都熱衷於取一個字,這樣的話就比兩個字犯錯誤的機率降低50%。
個人猜測啊,不足為訓。
-
3 # 小凌說史
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的歷史進行深加工,以比較喜聞樂見的方式把三國的故事呈現給我們,所以三國時期的人名羅貫中沒有必要、也不能改。那麼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多是單個字的呢?
秦漢時期由於這個對避諱這個事情看得不是很重,所以大家的名字隨你喜歡,單字、復字的隨你喜歡,但其實春秋戰國以至西漢時期更多的還是單字名,這其實是一種風俗的延續。後來到了西漢後期,為了這個統治的需要,避諱這個問題開始重視起來,單字相對復字容易避諱,西漢統治階級的推動導致了民間風氣的追逐,然後大家除了避皇帝的諱,相互之間也興避諱,這就進一步推動了人們取單字姓名。
後來到了王莽時期,他推行了一個叫做“二名之禁”的政策,簡單點說就是大家必須用單字名,不得用雙字名了,這就使得單字名的風俗習慣進一步發展,以至於東漢和三國時期幾乎沒有什麼人用復字名了。那麼為什麼王莽要推行這個單字名呢?
其實跟他的改革有關(史稱王莽改制),王莽信奉儒家學說,認為西漢後期的天下大亂問題的根源是禮樂制度的崩壞,所以很有必要恢復周室的“禮”,名字也應該恢復到周室時期的單字名,只是他改制失敗了。
直到晉朝八王之亂後,因為少數名族開始入主中原,而由於他們對於這個方面是沒有什麼概念的,他們也是復字名居多的,這衝擊了當時的禮樂制度、避諱習慣,使得復字名開始逐漸的流行開來。
回覆列表
這個我專門研究過。經統計,我發現《三國演義》裡的人物,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有姓無名者40人,無名無姓但在書中有活動和涉及具體情節者27人。其中除了極個別的幾個如黃承彥、崔州平等幾人外,單名佔絕大多數。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時期為什麼流行單名?
三國時期為什麼流行單名?這要從王莽說起了。東漢三國取單名的時代流行風緣起新朝皇帝王莽的喜好。
王莽篡漢建新後,視單字名為古禮,在王莽“崇古”的影響下,取單字成為流行時尚。那麼單名真的是一種古禮嗎?我翻了一下《殷帝王本紀》,述其世系的文字是這麼寫的: “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天乙就是成湯,湯伐夏桀,放之歷山,遞踐天子位。”從這裡可以看出殷帝王命名的特點是純取一個天干。在殷代,不僅帝王用干支取名,子民也普遍把干支置於名中。如見於青銅器上的父丁鼎、父甲鼎、父丁爵、虎父丁爵、魚父丙爵等等。“父”乃尊稱,虎父丁爵,表示父丁是獵人。魚父丙爵,則表示這位父丙是打漁的。從商朝的取名流行風來看,單名確實是那個時期的時尚。
既然皇帝王莽有這個喜好,那麼這個喜好就很容易流行開了,畢竟皇帝喜歡的,跟風的肯定多。再加上王莽還討厭雙名!王莽為何討厭雙名?王莽是個讀書人(別疑惑,歷代皇帝中,王莽還真是個知識分子,很愛讀書)。他讀過的《春秋公羊傳·哀公十三年》裡記載:“晉魏多帥師侵衛,此晉魏曼多也。曷為謂之晉魏多?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這段史書說的是,晉大夫魏曼多帥軍隊進攻衛國,敵方故意不叫他全名,而稱“魏多”(為了戰爭勝利,只要能打擊對方士氣,怎麼說都行),故意諷刺他取的雙字名(魏曼多)不合禮。於是後世有一些人士(包括皇帝王莽)也跟著說雙名不合禮數,雙名不好。《漢書·王莽傳》載:“莽念中國已平,唯四夷未有異,乃遣使者齎黃金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從聖制。’”這則史料告訴我們,王莽做了皇帝后,派遣使者攜帶金銀財寶送給匈奴的單于。單于回覆說:聽說中國取消二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現在改名為知,以服從“聖制”。由此可見,皇帝的喜好厭惡是有多大的影響,連外國的單于也跟風了。
皇帝的喜惡直接影響了新朝之後人們的取名風俗,東漢和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大部分取單名的源頭就在這裡了。例如大家熟知的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姜維、曹操、曹丕、曹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司馬懿、司馬昭、楊修、蔣幹、許褚、張遼、鄧艾、鍾會、孫堅、孫策、孫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黃蓋、……等等。這種取名現象,並非是作者羅貫中的杜撰,而確確實實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