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飛凡觀
-
2 # S-DY163593035
能不能問一些有水平的問題?這種問題的答案不就是百度複製黏貼麼? 因為皇太極更優秀可以嗎?各種因素除去後符合的只有皇太極。
-
3 # kk85151
努爾哈赤病逝之後,他的那些兒子們都很優秀。他生前,以其手腕整合女真各部,建立起強大的八旗軍事力量,改變了奴役的局面,並反攻明朝,意欲兵進中原,競逐天下。其強橫的領袖力量和優秀的才能特質,是在其舉族上下,如“神”一樣的存在。
那麼,他的位置應該由誰來繼承,當然,是能力上很接近他的人。自古以來,儲君多由長子來繼任,而長子代善的胸懷是大度的,寬廣的,眼界也是極明智的,於是,攜手他人進行力舉擁戴,皇太極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並讓後來的清一步步地變得越來越穩順,坐擁了天下。
-
4 # 二手的歷史鍋鍋
這要是皇太極的個人權術要較其他人為高。在滿清八旗議政的時代,各個旗的旗主實際上就是諸侯。孟森說聯旗制,是正解。以皇太極的地位,在四大貝勒裡(其餘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能排上最末,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再看他即位以後加強自己的集權,就知道他異於常人。其他子嗣可能只是優秀,但是皇太極恰恰是能做君王的那種優秀!
-
5 # 鳶飛九天2018
也許真應了“時來天地皆同力”這句話,像所有剛剛崛起的勢力一樣,努爾哈赤帶領女真部落在東北崛起、建立後金政權之後,努爾哈赤的麾下也湧現了一大批極為優秀的人才,而素來重視血脈的努爾哈赤最為重用的,則是他的子孫和親戚們。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的子孫也沒有辜負他的重用,努爾哈赤的子孫,幾乎個個戰功赫赫,成材率之高,令人咋舌。例如,一度被立為繼承人的長子褚英;同樣曾被立為繼承人的次子代善;四大貝勒之一阿敏;最終登上大汗之位、並奠定了清軍入關基礎的皇太極;在順治年間,實際指揮清軍入關並佔領天下的多爾袞等等。這些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極為優異,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才華和成就,更令人無比豔羨。那麼,努爾哈赤明明有許多極為優秀的子嗣,為何最終繼承汗位、脫穎而出的,是第八子皇太極呢?
瞭解清朝和八旗的人都知道,八旗的宗室,最著名的是兩個,一個是俗稱的黃袋子,一個則是紅袋子,血緣更近的是黃帶子,黃帶子指的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的直系子孫後代,而紅帶子,則指的是塔克世嫡子血脈之外的旁系宗室子孫。
八旗
努爾哈赤時期,這些愛新覺羅家族的成員們,許多都曾是八旗集團的重要將領,也成為八旗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例如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就並非努爾哈赤的兒子,而是他的侄子,阿敏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
掌握著滿洲正紅旗的阿敏,曾在女真人的崛起之中屢立戰功,例如,皇太極征服北韓半島,就是阿敏率隊完成的。但是,雖然敵視明朝,卻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努爾哈赤,卻並沒有決定按照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的習俗傳承汗位,相反,他決定,新一任汗王將會在他的子孫之中誕生。
因此,僅這一條,就將除了努爾哈赤兒子們之外的所有宗族大將,排除在了繼承人預備役的行列之外。那麼,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中,都有誰有資格繼承汗位呢?
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
無論是漢人王朝的影響,還是女真人本身的習俗,嫡子繼承在後金集團中是近乎雷打不動的,努爾哈赤對於這一點也十重視。而且,努爾哈赤比之漢人王朝的皇帝做得更為極端,明朝非嫡系出身的皇子依然可被封為親王。但是,努爾哈赤的非嫡系兒子們,甚至連貝勒都不是。
努爾哈赤的其他庶出兒子們,雖然也湧現出了諸多軍功卓著的人才,但是,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角逐大汗之位。例如,努爾哈赤庶出的第7個兒子阿巴泰,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曾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他的戰功比之莽古爾泰等人也絲毫不弱。但是,他自始至終從未成為旗主,年近40的阿巴泰,地位甚至遠不如當時尚未成年的多爾袞三兄弟。
清朝朝堂
而努爾哈赤創立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治中,位列八王議政行列的大小旗主們,更沒有一個是努爾哈赤的庶出兒子。因此,真正有資格有機會繼承努爾哈赤大汗之位的,只可能是他的嫡出兒子們。無論是褚英還是代善、皇太極,亦或是傳說中曾被努爾哈赤屬意為繼承人的多爾袞三兄弟,都是努爾哈赤的嫡子。
因此,剩下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只剩下了褚英、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德格類、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最先出局的是褚英,年級最大的嫡長子褚英,在他的弟弟們都未成年之時就已經屢立戰功,並威震女真各部落了,也因此,功績卓著且實力雄厚的褚英成為第1個被立為繼承人的兒子。
褚英劇照
但是,在開國之主麾下當繼承人,從來就是一個極為高危的職業,而勇猛有餘、謀略不足的褚英,毫不意外的悲劇了。他先是被努爾哈赤找理由廢掉了繼承人的位置,最終甚至落了個被處死的下場,可謂悲慘至極。
比褚英小三歲的代善,跟褚英的結局也差不多,褚英死後,代善被預設為新的繼承人,但是,代善還沒得意多久,就因威脅到了努爾哈赤的權力,被努爾哈赤以“與大妃阿巴亥有染及骨肉不和”的理由,廢除了繼承人之位。
但是,代善比褚英運氣好的多:雖然徹底失去了繼承汗位的可能,但是,代善及其兒子依然手握兩紅旗,他依然是後金集團中舉足輕重的四大貝勒之首。
大貝勒代善
至於莽古爾泰,雖然也是一旗之主,但是,莽古爾泰過於殘暴魯莽,與其他人關係也不好,雖然他自身野心勃勃,但卻根本不可能得到其他實力派的支援。莽古爾泰在事實上也早已出局。
至於連大旗主都不是的小旗主德格類,他是莽古爾泰的弟弟,同樣是嫡子。但是,位列第十子的德格類不僅年紀較小,而且手中的實力不足,再加上他的母親富察氏並不受寵,德格類本身並不受父親努爾哈赤的重視。
所以,既無父汗寵愛和出眾地位,也無雄厚實力,更沒有年紀優勢的德格類,根本不可能成為繼承人。他自己也深知這一點,因此,德格類明智地選擇了站在希望最大的皇太極一邊,支援皇太極上位。
後金局勢
還有就是最被努爾哈赤寵愛的多爾袞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這三兄弟既有親生母親大妃阿巴亥的支援,又備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努爾哈赤甚至將其親自掌握的實力最強勁的兩黃旗分與了三兄弟,本身才華也極為優異。
照這種趨勢,似乎多爾袞三兄弟,尤其是多爾袞的希望更高。民間傳說也一直存在“皇太極搶了多爾袞皇位”的說法。據北韓的史料,他們的史書中甚至有“努爾哈赤決定多爾袞繼承汗位”的記載。雖然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也可見多爾袞受努爾哈赤寵愛之深。
多爾袞
但是,多爾袞三兄弟雖然實力強勁,也有努爾哈赤的支援,但是,作為繼承人,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三兄弟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被努爾哈赤授於兩黃旗時,除了阿濟格成年,多爾袞和多鐸甚至尚未成年,多爾袞當時15歲,多鐸更只有12歲。
因此,這三兄弟雖然因為努爾哈赤的寵愛實力雄厚,甚至位居了八方議政之列。但是,過於年幼的年紀,使得多爾袞三兄弟根本無法服眾,更無絲毫可能壓服八旗集團內部的驕兵悍將。
更何況,女真人崇尚武力和戰功,多爾袞三兄弟由於年紀的原因,根本沒有多少功勞可言。自然,即使努爾哈赤強行將多爾袞等人推向繼承人的位置,在其活著的時候,也許無人敢反對,一旦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三人根本沒有實力坐穩大汗之位。
多爾袞三兄弟的母妃阿巴亥
因此,細數下來,雖然努爾哈赤的兒子中不乏或野心勃勃,或實力強勁,或心機手段深沉之人,但是,種種限制條件下來,也只有他的第8個兒子皇太極條件最好,勢力最強。皇太極軍功顯赫、實力雄厚,同時政治水平高超,手腕靈活,最為適合成為大汗。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皇太極上位之後,迅速鞏固和加強了四面皆敵、幾乎風雨飄搖的後金政權。同時,在鞏固內部政權的同時,他征服了北韓半島,佔據了漠南蒙古,並屢次入寇關內,為八旗入關佔領天下奠定了基礎。因此,很顯然,皇太極才是最完美的繼承人。八旗崛起之初,確實幸運至極。
-
6 # 魏青衣
不知是大明的不幸,還是上天的垂涎,在大明因為魏忠賢與東林黨人之間鬧劇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北方的後金勢力已經崛起,憑藉著一場薩爾滸戰役,努爾哈赤帶領後金部落一步步打下了整個東北,此時的大明王朝只能頑強固守。
其實大明的滅亡也是預料之中的,大明王朝雖然強盛,但因為內部爭鬥,大明早已千瘡百孔,能擔重任的人更是不多,此時的大明,人才凋零,不能說大明沒有有才之人,但掌權之人,卻是很少有才之人。與此同時,努爾哈赤的兒子們卻一個比一個優秀,無論是年長的褚英,代善,還是年紀稍小的皇太極,又或者是還未成年的多爾袞三兄弟,盡皆是人中龍鳳,後金崛起的同時,大明甚至在千瘡百孔,如此大明王朝如何不亡?
努爾哈赤去世以後,繼承努爾哈赤皇位的人正是皇太極,皇太極為努爾哈赤第八子,年紀不大,功績在幾兄弟裡也只能說還不錯,但為何努爾哈赤能成為皇位繼承人?要知道,努爾哈赤對自己的兒子們,從來都是一樣的寵幸,對很多兒子,努爾哈赤都有過大為誇讚之言,但也僅限於此,努爾哈赤對所有人都很公平,皇太極也沒有機會憑藉寵幸成為皇位繼承人。
努爾哈赤的兒子們,其中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就那麼幾個,不多,但也都是努爾哈赤的嫡子,努爾哈赤在血脈這一方面,管理一向嚴格,非嫡子的,天生就要被冷落,努爾哈赤的這幾名嫡子,才有資格成為皇位繼承人!
努爾哈赤的嫡子們,包括褚英和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以及大妃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多爾袞三人。
這幾人中,褚英雖然年長,功績不小,但卻遭到了兄弟們的集體彈劾,這就是所謂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而代善也因為差不多的理由,被努爾哈赤職責與大妃阿巴亥有染,也是被趕下了儲君之位。多爾袞三人年紀尚小,莽古爾泰與其兄弟德格類,兩人算不得受寵,在後金勢力中也因性格問題無法團結其他勢力,幾乎是最沒有希望的兩人。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幾乎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唯一選擇,只是這唯一選擇,其中有多少皇太極的伏筆就不知道了,多爾袞也不錯,儘管在很多史料中也都有披露,說是皇太極搶了多爾袞的皇位,但多爾袞畢竟年紀尚小,努爾哈赤是否會將皇位傳給年幼的多爾袞還未可知,畢竟,當時的後金,可並不安定。
皇太極最終擁有了皇位繼承權,不管這權勢是皇太極搶來的,還是坑蒙拐騙到手的,都是皇太極的,皇太極也卻是憑藉手中權勢帶領後金進一步崛起,絲毫不輸於努爾哈赤時代,甚至更加強盛。後金勢力人才輩出,大明的滅亡也算不得冤枉了。
-
7 # 經史子集說長道短
皇太極這個人大家耳熟能詳,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是後金第二位大汗,同時也是清朝開國皇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很多人都好奇他是怎樣登上帝國統治者寶座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皇太極的實力最弱。
要說實力最弱,怎麼還能上位?這就要看他的競爭者們了。
先來看正主努爾哈赤怎麼說的,他一開始指定的繼承人是長子褚英。褚英雖然戰功赫赫,但是傾軋親兄弟,與功臣不合,搞得怨聲載道。努爾哈赤忍無可忍,將其處死,隨後令代善執政,幾年後再廢,改為四大貝勒輪流執政。
不出意外,未來掌權人會在四大貝勒裡出現。
大貝勒代善實力最強。本人是嫡子,戰功卓著,儘管被廢太子之位,可還是四大貝勒之首,掌管正紅、鑲紅二旗,就連兒子、侄子也都戰功卓著。但是因為私通繼母的問題徹底涼了。
二貝勒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兒,再怎麼戰功赫赫,都沒有繼承權。
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第五子,實力不弱,同樣戰功卓著,正藍旗主,弟弟也是“執政貝勒”。不過性情暴躁,不堪重用
四貝勒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戰功卓著,正白旗主。但是母妃去世,沒有兄弟可以依託,四大貝勒中排序最低。
客觀來講,其他人都不行,所以皇太極繼位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我是努爾哈赤,我也會有意扶植皇太極。因為從權力制衡的角度來看,扶持其餘哪個人都有可能造成一家獨大,繼而造成分裂混亂的局面,破壞多年來統一女真所作出的努力。唯有扶持實力最弱的皇太極才能繼續維持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的政治平衡,將來皇太極繼位,各位貝勒爺想動手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不敢妄動,於是最大限度的保證政權能平穩交接,這才是對後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不過就算得到了努爾哈赤的扶植,皇太極也只能處於傀儡的狀態。他當然心有不甘,於是有意重用“執政貝勒”,削弱其餘三大貝勒的影響力。幾年之間,皇太極開疆拓土,威望大增。等到時機終於成熟了,皇太極給消極作戰的阿敏定下十六條罪狀,把他送進了監獄。同年,皇太極有意責難莽古爾泰,誘導暴躁的他抽刀相向,由此將其削爵。昔日風光的二貝勒、三貝勒就此退出這場權力的遊戲。
就連代善也無法阻撓皇太極的崛起之路,皇太極在貝勒大臣會議上向代善發難問罪,隨後閉門不出,請求另請高明!這招以退為進,逼迫眾人在代善與自己間作抉擇,代善無力再與皇太極抗爭,就這樣皇太極從傀儡變成了帝王,成為最終的贏家。
歷史最終證明,皇太極諳熟治國之道,推動大清國逐漸走向富強,也奠定了清朝統治的根基。各種陰謀論真的可以退散了,皇太極的政績有目共睹,換做其他人來會比他更好嗎?
-
8 # 小王愛歷史
事實證明努爾哈赤的選擇確實沒有錯,皇太極是位傑出的帝王,為大清的入關準備好了一切,只是最後臨門一腳前,皇太極去世了。
-
9 # 歷史影視小迷弟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探討一下。
作為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從25歲起兵,奮戰了40多年,為大清後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一生也先後生下了16位兒子。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努爾哈赤的兒子們。
長子褚英(1580-1615年),被努爾哈赤處死,年僅36歲,廣略貝勒;
次子代善(1583-1648年),兩紅旗旗主,和碩禮烈親王;
三子阿拜(1585-1648年),追封為奉恩鎮國勤敏公;
四子湯古代(1585-1640年),三等鎮國將軍;
五子莽古爾泰(1587/1588-1633年),四大貝勒之一,死後爵位被奪;
六子塔拜(1589-1639年),三等輔國將軍、輔國愨厚公;
七子阿巴泰(1589-1646年),追封和碩饒餘敏郡王;
八子皇太極(1592-1643年),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第一位皇帝;
九子巴布泰(1592-1655年),鎮國恪僖公;
十子德格類(1592-1635年),因罪奪爵,子孫降為紅帶子;
十一子巴布海(1596-1650年),鎮國將軍;
十二子阿濟格(1605-1651年),和碩英親王;
十三子賴幕布(1611-1646年),追封奉恩輔國介直公;
十四子多爾袞(1612-1650年),和碩睿親王;攝政王;追封成宗義皇帝
十五子多鐸(1614-1649年):和碩豫親王,染天花去世,年僅36歲;
十六子費揚果(1620-1640年),因犯罪被賜死。
努爾哈赤的這些兒子們當中,有能力的不在少數且很多人都為後金的建立和大清的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所生,是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兒子,他出生時努爾哈赤還沒有什麼勢力,四年以後努爾哈赤才以十三副遺甲起兵。所以幼年的褚英便跟著努爾哈赤顛沛流離。長大後褚英開始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在戰爭中褚英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封號“阿爾哈圖土門”,人稱“廣略”貝勒。
褚英被審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憑藉嫡長子的身份和赫赫戰功,褚英成了後金政權的繼承人。但是他生性殘暴,心胸狹隘,加上他戰功赫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以致於得罪了開國五大臣和其他的兄弟們,後來褚英被五大臣和其他兄弟控告,努爾哈赤權衡利弊之下將褚英圈禁在高牆之中,兩年之後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的名義處死了褚英,年僅36歲。
褚英
代善也是元妃佟佳氏所生,比褚英小3歲。少年時期的經歷跟褚英基本一致。年輕時隨努爾哈赤征戰哈達、輝發、葉赫等部落,論軍功被封為貝勒。後來成為四大貝勒之首。褚英被廢后,代善在努爾哈赤的諸位子侄中年歲居長,又驍勇善戰,軍功卓著此時又擁有兩紅旗,所以努爾哈赤屬意代善為褚英之後的繼承人,並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指代善)收養”。因此此時的代善權勢顯赫,不出意外的話努爾哈赤去世後後金的第二位大汗非他莫屬。
代善影視形象
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使代善失去了繼承人的資格。代善先是因為長子嶽託新修建的府邸比自己的好,意欲霸佔嶽託的府邸,後來在繼妻的慫恿下,代善的次子碩託因無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蹤,有人懷疑碩託叛逃到明朝,但是代善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一口咬定碩託投明,後來找到碩託後本人證明沒有叛逃之心,但是代善請求斬殺碩託,最終沒被努爾哈赤允許,碩託也得以釋放。
代善影視形象
後來努爾哈赤開始調查代善給予前妻兩個兒子與其他兒子的待遇問題,結果是嶽託和碩託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後努爾哈赤讓嶽託和碩託與代善分家並公開宣佈廢除代善的太子之位。
然而代善的結局比褚英要好很多,儘管太子之位被廢,但是代善仍然是四大貝勒之首,仍然可以參與朝政。代善及其兒子仍然握有八旗中的兩紅旗,在八旗中佔有很重的分量。
阿拜是努爾哈赤的庶妃所生,在努爾哈赤時期沒怎麼受到重用,1626年才因功被授予牛錄章京。
湯古代為努爾哈赤庶妃鈕鈷祿氏所生,在努爾哈赤時期也沒怎麼受到重用。
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繼任大妃袞代所生。年少時期便隨父兄征戰,英勇善戰,是後金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1616年與代善、阿敏和皇太極一起被封為四大貝勒,位居第三位。
莽古爾泰雖然英勇善戰,但是卻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起因便是其母袞代與大貝勒代善關係曖昧,努爾哈赤不忍心殺她便以私藏財物為名將其休了,但是莽古爾泰為了取悅父汗便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如此殺母行為使得他在後金的地位直線下降以致於天命十一年眾人推舉大汗時沒有人提名他。
莽古爾泰影視形象
塔拜為努爾哈赤庶妃鈕鈷祿氏所生,在努爾哈赤時期並沒受到大用,天命十年(1625年)才因功被授予三等輕車都尉之職。
阿巴泰為努爾哈赤庶妃伊爾根覺羅氏所生,努爾哈赤時期雖然他也隨軍出征,但是受到的待遇並不高。甚至他的爵位都在他的諸弟子侄之下,這一度使得他臉上無光。
皇太極為孟古哲哲所生,從小就生的聰明伶俐。皇太極耳目所及,一聽不忘,一見即識。他很愛看書學習,在努爾哈赤的諸將中惟有他識字。當父兄長年累月忙於出征作戰時,七歲的皇太極就開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裡日常事務、錢財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有些事情不煩努爾哈赤操心指示,皇太極就能幹得很出色,與自己想的一樣,因而努爾哈赤對皇太極更是愛如“心肝”。
努爾哈赤時期皇太極也曾隨父兄征戰,因功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一起被封為四大貝勒,因年齡最小居於第四位。
皇太極影視形象
巴布泰為努爾哈赤庶妃嘉穆瑚覺羅氏所生,在努爾哈赤時期也沒怎麼受到重用,天命年間也沒有顯赫的爵位,只是在天命十一年命理正黃旗事。
德格類生母為富察大福晉,早年間被授予臺吉的稱號,天命十一年(1626年)被封為多羅貝勒。
巴布海,除被授予牛錄章京,在努爾哈赤時期基本沒怎麼受到重用。
阿濟格為努爾哈赤最後一任大妃阿巴亥所生,努爾哈赤時期因從軍作戰有功被封為貝勒。
賴幕布在歷史上留下的資料非常少,可謂是“打醬油”的角色。
多爾袞為努爾哈赤最後一任大妃阿巴亥所生第二子,努爾哈赤時期多爾袞還是個孩子幾乎沒有戰功,由於努爾哈赤愛屋及烏,所有多爾袞在天命年間也擁有部分牛錄,他所有的戰功及成就都是在皇太極繼位以後獲得的。
多爾袞影視形象
多鐸為阿濟格與多爾袞的同母弟,幼年也是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三歲的多鐸被封為貝勒,統領正白旗,其所獲戰功和成就也是在皇太極繼位以後獲得的。
費揚果是努爾哈赤最小的一位兒子,努爾哈赤去世時他才六歲,根本沒有什麼展示的機會。在皇太極時期因罪被賜死。
從以上對努爾哈赤的所有兒子的生平簡介中可以看出,受到努爾哈赤重用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嫡子,庶出的兒子們幾乎沒有什麼顯赫的展示。而在努爾哈赤逝世的當年(1626年),能夠參與汗位爭奪的其實只有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和多爾袞三兄弟以及四大貝勒中的阿敏。
四大貝勒
我們可以用排除的方法來分析一下為何是皇太極脫穎而出。
努爾哈赤逝世時,多爾袞三兄弟中阿濟格最大,也才21歲,雖然他雖代善等人征戰有功,但是他的功勳在四大貝勒眼裡只是沙海一粒,不值一提。多爾袞時年14歲,多鐸時年12歲,他們兄弟倆當時還是個孩子,由於努爾哈赤的喜愛才擁有一定的牛錄,但是他們倆當時一點戰功都沒有,四大貝勒也決不允許沒有戰功的多爾袞兄弟成為新一任的大汗,所以多爾袞三兄弟被排除在汗位繼承人之外。
多鐸影視形象
此時只剩下四大貝勒,確實努爾哈赤去世後出現過一段四大貝勒共同執政的時期。而四大貝勒中最先出局的是二貝勒阿敏,因為阿敏是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努爾哈赤的汗位不可能讓自己的侄子繼承。阿敏在皇太極時期因罪被囚,幽禁致死。
阿敏影視形象
其次出局的是三貝勒莽古爾泰,之前說過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繼任大妃袞代所生,論地位不輸於皇太極,但是弒母一事是他一生的汙點,也使得他在後金的地位直線下降以致於當初推舉新的汗位繼承人時沒人提他。後來在皇太極時期莽古爾泰因罪被奪去和碩貝勒的爵位,後來抑鬱成疾,暴病而亡。
莽古爾泰與阿敏劇照
第三個出局的便是代善了,我們在分析代善時說過,褚英去世後代善一度成為努爾哈赤的繼承人,如果不出差錯肯定是後金的第二位大汗,但是由於虐子事件,代善被努爾哈赤廢除了繼承人的資格,但是他還是四大貝勒之首,仍然握有兩紅旗,他的勢力也是最大的,他擁有五個能征善戰的兒子和侄子(嶽託、碩託、薩哈璘、瓦克達和侄子杜度(褚英之子))。在四大貝勒共同執政期間,他確實是說法最有分量的一位。
代善影視形象
在最關鍵的時刻,代善長子嶽託和三子薩哈璘勸說代善擁立皇太極繼位。權衡利弊後代善放棄自己等位,轉而擁立皇太極。因為代善心中很明白,他的勢力最強,他的威望最高,他的年齡最大,他是努爾哈赤第一個大福晉所生的唯一皇子(兄長褚英已死),他是最有可能繼承父位登基為汗的,其他貝勒不會也不敢起來反對。但是,他對幾個弟弟的性格、抱負、才幹、勢力和當時的國情,也同樣是十分清楚,深悉這個新汗肩負的擔子之重。他知道,阿敏素有野心,莽古爾泰桀驁不馴,皇太極胸懷大志,阿濟格剛強好鬥,多爾袞雖小,也不願甘為人下,何況還有汗父宣佈確定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自己沒有力量把他們制服,使他們如同汗父在世那樣聽從國主的管轄。
皇太極畫像
因此在以代善為首的擁立之下,皇太極成為後金新一任的大汗。而代善也得到了豐厚的回饋,一家出了三個鐵帽子王,這就是後話了。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與其他的兄弟們相比,皇太極確實是繼任大汗最合適的人,這其中固然有其他各兄弟各自不利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皇太極的個人能力非常出眾。皇太極自幼行動穩健、舉止端莊,七歲便開始主持家政,想想現在的小孩七歲還在幹嘛,也僅僅是剛上學而已。而他胸懷大志,從當時後金所處的環境來看也只有皇太極才能帶領後金走向強大。
所以最終皇太極勝出是必然的。
-
10 # 歷史研究院院長
皇太極能力出眾固然是理所應當,在努爾哈赤的眾多貝勒中,皇太極所征服的不僅僅是他的父親,其軍事與治國能力更是被貝勒爺們所折服。有其過人之處,所以才能在推舉汗位繼承人之時脫穎而出。事實也證明了皇太極確實有治國之才,從他後續的處理袁督軍和收降將就可以看出。
皇子中間,只有皇太極一個人會認真讀書,而且又積極地向努爾哈赤表現。他從小跟著努爾哈赤打仗,作戰勇敢,有計謀。而且人很聰明,在軍中慢慢地累積很多的軍功。一個王朝剛興起的時候,只有打仗的軍功能讓八旗的人佩服。沒有打過仗,別人也不會服你。
當時努爾哈赤的皇長子去世,皇三子、皇四子、皇六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一子、皇十三子、皇十六子為側妃或庶妃所生,而努爾哈赤的嫡子們個個都英勇善戰,謀略才能具備,怎麼可能輪到這些兄弟繼位。
剩下的嫡子們,老大被賜死,老二因為跟大妃阿巴亥私情失去了繼位的可能。老五是個弒母爭寵的不孝子,誰會支援他。老十為老五同胞弟,母親獲罪被休,哥哥又弒母,也沒什麼資格。老十二、老十四、老十五均為阿巴亥所生,阿巴亥生殉,她的兒子中十四、十五均年幼無戰功,後因其母親與代善的關係,導致代善之子一萬個不支援他三個中的任意一個。所以這三個也沒資格。
剩下皇太極,軍功顯赫,有勇有謀,深得其他三大貝勒中大貝勒及兩個兒子、二貝勒努爾哈赤的義子阿敏支援,順其自然繼承汗位。
-
11 # 星韻史苑
皇太極奪得皇位的過程精彩程度絕不下於任何一部宮鬥劇,其激烈程度也絲毫不遜色於百年之後的九子奪嫡。
天命6年二月,努爾哈赤令四貝勒按月分值,暗示,繼承人將在四貝勒中產生。
天命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努爾哈赤最後一次對八旗子弟貴族訓話:“爾八固山繼我之後,亦如是嚴法度,以較信賞必罰,使我不與國事,得坐觀爾等作為,以舒其懷可也。”
可見努爾哈赤對選誰為繼承人也是腦殼疼,這個問題直到努爾哈赤去世都沒有解決。於是一出諸子奪嫡的好戲早早就拉開了序幕。
長子褚英愛新覺羅·褚英,1613年,以嫡長子身份,憑藉多年戰功,一度被立為早期後金政權的汗位繼承人,這也是努爾哈赤的後代中最接近皇位之人了。
可惜褚英為人情商太低,可以說把身邊的人得罪了個遍,導致眾叛親離,關鍵時刻全是落井下石的,連一個為他說話的人都沒有。
褚英生性殘暴,心胸狹隘,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對待弟弟們和那些跟隨努爾哈赤打天下的功臣們從來都是冷言冷語。
褚英被立為繼承人後,引起了“四貝勒”和”五功臣”的極大不滿,於是這兩方勢力聯合集團起來對付褚英,手段無非也就是電視劇中常常上演的手段,打小報告。
“四貝勒”和”五功臣”首告褚英貽誤戰機,於是褚英被解除兵權。
努爾哈赤出征時讓褚英在家自我反省,結果褚英上演了一出焚香禱告的戲碼,並揚言希望出征的父親努爾哈赤戰敗,然後自己不會讓父親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們進城,還有有朝一日繼承大統,一定要殺死他的弟弟和那些大臣們。
於是,1615年8月22日,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被處死。
皇太極登上皇位最大的阻礙被剷除,其餘的眾人對皇太極的威脅都要小得多。
關於褚英的所作所為,努爾哈赤大部分都是從四貝勒和五功臣的口中得知,至於事情是否是真實的,這些人究竟有沒有添油加醋這誰也說不好。
褚英雖然心胸狹窄,但是並不是一個愚蠢的人,一個愚蠢的人怎麼會屢立戰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這件事上,褚英被人擺了一道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而這四貝勒分別為,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這四人全都是有希望繼承皇位的,說他們沒有私心、不耍手段誰會相信。
名聲不好相繼退出皇位之爭“四貝勒”和”五功臣”聯手做掉了褚英後,這個利益集團因為沒有了共同的敵人也面臨著散夥。四貝勒內部為了皇權的鬥爭也開始了。
二貝勒阿敏的父親因為曾經妄圖分裂後金,被努爾哈赤囚禁到死,阿敏身為他的後代雖然依然得到了努爾哈赤的重用,但是因為名聲不好,肯定是無法爭奪皇位了。
三貝勒莽古爾泰,天命五年三月,莽古爾泰的母親袞代獲罪,《清史稿》中記載,
天命五年,妃得罪,死。
至於為什麼獲罪,史書一句話也沒提過,後來皇太極透露,袞代是被她的親生兒子莽古爾泰親手所殺。
一個親手殺了母親的人雖然贏得了努爾哈赤的信任,但是名聲也不比阿敏好哪去。
四貝勒中的阿敏和莽古爾泰相繼退出皇位之爭,莽古爾泰的事因為史料太少,是否有皇太極的手腳不得而知。
大貝勒代善,真實版的《甄嬛傳》還記得《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情節,皇帝的兒子喜歡上了皇帝的妃子,皇帝為了保全皇家顏面,處死了妃子。
這段電視劇的情節在代善的身上真實上演了。
天命五年三月,也就是莽古爾泰殺死他的親生母親的同一年,努爾哈赤的小福晉向努爾哈赤實名舉報代善與努爾哈赤的大福晉有姦情。
舉報的原因是因為,大福晉有一次給代善送飯,代善吃了,然後又給皇太子送飯,皇太子就沒吃。所以代善就與大福晉有姦情。
努爾哈赤查實確有送飯一事後,因為那個時候的清朝還保持著很多遊牧民族的習俗,當父親去世後妻子被兒子繼承也不是萬惡不赦的事,所以代善被努爾哈赤諒解,但是這皇位是永遠也別想了。
這就有一個疑問了,大福晉給兩位貝勒送飯,一個小侍女是怎麼知道的,而且還了解得如此清晰,連兩位身居高位的貝勒吃沒吃她都知道。
若說此事與皇太極無關誰會相信,這個侍女因為舉報有功才被升為小福晉,並獲得了努爾哈赤的寵愛。
從上帝角度看,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皇太極了
此事過後,代善被廢,大福晉被廢,努爾哈赤身邊有了皇太極的眼線,四大貝勒四去其三,皇太極似乎已經成為了唯一的選擇了。
而且這個舉報姦情的小福晉在努爾哈赤去世後,被皇太極逼迫殉葬,若不是掌握了皇太極的秘密,皇太極為何一定要逼迫一個對他絲毫沒有威脅的女人去死,殺人滅口的目的表露無疑。
層出不窮的對手-多爾袞在一年之內連續幹掉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後,皇太極的對手就只剩下那個大名鼎鼎的多爾袞了。
很多人都認為多爾袞是皇太極最大的對手,其實,對皇太極威脅最大的不是多爾袞,而是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最後的時間中,唯一一位陪伴身側的人。
那幾天努爾哈赤究竟說了什麼只有阿巴亥一人知道,不管努爾哈赤說了什麼,只要阿巴亥假託遺囑,努爾哈赤說什麼都不重要了,阿巴亥的話就是聖旨。
那樣的話,皇太極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給別人鋪路。
所以皇太極一定要殺了這個女人,皇太極聯合了幾個支援自己的貝勒,威逼阿巴亥殉葬。
而此時阿巴亥的兒子多爾袞和多鐸尚未成年,勢力遠遠無法和皇太極這個謀劃了多年皇位的人相提並論。
在努爾哈赤去世的第二天,這個可憐的女人就被迫和努爾哈赤一同去往另一個世界了,享年三十七歲。
女真人對殉葬者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一.必須為妾室,正室非自願不得殉葬:
二.不能有未成年的孩子。
阿巴亥是大妃,在後宮地位極其尊貴,而且殉葬之時,多爾袞和多鐸都尚未成年,也就是說,阿巴亥根本不符合殉葬的條件。
可是這恰恰成為了皇太極利用的理由,藉口阿巴亥阿巴亥身為大妃,地位尊崇,日後新皇登基極容易受到阿巴亥的制約。
皇太極先下手為強,反而偽造了一份皇太極的遺囑,逼迫阿巴亥殉葬。
至此,皇太極掃除了一切的障礙,在這場沒有硝煙與戰火的戰爭中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皇太極的勝利沒有僥倖,精密的計劃、果斷的處置、狠辣的手段缺一不可,這也是成為一個好皇帝必不可少的因素。
-
12 # 江湖小曉生
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絕大多數都是能征慣戰之輩。尤其是四大貝勒中的3位: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以及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
既然有這麼多優秀的兒子,為啥努爾哈赤偏偏選中了皇太極做接班人呢?實際上皇太極壓根就不是努爾哈赤選定的接班物件,他是貴族內部民主選舉出來的。
一、努爾哈赤原本想把大位傳給多爾袞?
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68歲,這個時候的皇太極35歲,正值壯年。而多爾袞當時才15歲。說實話,在後金帝國還沒有穩定的情況下,讓一個15歲的孩子繼位,風險是很大的。至少從中原王朝的角度來說,這是不可取的。
畢竟五代十國中,因為傳位給幼子而喪失江山的情況歷歷在目,稍微讀點歷史,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觀點拋棄,為啥?因為那是後金,那是一個沒怎麼讀過歷史的帝國。努爾哈赤雖然很有才,但整天抱著一本《三國演義》當兵書,你覺得他的文化水平能有多高?他根本不知道在亂世傳位給幼子有多危險。
但是這個孩子是不是多爾袞呢?其實我們看當時這些子嗣的待遇,就能發現,多爾袞的待遇很不顯眼。
1624年,在後金的新年晚會上,除了四大貝勒以外,阿濟格排名第六,多鐸排名第七,多爾袞壓根就沒資格親自給努爾哈赤祝賀。
此外,努爾哈赤去世之前,多鐸只有13歲,但是卻已經成為了正白旗旗主,封貝勒,旗下擁有35個牛錄。而當時的阿濟格和多爾袞只有15個牛錄,完全沒法和多鐸相比。多爾袞的頭銜也比不上多鐸,根本沒當上正兒八經的旗主(1個牛錄一般有300人)。
所以說,按道理努爾哈赤顯然是更加偏愛多鐸的。即使要傳位給大妃(正妻)阿巴亥的孩子,也是應該傳給多鐸,而不是多爾袞。
多爾袞只比多鐸大2歲,本身就沒啥區別。在各種待遇上,多爾袞也比不上多鐸,他憑什麼能繼承努爾哈赤的大位呢?
所以說,部分史料中,稱阿巴亥拿出努爾哈赤的遺囑,讓多爾袞繼承大位,這是不合理的。除非是阿巴亥特別偏愛多爾袞,有意為之。
二、皇太極是貴族們選出來的後金大汗。
努爾哈赤死後,四大貝勒便逼著大妃阿巴亥跟著殉葬了。等於說,年幼的多爾袞、多鐸,同時喪父喪母,失去了依靠。
即使當時他們手裡有一定數量的牛錄,也翻不起大浪來。因為他們沒有軍功,純粹是貴族老爺,這誰能服氣呢?再說了,跟著這麼點大的孩子混,能有前途嗎?
所以說在努爾哈赤沒有留下確鑿遺囑的前提下,多爾袞、多鐸這類小孩兒,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出了繼位候選人的範圍。那麼為啥是皇太極呢?
努爾哈赤時期,四大貝勒已經是權傾朝野的人物了。他們手裡都有軍權,哪怕是努爾哈赤,遇到大事也得找他們商量著辦。
等到努爾哈赤去世了,四大貝勒自然是大汗之位的重點候選人。四大貝勒分別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
其中阿敏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所以相對於其他3位,差了點意思,不具備競爭力。那麼代善、莽古爾泰,比皇太極差在哪兒了呢?
努爾哈赤的太子褚英被廢以後,皇次子代善就是最年長的兒子了。代善不僅寬厚,而且屢立戰功,有大將之材。所以努爾哈赤一度將軍國大事都交給了代善,而且還打算把自己的汗位傳給代善。
這也沒毛病,四大貝勒之中,代善的威望最高,又是首席貝勒,其他三位也沒資格反對。那麼為啥代善就失去了繼承權呢?
從野史角度來說,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可能存在私情。這事兒還被皇太極抖了出去,因此努爾哈赤廢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從正史角度來看,代善對前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嶽託、碩託非常不好,常常虐待他們,甚至導致碩託差點因此叛逃。努爾哈赤因此讓嶽託、碩託和代善分家,同時廢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說實話,正史的解釋太牽強,代善對兒子好不好,和他能不能擔任太子之位,似乎沒什麼瓜葛。野史雖然有點兒露骨,但是一旦努爾哈赤懷疑了這一點,那代善是肯定不能做太子了,所以似乎更加合理。
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也是嫡子。他的母親富察氏,本來是努爾哈赤的大妃。估計是代善的魅力十分驚人,所以說,富察氏和代善也傳出了緋聞。
好傢伙,代善究竟是何方神聖?為啥兩任大妃都跟他搞曖昧呢?無風不起浪,莽古爾泰為了邀寵,居然主動弒母,這可把努爾哈赤給噁心壞了。此外,這種行為在整個後金貴族圈子裡,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連生母都敢殺,他要是做了大汗還得了?因此莽古爾泰也無法得到大家的認可。
相對來說,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身上,就沒什麼劣跡了。而且他也是四大貝勒之一,手握軍權,立下不少戰功,選他當大汗,似乎不成問題。
三、一切都是皇太極的陰謀?
皇太極,其實原來的音譯是“黃臺吉”。臺吉是蒙古貴族的一種稱呼,和貝勒、貝子差不多。黃金家族的女婿們,為了彰顯身份的尊貴,往往會在前面加上“洪”、“黃”、“紅”等字,所以黃臺吉其實是皇太極的一種稱呼,並不是名字。
後來皇太極稱汗稱帝了,漢人士大夫不知道蒙古草原上有一大堆“黃臺吉”,他們為了拍馬屁,說皇太極有天命,“黃臺吉”和中原王朝的“皇太子”讀音類似,這是天命所歸啊!
所以後來的翻譯裡,就將黃臺吉翻譯成了皇太極。知道內情的滿人雖說捂著嘴在笑,不過也認可了這一點,反正對他們沒壞處。
有一種說法,代善下臺,多爾袞、多鐸失去繼承權,都是皇太極一手造成的。當年努爾哈赤說在自己百年之後,要把子孫和大妃都託付給代善。
這下代善可就火了,為此多爾袞、多鐸的母親阿巴亥,的確有幾次帶著點心前往代善家中,而且在宴會上,常常和代善眉來眼去。
這事兒可以理解,女真族過去有收繼的習俗,父親死了,小媽可以改嫁給繼承家產的長子。阿巴亥比努爾哈赤小31歲,當時不過37歲,還不算太老。她也想在努爾哈赤死後找個新靠山。
可當時努爾哈赤已經是大汗,這點面子還是要的。私底下有這種行為,努爾哈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可事情一旦擺到檯面上,那就不好看了。
而一個叫德因澤的庶妃,偏偏就把這件事捅了出來,連我們都知道了,可見當時傳播有多廣。努爾哈赤的老臉掛不住啊!如果還讓代善或者阿巴亥的兒子們繼位,那不是抽自己的嘴巴子嘛!
德因澤並不得寵,也沒有子嗣,即使扳倒了阿巴亥,對她又有什麼好處呢?冒著這麼大風險幹這事兒,肯定有利益原因。所以很多人將這件事的幕後主使,指向了皇太極。
因為阿巴亥不僅和代善有來往,也曾經對皇太極示好,結果被皇太極拒絕了。所以皇太極是知道阿巴亥和代善搞曖昧這件事的!
在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四大貝勒不僅讓阿巴亥殉葬,而且還讓名不經傳的德因澤跟著殉葬,會不會是皇太極殺人滅口呢?
-
13 # 聞學天史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因曾位列“四大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中的第四位,也稱他為“四貝勒”。皇太極夠脫穎而出,繼承汗父努爾哈赤的遺位,有“正取”與“奪取”兩說。
“正取”說主要根據《清太宗實錄》記載,努爾哈赤死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及諸貝勒對皇太極曰:“國豈可無君?眾議已定,請勿固辭。”皇太極不允。但在眾臣的堅持請已下,然後從之。
“奪取”說主要根據《清世祖實錄》卷五三的記載。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稱:“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奪立,以挾制中外。”這也就成為清宮史的一個謎。
那麼,努爾哈赤優秀子嗣很多,為何單單皇太極能脫穎而出呢?要解說這問題,還得從五個女人、五個男人,及五大事件說起。
同皇太極嗣位相關的五個女人
努爾哈赤的妻子,據記載有名分的共十六人,其中,對皇太極嗣位有重要影響的五人:
第一,佟佳氏哈哈納扎青。努爾哈赤的結髮妻子,也是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的生母。
不過,這位原配妻子何時去世,史無明文記載。因為她是努爾哈赤的原配發妻,並生下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所以她同皇位繼承密切相關。
第二,富察氏袞代。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德格類和莽古濟格格的生母。她先嫁給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三兄索長阿之次子吳泰的第二個兒子威準(努爾哈赤的堂兄),生有三子阿蘭泰珠、充善和昂阿拉。
後來,威準征戰陣亡,袞代嫁給了努爾哈赤。她同努爾哈赤也生育了三個孩子,一女莽古濟格格,兩男莽古爾泰和德格類。
這件事清朝的官方記載諱載,但《愛新覺羅宗譜》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所以袞代共生育五子一女,還撫養舒爾哈齊第二子阿敏。
袞代生年與嫁給努爾哈赤的時間記載不詳,但他們的兒子莽古爾泰出生於萬曆十五年。
萬曆二十四年生子德格類,後又生女莽古濟格格。因為袞代牽涉到大妃疑案,並同皇太極繼位密切相關,所以要特別提到她。
第三,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她是皇太極的生母。當年努爾哈赤落難路過葉赫,與葉赫貝勒楊吉砮的幼女結盟聯姻。後來,楊吉砮被殺害,兒子納林布祿繼為貝勒。
後葉赫那拉氏堂兄貝勒布寨和胞兄納林布祿等,組成九部聯軍,進攻建州。努爾哈赤以寡擊眾,以逸待勞,打敗九部聯軍,布寨兵敗被殺。從此,納林布祿深銜大恨,不許葉赫那拉氏與母相見。
1603年病重思母,努爾哈赤派人去請,其兄納林布祿不許。之所以要提到她,因為她生的唯一的兒子成為皇帝,這個人就是皇太極。
第四,烏拉那拉氏阿巴亥。在烏拉部被努爾哈赤擊敗後,烏拉部和建州相互盟誼,阿巴亥代表烏拉部嫁給努爾哈赤為妻,努爾哈赤也將侄女俄恩哲嫁給烏拉部貝勒布佔泰為妻。
她共生育三個孩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因為阿巴亥也牽涉到大妃疑案,她又在努爾哈赤死時殉葬,其子多爾袞稱皇太極“系奪立”,所以阿巴亥成為清初宮廷鬥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女人。
第五,德因澤。不知姓氏,也沒有生育子女。小福晉德因澤因告訐大妃和代善的曖昧關係事件有功,被升與努爾哈赤同桌共食。
《清皇室四譜》附記說,按太祖殂時,大妃從殉外,還有庶妃從殉。其中就有德因澤,德因澤同大妃疑案有關,所以也把她列入同皇太極繼位有關的“五個女人”之一。
同皇太極嗣位相關的五個男人
褚英,努爾哈赤嫡長子。母佟佳氏,早年隨父出征,十八歲帶兵出征東海瓦爾喀部安楚拉庫,有戰功,封貝勒。因擊敗烏拉部有功,賜“阿爾哈圖土門”之稱,曾受信任,輔掌國政。萬曆四十三年死,年僅三十六歲。
代善,努爾哈赤次子。母佟佳氏,為褚英胞弟。萬曆三十五年隨兄褚英參與烏碣巖之戰,烏拉之他也參加,在戰場激烈拼殺。
努爾哈赤嘉獎他的勇敢,賜古英巴圖魯美稱,為大貝勒之首。病死於順治五年。
阿敏,努爾哈赤之侄、舒爾哈齊次子。因舒爾哈齊事件,他的弟弟扎薩克圖、哥哥阿爾通阿被努爾哈赤所殺。
阿敏在父親死後,由繼福晉富察氏袞代領養在身邊。天命元年授和碩貝勒,為二貝勒。
而阿敏同富察氏袞代、袞代之子莽古爾泰的這種特殊關係,在皇太極爭奪嗣位前後,為阿敏與莽古爾泰的歷史悲劇埋下了種子。
莽古爾泰,努爾哈赤第五子。曾跟隨父努爾哈赤出征烏拉,立有戰功。生母富察氏袞代,天命元年封和碩貝勒,統正藍旗,以齒序稱三貝勒。莽古爾泰同皇太極矛盾逐漸激化,後被革貝勒稱號。天聰六年病逝。
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為葉赫那拉氏所生,早年喪母,受到父親的鐘愛。年輕時隨汗父出征,頗有戰功。後被封和碩貝勒,襄理國政。皇太極能文能武,胸懷謀略。
所以他的繼位鬥爭,以努爾哈赤為軸心,是圍繞五個女人、五個男人而展開的博弈。
同皇太極嗣位相關的五大事件
先是,舒爾哈齊事件。
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是胞弟,他們並肩起兵,共同創作,舒爾哈齊曾先後四次到北京“朝貢”,被明廷封為都督,但後來,因勢力燻心,同其兄努爾哈赤矛盾表面化。
在烏碣巖之戰中,舒爾哈齊在雙方接戰後,遲遲未出戰,後褚英與代善的軍隊打敗了烏拉軍。努爾哈赤追究此事,怒責舒爾哈齊,令將他屬下兩名戰將常書、納齊布論死。
舒爾哈齊則說:“若要殺二將心腹,即殺我也!”努爾哈赤不忍心對他下手,作了讓步。雖作了讓步,但此後不再派遣他帶兵作戰。
此後,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兄弟嚴重失和。老滿文件冊裡記載:舒爾哈齊戰時不肯出力,常出怨言,因此努爾哈赤責備他。
但舒爾哈齊仍不自省,反而策劃遷居黑扯木自立。於是努爾哈赤大怒,不僅沒收了他的家產,還殺了他的大臣。
後舒爾哈齊回來,努爾哈赤又把沒收的家產還給了他,可是他依然不滿。努爾哈赤再次“奪取”舒爾哈齊的屬人、部將及產業。
努爾哈赤又將他的兩個兒子扎薩克圖和阿爾通阿處死。第二年,舒爾哈齊也被囚禁死。
努爾哈赤兄弟發生內訌,骨肉相殘,為家門不幸。但這種整合,既強固了建州的力量,也為皇太極嗣位準備了條件。
其次,褚英事件。
舒爾哈齊死後,褚英地位日顯重要。褚英因居長,屢有軍功,被授命執掌國政。褚英柄政後,褚英既沒有籠絡的智術,又自大沖動。
所以諸大臣和諸貝勒共同對付褚英,奏告褚英:不僅公然聲稱要索取諸弟財物,還曾揚言他即位後將殺死同我為惡的諸弟與諸大臣。
努爾哈赤感到事態嚴重。他在權衡長子褚英與“四貝勒”“五大臣”兩方力量之後,決定疏離褚英。
努爾哈赤下令削奪褚英所領部眾與財產,褚英政爭失敗後,大為氣惱,非但沒有自省,反而詛咒父親和諸弟。
於是,努爾哈赤將長子褚英幽禁後,經過兩年的反覆思考,最終“始下決斷,處死長子”。
再次,大妃事件。
天命五年,小福晉德因澤訐告大妃阿巴亥和大貝殼代善有曖昧關係,兩次給大貝勒代善送食,大妃總是傾視代善,彼此眉來眼去。
努爾哈赤立即派四大臣進行調查,後四大臣回來奏報訐告屬實。同時,又查出大福晉在多處藏匿金銀財物。
努爾哈赤極為憤慨,但因為家醜不外揚,沒有去深究,只以竊藏金帛休離了大福晉阿巴亥。
有人說,德因澤告訐之謀是出自皇太極所教唆。因為皇太極想借此機會,離間努爾哈赤與代善的父子關係,讓大貝勒代善聲名狼藉,為他後來奪取汗位做了鋪墊。
後莽古爾泰將他的生母富察氏袞代殺了。這位大福晉,即大妃,到底是富察氏袞代,還是烏拉那拉氏阿巴亥,並無定論,但是,此後阿敏、莽古爾泰的兩藍旗勢力大為削弱,增加了皇太極嗣位的機會。
從次,代善事件。
代善禍不單行,除受大妃事件牽連外,同年(天命五年)又發生一件大事情。這同代善自己的弱點有關。代善偏愛後妻之子,將好的財產、人口分給後妻所生的幼子,將不好的財產、人口分給前妻所生的次子碩託,碩託憤恨不平。
代善告碩託與庶母通姦。碩託於是與齋桑古(阿敏弟)、莫洛渾夫婦共謀欲叛逃投明。
事覺,經審:關於“通姦”只有喀勒珠一人說“有”,其他人都說“沒有”,碩託說“全系烏有之言,因感到自己被誣。”所以,碩託之被誣和喀勒珠之偽證昭然若揭。
關於“叛逃”莫洛渾夫婦承認“確有此事”;碩託則咬定說“絕無此事”。
努爾哈赤叱責代善說:“碩託是你的親生兒子,如果聽信你妻的花言巧語而殘殺親子,像你這種人如何夠資格當一國之君!”
於是,努爾哈赤命殺死莫洛渾夫婦等人,而不殺碩託。但代善要殺死碩託,努爾哈赤不允,命將其幽禁。代善聽信後妻讒言,先後五六次跪請父汗誅殺碩託,並要求將碩託交給自己親手殺之。
努爾哈赤堅決不允其請,並下令盡奪代善已得的權位和所領的臣民,讓代善及其妻一無所有地過活。
盡失財產、名位的代善請求手刃其妻,努爾哈赤不許。努爾哈赤集合眾人,當眾釋放碩託,命將喀勒珠縛綁於柱,讓碩託凌遲殺之。
代善親自殺妻後,到汗父處請罪:“我已除掉妻了!”
這件事情說明代善在處理家事與國事上,都缺乏公平與情理,也缺乏胸懷與情懷。此後代善同汗父及其弟皇太極的矛盾日漸加深。
最後,阿巴亥事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患病,到湯泉浴療。八月,病危,乘船由太子河返還瀋陽。努爾哈赤召大妃阿巴亥出來迎接。十一日,大妃到了靉雞堡,努爾哈赤死。大妃阿巴亥殉葬,遺留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實錄》記載,當時大妃不欲殉死,諸王大臣秉持遺命,逼令殉葬。
有學者認為:這是史官的曲筆,因為願殉被許,是妻妾的最高名譽,而認為烏拉那拉氏不願殉死,這不過是削弱其三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地位的宣傳手段而已。
所以在上述事件中,說皇太極繼位是“正取”,理由是舒爾哈齊、褚英死後,大貝勒代善在天命五年,大妃事件和代善事件後,其威信、權力、地位、軍力、財富大為降低,喪失爭奪嗣位的優勢。
二貝勒阿敏在舒爾哈齊與大妃事件中,受到了沉重打擊,也完全喪失了爭奪嗣位的力量。三貝勒莽古爾泰,親手殺死生母,其鑲藍旗受挫,更失去爭奪嗣位的條件。
雖然,努爾哈赤生前不曾指定繼嗣者,但是他先後清除了舒爾哈齊、褚英,使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喪失威信,實際上就是為皇太極繼位掃清了障礙。
不過,又有人說皇太極繼位是“奪取”,理由是他藉著德因澤告訐而打擊諸兄貝勒,又藉著阿巴亥事件逼大妃殉葬,使多爾袞和多鐸失去母親呵護,也就失去了嗣位的可能。
可見,在努爾哈赤眾多子嗣中,皇太極是最有心機的一個,因此,皇太極登上了後金大汗的寶座也是必然的。
寫到最後
其實,雖說努爾哈赤優秀子嗣很多,但當時嗣位實行的是優勝劣汰,努爾哈赤嗣位的候選者有四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在天命五年(1620年)整合中透過公平而殘酷的鬥爭,優勝劣汰強中選強。第一回合褚英事件中褚英被淘汰,第二回合大妃事件中莽古爾泰和阿敏處於劣勢,第三回合代善事件中代善被淘汰,第四回合阿巴亥事件的結果是阿巴亥殉葬,失去母親庇護,使其三子勢力大為削弱,只能依靠皇太極。當然,最後的得益者還是皇太極。隨後,出現了一個皇太極時代。
回覆列表
努爾哈赤是建州女真左衛首領塔克世的長子,本來明朝邊將對付關外這些遊牧民族的策略一般都是扶一邊打一邊,建州左衛在一次協同明軍剿亂的行動中被誤傷,努爾哈赤的祖父與父親皆在此役中被殺,後來因為努爾哈赤的勢力弱小,他又被扶持起來對付其餘勢力。
努爾哈赤
本來這種策略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沒有考慮到其中“英雄人物”的因素,時勢固然造就英雄,英雄同樣也可以造就時勢,結果努爾哈赤一統建州女真,並且迅速地征服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等部,稱制於赫圖阿拉,建立金國成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最後其子孫順利入關奪取中原的花花江山。
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女真制度對當時的女真軍戰鬥力地提升起了很大幫助,當時女真軍中也湧現了一批人才,比如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以及努爾哈赤的嫡系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
皇太極
努爾哈赤子嗣眾多,其中優秀者如代善、多爾袞等等,那麼為何最後皇太極脫穎而出成為後金大汗呢?
當時努爾哈赤最寵愛的是大妃阿巴亥,她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生母,也因此多爾袞三人得以掌握上三旗成為旗主。
而代善是當時年紀最大的王子,因為長子禇英被廢黜,所以代善是實際上的大阿哥,也一直是部落中預設的王位第一繼承人。
這幾人都是皇太極問鼎王位路上的絆腳石,那麼皇太極是怎麼將他們一一搬開的呢?
首先是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戰時臨陣指揮被炮彈擦傷,雖然沒有當時斃命,但是傷勢也是比較嚴重,沒有充足的時間交代後事,這就給了皇太極可以運作的機會。
八旗女真
其次是皇太極首先找到代善等人,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除掉阿巴亥,那麼子以母貴,她的三個孩子肯定會成為大金汗最有力的爭奪者,而除掉阿巴亥之後,這三個孩子年紀尚幼,沒有可以服眾的軍功,是不會得到正在上升期的後金國將士們的認可的。
多爾袞
最後皇太極以四大貝勒共同輔政為前提,在努爾哈赤死後矯詔讓阿巴亥殉葬,然後召集將士們共議繼承人歸屬,失去主心骨的多爾袞三兄弟哪是對手,最後被皇太極奪得大汗之位,由四大貝勒共同輔政。
皇太極掌握大權之後,便慢慢地對四大貝勒動手,先是阿敏被廢黜,後來是莽古爾泰被降職,死後還被誣告謀反,子孫由黃帶子降為紅帶子,而代善早就嚇得交出權力,最後皇太極大權獨攬,宣佈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遷都瀋陽,史稱清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