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覺得很不一樣,但別人問起,真不知道怎麼說好呢
10
回覆列表
  • 1 # 用腦跑步

    馬拉松和越野,最直觀的區別路況不一樣:馬拉松是在公路上(包括山路,即山地馬拉松)跑步,越野則是挑戰山野叢林;馬拉松本質上是路跑賽事,田徑比賽的範疇,越野則是戶外活動。

    馬拉松和越野比賽有很多區別,我參加過的馬拉松和越野賽事雖然不多,但常年關注跑、野的資訊和朋友,比較瞭解,具體有以下區別:

    一、比賽距離、時間不同:馬拉松固定,越野靈活

    馬拉松比賽分為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一般在城市的路面舉辦,需要交通管制,比賽期間賽道不允許機動車駕駛。馬拉松一般都在上午舉行,6個小時左右關門。

    越野賽事的距離就多種多樣,比較常見有全程比賽50、100、168公里等,一般都配備有半程比賽,但半程比賽的公里數不一定是一半,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越野賽在山林裡舉辦,有臺階、機耕路、公路、山林、草地、沙石、溪流甚至沙漠等不同的賽道。組織方要定好路線,做好方向指引,並提供賽道軌跡以防選手迷路。越野比賽時間不統一,好多賽事要在夜晚進行,幾天比賽的賽事並不少見,完賽時間也是各個賽事具體決定。

    二、主辦方不同:馬拉松公辦多,越野民辦多

    馬拉松比賽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當地政府和中國田協的支援,馬拉松運營商協調各種資源,營運商也是馬拉松賽事的品牌。北京、廈門、上海、無錫、武漢、廣州等大型賽事能受到廣大跑友的認可和參與,主要是政府重視和運營商的運作到位。

    越野比賽大步相同,一般越野比賽都是民間發起、主辦,相關部門協助,配合,而且不同的越野團體相互幫助、支援。好的越野賽,比如著名的UTMB、港百等越野賽發起人都發揮很大的作用。

    三、比賽感覺不同:馬拉松注重速度體驗,越野的體驗感來自對自然的征服

    馬拉松全程都在高速奔跑,需要很強的節奏感和有氧運動能力。在高速奔跑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很少,追求成績的跑者都很少交流,一個眼神,一個話語,匆匆傳遞。

    越野比賽也追求速度,但受到地形起伏的制約,越野很難保持統一節奏,而且距離很長,一般參賽者都會跑走結合。因此,越野的交流就豐富很多:可以跟隊友交流,可以跟對手交流,可以跟義工交流,也可以跟組織者交流,更多的時候,是跟——大自然交流。正因為越野的多層次、豐富的體驗感,很多資深跑者轉向越野比賽。

    四、訓練不同:馬拉松的認知體系較統一,越野更多來自經驗

    馬拉松的訓練很多都來自耐力的理論,形成一套訓練體系,教練、運動員和普通跑友都可學習掌握,很多普通跑者都是透過自學和交流完成馬拉松比賽並提高成績。

    越野的訓練沒有完全適用的一套體系,主要靠類似的山野進行訓練,靠有經驗的跑者傳授,比如廣州玩越野的一般透過“火爐火”“火冒火”等實地訓練,廣州本地的CBN等越野團隊培養新人。

    五、進階的方式不同:馬拉松追求PB、越野則是虐的程度

    馬拉松跑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績來獲得內心的滿足感。越野則追求越來越遠,越來越難。

    圈裡有個流行的說法:越野是路跑的歸宿。我並不太認同。

    實際上,路跑和越野的體驗不同,不同性格、年齡、經歷的人對路跑和越野的感受都不同,各有喜歡,可以主攻一個方向,也可以兼項。

    比如村上春樹喜歡孤獨,跑步是為了寫作,所以每年跑一個馬拉松,嘗試過超長馬拉松和鐵三,卻沒有越野的經歷。

    圈內的大神運豔橋(今年港百和全運動冠軍)和樊鳳娟(去年332公里“巨人之旅”女子第六名,亞洲最好名次保持者)都是越野和馬拉松兼顧。但運豔橋偏向越野,一句“其實我是跑越野的,偶爾跑馬拉松放鬆下”刷屏北京馬拉松。樊鳳娟則是以馬拉松為主,經常參加各種路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規培醫生一整個月沒有休息一天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