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日本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和航母的區別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出雲號的簡歷。

    日本戰後開始直升機驅逐艦,最早是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本級艦是日本“新海軍再建案”1965年“第三期防衛力整建計劃”中用來替代取消的反潛航空母艦(CVH)的直升機驅逐艦,亦為日本直升機驅逐艦建造的初次嘗試;之後,日本開始了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的計劃,本級艦可以視作其前級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的改良版,中間有大型的直升機庫可以容納三架直升機和整備設施,比榛名級還要成功,也是第一艘搭載一維相掃遠端警戒雷達的日本軍艦。

    應該說,兩級直升機驅逐艦各造兩艘,從佈局上看,基本還屬於驅逐艦範圍,但這也是日本開始載機驅逐艦的初步嘗試,在日本發展直通式直升機驅逐艦之前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艦艇,那就是大隅級兩棲登陸艦。海上自衛隊將其定義為“運輸艦”,美國海軍將其定義為LST,本級艦的建造始於90年代初日本高棉維和行動之後的“海外派遣部隊輸送母艦計劃”,取代之前的三浦級坦克登陸艦和渥美級坦克登陸艦;本級艦設計類似義大利海軍聖喬治級登陸艦,採用全通式甲板構型,艦島位於右舷;由於此設計類似兩棲突擊艦或輕型航空母艦,曾引發鄰近國家的關注。但本級艦並無高強度航空器操作能力,沒有與兩棲突擊艦或航空母艦同級的航空管制、戰役指揮等指管通情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大隅級兩棲登陸艦並沒有下甲板機庫,僅有一個塢艙和大型下甲板車庫,所以其根本上還是屬於登陸艦,其採用的動力也是兩臺柴油機,航速僅為22節,是戰後日本嘗試直通式甲板艦艇的初次嘗試。本級艦共建造了三艘。

    而之後日本開始了輕型航母也就是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的嘗試,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首款輕型航母日向級相比之前的大隅級排水量增加四千噸,達到滿排近一萬八千噸,全面採用下甲板機庫,放棄了大隅級的塢艙,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輕型航母,日本在防空雷達方面採用了FCS-3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最早在90年代于飛鳥級試驗艦上進行測試,之後裝備於秋月級驅逐艦,在防空雷達上,日本採用了本國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反映了日本對該艦防空能力的重視,而出雲級的排水量更進一步增加到26000噸,其防空雷達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放棄了FCS-3雷達的X波段,而直接採用了其C波段天線。

    兩級輕型航母各建造了兩條,而就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和航母還有什麼區別而言,目前,出雲號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輕型航母了,而且是實打實的直升機航母,與一般輕型航母的區別只是缺乏合適的固定翼短距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而已,如果必要也可以改裝滑躍頭,使之成為滑躍式輕型航母,而目前看來,日本確實是在等待美國的短距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F35B的量產,而就日本的進一步計劃看,四萬噸左右的輕型航母也在其目標中,可以說這才是日本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

  • 2 # jing0513

    目前的出雲號應該可以被稱為直升機航母,只是不具備起降固定翼飛機的能力。但未來可能會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這樣一來戰鬥力應該拿英國的伊麗莎白級做參考。只是噸位較小,載機數量較少。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其和平憲法是不允許其擁有軍隊和戰爭權的。所以日本並不能擁有航母,也才會把出雲稱為載機護衛艦。也不能搭載擁有進攻性的武器,所以不能搭載F35B。但未來一旦日本修憲成功,突破和平憲法。那這幾艘載機護衛艦變身航母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對這個對手不得不防!

  • 3 # 嘯鷹評

    就算日本願意花錢,政府同意了,隔熱塗料慢慢研究。

    美國卡脖子。

    算你過了。

    三萬噸不到,還不是專業設計的。

    能不能比過義大利是個問題,反正是比不過三哥的維客辣媽。

    航母小噸位的時候大一萬噸壓死人。

    應該和義大利的加富爾差不多的地位,然後看看加富爾能上幾個35b,一目瞭然,就這麼簡單.

  • 4 # 浩漢防務論壇

    自日本經濟上恢復一些元氣後,日本就開始完成它的航母夢。2004年,日本開始建造日向級直升機護衛艦,首艦名為日向號,次艦名為依勢號(均先後服役)。該級艦仍採用全通甲板右舷島式結構,雖然日本自衛隊將其稱為“直升機護衛艦”,但按照北約的標準實際上就是一艘直升機航母。日向級定型之初有ABC三種方案,A方案:構型與日本現役DDH類似;B方案:此種早期16DDH的構型與日本海自既有的兩型DDH差不多;C方案:構型類似美國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在2003年9月17日,日本防衛省公佈日向級的設計特徵和佈局大致上與C方案類似。設計之初,日本的海上自衛隊的要求是:可以停靠8架直升機且至少有2架直升機能同時起降。但實際建造後給日本海上自衛隊潑了一杯冷水,日向級的飛行甲板實際上只設有4個起落點與之前要求的8個起落點少了一半,雖然日向級也和大隅級一樣做了降低雷達截面積的考量。不過日向級配備了最先進的戰鬥處理系統與指管系統且作戰中樞是日本的先進技術戰鬥系統。

    不過日向級在規劃時,仍遵循海上自衛主力護衛群中的直升機驅逐艦這個角色,以艦隊作業與反潛作戰為優先,所以並未和加富爾號輕型航母和阿布沙隆級支援艦一樣在艦內設定車輛甲板等載運空間設施,雖然設定了車輛的入口,但只是給飛行甲板勤務車輛進出的,而且設計的尺寸也較小,艦內也沒有設定大型車庫。 在日本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問世前,日向級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海軍解散後所造的排水量最大的軍艦。

  • 5 # 陶德中士

    雖然日本把出雲號稱為驅逐艦,但是實際上出雲號採用全通甲板,飛行甲板寬大,完全具備搭載美國F-35B短距垂直起降作戰飛機的基礎條件。完完全全就是航母級別戰艦,而並不是什麼驅逐艦。日本只是礙於《和平憲法》的羈絆,核潛艇不能擁有不能造,航母不可以有,彈道導彈不能玩,因此出雲號只能先搭載艦載直升機。但實際上出雲號就是航母~~~

    當然,出雲級在沒有改裝前是不可以搭載F-35B的。它需要改進飛行跑道增加特殊的耐高溫處理,這樣才能承受F-35B戰機尾流衝擊;艦上的彈藥庫也需要重新設計,同時一些航空管理之類的裝置都需要添置。也就是說只要美國同意賣F-35B,日本就能把出雲號改成航母。而這樣的玩法,美國在兩棲艦上早已開始,南韓現在也希望採購F-35B艦載機,能用在他們自己新下水的兩棲攻擊艦上。配備F-35B的戰艦,將具備中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同時,戰艦在海上可以隨意活動,戰機也可以隨意起降。不受到領土限制。也就省去了許多繁瑣的命令和指揮流程,有利於進行突襲作戰。

    理論上來講,日本一旦將出雲號改裝完畢並裝備F-35B,那麼出雲號就與航母並沒有什麼區別。起碼已經超過輕型航母的水平。英國海軍此前退役的航母噸位上也比不了出雲級。在馬島戰爭時,英軍的兩艘航母一艘無敵號為1.9萬噸,一艘競技神號為2.7萬噸,競技神號則與出雲級是一個檔次。也就是說只要搭載了固定翼艦載機,出雲級就是妥妥的航母級別戰艦~~

    但在沒有搭載固定翼艦載機,只配備艦載直升機的話,其航母的能力則無法完全實現。只能是叫直升機航母,也就是準航母,而這並不屬於是真正意義的航母。

  • 6 # 魂舞大漠

    關於“出雲”的討論一直就很熱鬧,有很大的機庫,取消了反潛魚雷發射管,僅有“拉姆”和“密集陣”防空,不是航母是什麼?有意思的是,飛行甲板開始設有耐高溫塗層,買來F-35B垂直起降戰機,即能上艦,賣與不賣只在美國一念間,只能起降直升機,當然有點不倫不類,這有點像日本國家現在的樣子,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卻什麼也幹不了。現在喚作直升機驅逐艦,全世界都笑了,誰見過這樣的驅逐艦?樣樣看上去像航母,所在瑞典的國際斯德哥爾模研究所,參照日本這一實力,2017年把日本軍力排在了第四位,緊隨美俄中之後,這是有積極意義的,設計成兩棲攻擊艦,又不是,若說是吧,又沒有安裝斜角甲板,是無心而為還是有意為之,都是心知肚明的,美華人有意思,在其《外交政策》雜誌的網站上居然說,這是航母嗎?可能連它自己也弄不清了吧?

    是也不是。日本說是,美國說不是,出雲是也不是,刀把子現在操在美華人手裡,走模糊路線,監守自盜的事太多了,長期以來如此。刻意而為,有意這樣,你造吧?不言語,不言不語也是一種態度吧?不言語是默許,也是一種態度,叫你造你可以造,但是不能弄得太過火,按照戰後監管規則,美國長期駐軍在此,以前為了對抗蘇聯的需要,使日本打造了不少武器,從陸自到空自,乃致今天的海自,一步一個臺階,直弄得這片海域風生水起,合了美國心,符了日本意,像“蒼龍”級這樣的潛艇,都能當核潛艇使了,成為世上最大者,日本甚是自鳴得意,因是將船造得越來越大,反潛和掃雷能力亞洲第一,就是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這一切都在美國可與不可之間。】

    說是就是。假如形勢有變,美國不花一分錢,就給你一次再做炮灰的權力,去衝鋒陷陣,無論勝與贏,都會實力大為削弱,美國大兵賴在榻榻米上自可繼續逍遙度日,這是美國的算計,所以說是就是,一切盡在掌握。張藝謀拍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國王一句臺詞也精典,“朕賜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當一切漸失控制,於是一語能詳,“就讓菊花開一次吧”,我讓爾等兩敗俱傷,以可重新控制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F22有沒有參加過實戰啊,參加地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