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七種調味品的勾兌方法:
芝麻醬(二八醬——80%芝麻醬,20%花生醬)、醬油為主,韭菜花、醬豆腐為輔,蝦油、料酒少許,辣椒油自由。
七種調料盛碗上桌,勾兌時,先放料酒、蝦油、醬油、韭菜花,攪拌均勻後,放醬豆腐、芝麻醬,用勺順時針攪拌,最後,再根據客人的要求,放辣椒油。
這樣勾兌的調料,攪拌均勻,而且,由於液體的先放,固體的後放,攪拌時不沾碗。順時針攪拌,一來攪拌的調料不散不瀉.
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突出調料的香味,近幾年,對傳統的調料進行了改革。除了保持了傳統風味中“辛、辣、滷、糟、鮮”的成分,更加突出了調料香味。
新統一後的調料勾兌比例和勾兌方法:
勾兌355碗調料需要調味品如下:
名 稱 數 量 名 稱 數 量 備 注
芝麻醬 10000克 蠔 油 310克
醬油 1250克 味 精 150克
韭菜花 4500克
醬豆腐 2500克 胡椒粉 100克
魚露 650克 白 糖 300克
料酒 500克 十三香 55克
辣椒油、花椒油隨意。
每碗調料重量100克。其中:
芝麻醬 28.1克 蠔油 0.9克 備 注
醬油 3.5克 味精 0.42克
韭菜花 12克 胡椒粉 0.21克
醬豆腐 7克 白糖 0.63克
魚露 1.8克 十三香 0.15克 加水稀釋
料酒 1.4克
按要求,涮羊肉調料中的辣椒油要選用小磨香油;辣椒要用小辣椒,而且,炸之前進行先期處理:整辣椒用刀破開。
涮羊肉調料構成五味調和:
甘——芝麻醬、花生醬(按8∶2比例),現在為加強甘味,又增加了綿白糖的成分;
鹹——醬油、醬豆腐(現又增加了味精);
酸——糖蒜(自制的大六瓣糖蒜酸甜適口);
苦——韭菜花、料酒(現在又增加了陳皮、砂仁、草豆蔻、肉果、山奈、白芷等——都含在十三香內);
辛——韭菜花、辣椒油(現又增加了胡椒粉)。
同時,魚露特有的魚腥味與羊肉本身的香味結合起來,又形成了獨特的鮮香味。
芝麻醬的做法及
營養知識詳細介紹
芝麻醬菜譜(共有75種芝麻醬做法)
使用提示:每天10~20克
芝麻醬知識介紹:
芝麻醬是採用優質白芝麻或黑芝麻等加工而成,成品為泥狀,有濃郁的炒芝麻香味。它既是調味品,又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可佐餐,可拌冷盤,亦可作為火鍋的調味醬汁使用,全國各地均有生產。
芝麻醬有黃色和黑色兩種,以色正、味純、無浮油、無雜質者為佳品。
芝麻醬營養分析:
1、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很高的保健價值;
2、芝麻醬中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僅次於蝦皮,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
3、芝麻醬含鐵比豬肝、雞蛋黃都高出數倍,經常食用不僅對調整偏食厭食有積極的作用,還能糾正和預防缺鐵性貧血;
4、芝麻醬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防止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
5、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6、常吃芝麻醬能增加面板彈性,令肌膚柔嫩健康。
芝麻醬補充資訊:
芝麻醬應存放在乾爽、通風和陰涼的環境中,或置冰箱中冷藏。芝麻醬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尤其適合骨質疏鬆症、缺鐵性貧血、便秘患者食用;2、重度肥胖者不宜食用。芝麻醬食療作用:芝麻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潤五臟、補肺氣、止心驚、填髓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眩暈、腸燥便秘、貧血等症。
傳統七種調味品的勾兌方法:
芝麻醬(二八醬——80%芝麻醬,20%花生醬)、醬油為主,韭菜花、醬豆腐為輔,蝦油、料酒少許,辣椒油自由。
七種調料盛碗上桌,勾兌時,先放料酒、蝦油、醬油、韭菜花,攪拌均勻後,放醬豆腐、芝麻醬,用勺順時針攪拌,最後,再根據客人的要求,放辣椒油。
這樣勾兌的調料,攪拌均勻,而且,由於液體的先放,固體的後放,攪拌時不沾碗。順時針攪拌,一來攪拌的調料不散不瀉.
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更加突出調料的香味,近幾年,對傳統的調料進行了改革。除了保持了傳統風味中“辛、辣、滷、糟、鮮”的成分,更加突出了調料香味。
新統一後的調料勾兌比例和勾兌方法:
勾兌355碗調料需要調味品如下:
名 稱 數 量 名 稱 數 量 備 注
芝麻醬 10000克 蠔 油 310克
醬油 1250克 味 精 150克
韭菜花 4500克
醬豆腐 2500克 胡椒粉 100克
魚露 650克 白 糖 300克
料酒 500克 十三香 55克
辣椒油、花椒油隨意。
每碗調料重量100克。其中:
芝麻醬 28.1克 蠔油 0.9克 備 注
醬油 3.5克 味精 0.42克
韭菜花 12克 胡椒粉 0.21克
醬豆腐 7克 白糖 0.63克
魚露 1.8克 十三香 0.15克 加水稀釋
料酒 1.4克
按要求,涮羊肉調料中的辣椒油要選用小磨香油;辣椒要用小辣椒,而且,炸之前進行先期處理:整辣椒用刀破開。
涮羊肉調料構成五味調和:
甘——芝麻醬、花生醬(按8∶2比例),現在為加強甘味,又增加了綿白糖的成分;
鹹——醬油、醬豆腐(現又增加了味精);
酸——糖蒜(自制的大六瓣糖蒜酸甜適口);
苦——韭菜花、料酒(現在又增加了陳皮、砂仁、草豆蔻、肉果、山奈、白芷等——都含在十三香內);
辛——韭菜花、辣椒油(現又增加了胡椒粉)。
同時,魚露特有的魚腥味與羊肉本身的香味結合起來,又形成了獨特的鮮香味。
芝麻醬的做法及
營養知識詳細介紹
芝麻醬菜譜(共有75種芝麻醬做法)
使用提示:每天10~20克
芝麻醬知識介紹:
芝麻醬是採用優質白芝麻或黑芝麻等加工而成,成品為泥狀,有濃郁的炒芝麻香味。它既是調味品,又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可佐餐,可拌冷盤,亦可作為火鍋的調味醬汁使用,全國各地均有生產。
芝麻醬有黃色和黑色兩種,以色正、味純、無浮油、無雜質者為佳品。
芝麻醬營養分析:
1、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很高的保健價值;
2、芝麻醬中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僅次於蝦皮,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
3、芝麻醬含鐵比豬肝、雞蛋黃都高出數倍,經常食用不僅對調整偏食厭食有積極的作用,還能糾正和預防缺鐵性貧血;
4、芝麻醬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可防止頭髮過早變白或脫落;
5、芝麻含有大量油脂,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
6、常吃芝麻醬能增加面板彈性,令肌膚柔嫩健康。
芝麻醬補充資訊:
芝麻醬應存放在乾爽、通風和陰涼的環境中,或置冰箱中冷藏。芝麻醬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尤其適合骨質疏鬆症、缺鐵性貧血、便秘患者食用;2、重度肥胖者不宜食用。芝麻醬食療作用:芝麻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潤五臟、補肺氣、止心驚、填髓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眩暈、腸燥便秘、貧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