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畝仙客
-
2 # 尹斯軍哥
很早就有人懷疑“江郎才盡”的真實性。古直《詩品箋》引張溥的話道:“江文通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竊笑後人矣。”意思是說,江淹生怕梁武帝妒忌,故意說自己才盡,這種情況不被後人瞭解,沈約知道了一定會笑話,因為沈約就有這樣的經歷。據《梁書·沈約傳》記載:“約嘗侍宴,值豫州獻慄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慄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沈約乃一代飽學之士,然在文人皇帝面前卻唯有避讓三分,以免招致禍端。我們說他識時務也好,說他工奉承也罷,然而文人皇帝對文士的鉗制與文才的扼殺卻是不爭的事實。更有甚者,善為詩賦的江淹“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沈約字休文)竊笑後人矣”。江淹在梁武帝面前也不敢顯山露水,怕遭妒忌,故而推說“才盡”,死後只落得“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梁書.江淹傳》)的蓋棺之論。“江郎才盡”一語自此成為嘲弄文人才思枯竭的口頭禪,江淹也受到歷代文人的譏訕。只有遭際相近的沈約看破機關,曉得江淹不是“才盡”,而是“要命”。
《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
3 # 三維觀時空
江郎才盡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 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出自《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然而很早就有人懷疑“江郎才盡”的真實性。古直《詩品箋》引張溥的話道:“江文通遭梁武,年華望暮,不敢以文陵主,意同明遠,而蒙譏才盡。世人無表而出之者,沈休文竊笑後人矣。”
江淹在梁武帝面前也不敢顯山露水,怕遭妒忌,故而推說“才盡”,死後只落得“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梁書.江淹傳》)的蓋棺之論。“江郎才盡”一語自此成為嘲弄文人才思枯竭的口頭禪,江淹也受到歷代文人的譏訕。只有遭際相近的沈約看破機關,曉得江淹不是“才盡”,而是“要命”。
“江郎才盡”這一帶貶意的成語,一千五百多年來就一直陪伴著江淹。他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所作《恨賦》、《別賦》,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罷筆,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也許人們並不清楚,聰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盡”的把戲,把後人給涮了一把。
中國的文人墨客,自古以才情留名,而讓江淹名垂千古的卻是因“江郎才盡”。但從江郎的經歷可以看出,他不是真的才盡,而是恰恰相反。自幼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的江淹,最知道貧窮卑賤的滋味。他任御史中丞後,總結了自己以前的經驗教訓,力戒廣陵令郭彥文寫寫畫畫的毛病,並搞了一出夢中還筆的把戲,以期從此罷筆。即使不得己而寫,也只是寫寫“皇齊啟運從瑤璣”之類的應景華麗篇章。為的是,博君王之歡心,能苟全於亂世。他把所有令人驚歎的文采都轉化成了於亂世求生存的智慧。有意思的是,迄今為止也沒有人覺得“江郎才盡”是誤讀了歷史。
-
4 # 魔器1
江郎才淹洪水裡,
板橋智在糊塗中,
子牙垂釣風雪後,
劉備種菜滿臉塵。
唯有猴王膽子大,
隻身獨闖鬧天宮。
故事耐人長尋味,
五行山下五百春。
-
5 # 馬路飛歌9
以我的經驗看,有二種折磨會讓人江郎才盡,一是耳炎,二是鼻炎。耳鼻通大腦,發作時連念頭都不願起,何況詞賦之類。我估計江淹是得了嚴重的鼻炎或耳炎,才盡了。純屬娛樂,一笑。
-
6 # 歸雲山人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人在達到一個高度之後,人們對你有更高的期許。當你不能超越你自己的時候,就顯的平庸了。馬雲在阿里巴巴取的上市成功後,你現在是不是每次總是隻能聽到他的雞湯文而已。馬雲以後無論再幹什麼產業,都不會產生比阿里更大的成功和影響。話放在這裡,可待時間檢驗!
回覆列表
是真的。有記載說江淹有天做夢,一個長得挺帥的人叫郭璞,說我在你那放了一支五彩筆,請你還我。江淹就從懷裡掏出一支彩筆給他,從此便寫不出好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