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三土
-
2 # 獨自美麗5
我大我弟二歲二個月。。。。所以我弟出生我才二歲。。。可我記得很清楚。媽生我弟時在家生的。請的叫大奶來接生。大奶還一個勁的攆我出去。找你奶去。。我就不去。我記得床很高看不到。我站那踮起腳尖頭伸出去看到弟弟頭髮溼的。睡著了。。。以及後來弟弟一歲左右玩小狗。用板凳壓小狗,我心疼的要死。
-
3 # henrywbgg
無論你信不信,每個人是從一出生就能聽懂母語的,我是說複雜的母語,絕非只是爸爸媽媽之類的兒語。這個認知源於我過早的記事體驗,那時我還在襁褓裡,甚至我還記得第一次被襁褓包裹的過程,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奇蹟,我記得我在襁褓中聽收音機,完全聽得懂!從廣播中我知道了身處天津,中國的第二大城市。
這個題目其實應該新增幾個字,改成“為什麼成人的情節記憶幾乎都是從四五歲才開始”。所謂“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是指能夠與特定時間、地點、情感體驗等等聯絡起來的對個人經歷的記憶,與對概念、文字、演算法、技巧等等的抽象記憶相區別。我們成年以後,並不會忘記小時候識的字,但是往往記不起小時候經歷過的事情,尤其是對三四歲以前的經歷完全沒有印象。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幼年經歷失憶(infantile amnesia或childhood amnesia)”。
但這絕不是說四五歲以前的小孩子是沒有記憶的。恰恰相反,三歲的孩子,經常會記得一歲多時發生的事情。然而大約從學齡期起,人對三四歲前經歷的記憶便逐漸模糊。比如有研究顯示,三歲時記得的嬰幼兒經歷,到了七歲時還能想起的比例只有大約百分之六十(但因為詞彙量增加,所以能夠對想得起的經歷給出更多細節描述),而到八九歲時更是驟跌到百分之三十多。可見“幼年經歷失憶”是早在成年之前就已經開始發生了的。
“幼年經歷失憶”現象很早就被心理學家注意到,但這個現象背後的機制究竟是什麼,則長期眾說紛紜。目前比較主流的心理學理論認為,記憶在不加“鞏固”的情況下,會有一定速率的“正常遺忘”;但“記憶鞏固”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語言協助的:不論是和別人講述或討論自己的經歷,還是自己在腦海裡“回放”記憶細節,都或明或暗地依賴於語言對細節的組織和勾勒。小孩們因為缺乏足夠的詞彙量和知識,無法有效地鞏固自身的情節記憶,隨著“正常遺忘”而流失的記憶比例便遠高於成年以後。
同時也有研究認為:在學會說話之前,嬰兒只能靠符號等其它方式的提示來“編碼”和“讀取”記憶;隨著三歲以後語言能力逐漸發展,以語言提示為基礎的記憶編碼及讀取模式逐漸取代了過去的符號提示模式,也可能導致,即便早年“儲存”的記憶尚未在“正常遺忘”過程中丟失,也仍然無法再被“讀取”出來。除此之外,還有研究顯示,嬰幼兒時期的重大事件(比如弟妹的出生)、童年陰影與心理創傷、以及社會文化影響等等,都可能影響到“幼年經歷失憶”起始點的早晚。
近年神經生物學的研究也為揭開“幼年經歷失憶”現象的更深層機制提供了線索。人腦的海馬體區域與記憶功能密切相關,而海馬體內的神經元生成速度恰恰在嬰幼兒時期最高,隨著成長逐漸放緩。在海馬體神經元數量不斷增長的過程中,新舊神經元的競爭加劇,新生成的神經元將會取代既有的神經元以及相關記憶迴路,從而造成已儲存記憶的丟失。“海馬體神經元生成水平提高導致遺忘加快”這一假說,目前已經在小鼠身上得到了證實。其它研究還發現,γ-氨基丁酸(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簡稱GABA)在嬰幼兒時期的活躍度高於成年後,而它在幼年記憶的儲存與讀取上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