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緣,回眸之間

    回答如下: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在中國的古代社會特別是封建社會中逐步形成的,它和中華民族的國情、民情、血緣、地緣密切相關。這種民族文化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和風格,具有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

    中華民族是在一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地理條件下孕育和發展起來的。首先,是優越的地理條件。開啟中國地圖,可以看到從北到南橫貫我們國土的幾條平行水系,其中黃河和長江是激淘這片沃土的大動脈。這就是中華民族繁行生息的地方。它北面有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亞荒原;由西到南環繞著大漠荒沙、高聳人云的崑崙山和阿爾秦山以及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東面則是浩瀚無涯的汪洋大海。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為華夏民族設下了天然的安全屏障,使我們的祖先可以在這個廠大的區域內從容不迫地實現統一,發展其獨立的文明,以免被世界上更強悍的蠻族扼殺在搖籃裡。

    其次,是優越的經濟條件。中國恐怕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社會的國家之一,也是古代農業和家庭手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中國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就是從西到東沿著黃河分佈的,其地域包括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和山東等省。從考古發掘的實物看,在這個時期我們祖先的主要糧食是穀米和高粱,而在仰韶文化的後期,已經開始吃稻米了。這說明古代黃河流城,是土地肥沃、氣候溼潤的好地方,在這裡曾經有相當發達的農業。中國地大物博,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青銅器和鐵器在世界上也較早使用,植麻養蠶業也首先發展,這使中國迅速形成和農業社會相配套的家庭手工業。農業遠比漁業和牧畜業的收人穩定,因此我們的祖先進入農業社會是歷史上的一大進步。由於農業生產週期長,所以需要人口的定居。由於人口的定居,也需要相應地發展房屋建築,從而日用品的家庭手工業逐步產生,形威了一套完整的農業自然經濟體系。需要指出,中國之所以進人農業社會也大都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這正如生活在草原上和海島上的人民必然以遊牧和漁獵為主,而在一個沒有鐵礦石的地方生活的先民不會創造出鐵器文明的歷史一樣。

    是由農業社會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條件。農業生產需要整個氏族家庭的團結勞動和分工協作,需要安定的社會環境。特別是以河流為經濟區的農業社會最關心的是水利的開發和水患的治理,另外氏族家庭還關心他們保有的土地、房產不受外來的侵犯和掠奪。然而保障農業社會的安定,治水和保護財產顯然需要一個統-一指揮的國家和軍隊。 於是,國家也就技照農業氏展家庭的模式建立起來,國王就是總家長,-整套氏族家長制的宗法政治體制就在中國形成了。古代先民首先在這個地理環境中完成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氏族部落聯合,《左傳。 成公十三年》雲:“國之大事,在杷與戎”,《國語。周語上》雲:“三時務農,而--時講武”,說明中國氏族社會初期的國家最重要的有三件大事:一是祭祀祖先神;二是率領軍隊作戰;三是提供農作。周代以後,全國建立了以確天子為家長的宗法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①。秦漢時期,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大一統的封建帝國。

    第四,隨著封建宗法制帝國的建立,又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傳統文化,周代在完成家長制的宗法統治後,周公制禮作樂,形成了以禮為核心的周文化。後來經過孔子及其儒家信徒發展成一套政治倫理學說,幾千年來一直作為中國維繫家庭和社會的紐帶。這種傳統文化直接發源於殷周時的天命神學和祖先崇拜,一開始就有“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天人一本”思想,因而造成了傳統文化的特殊形態,即宗教、哲學、政治、人事、道德、科技五位一體。古人確信天、地、人相互感應,自然界、社會、人生都有共同適用的規律。中國的文化教育也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色,即一是突出政治,二是強調實用,總之-切都是圍繞著維護帝王的統治進行的。這種傳統文化對人民的教化取得驚人的成功,致使至今仍不乏講“中國文明道德冠於全球”的儒教繼承者。

  • 2 # 老劇新看85

    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包括琴棋書畫、古詩詩詞、文言文、傳統節日、傳統曆法、各民族傳統習俗、和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還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是春節,人們會穿新衣服,貼對聯,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輩壓歲錢,休息在家,走親訪友。吃吃喝喝度過半個月,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鬧花燈,舞獅舞龍,每個人都會會打扮起來扭秧歌、串黃河,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有一個豐收年!

    二月初二“龍抬頭”這一天在民間是理髮的日子,理髮代表新的一年即將開啟,有“從頭再來”的意思。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這一天理髮代表著一年都會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四月初五清明節,是一年一度的祭祖日,緬懷逝去的親人,上墳燒紙祭品,都是為了懷念離去的親人。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七月初七,“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也是愛人之間表達愛意的傳統文化節日。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也是紀念死去的親人的節日。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無論相距多遠,家人們總會在這一天不約而同的回家吃飯,賞月吃月餅都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節日活動。九月初九重陽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就是重陽節做的詩歌。十月初一“寒食節”,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臘月三十除夕快樂!

    一年的傳統節日大致就是這麼多,每一個節日都是祖輩們留給我們的,是值得我們祖祖輩輩流傳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Mate9,Mate9Pro和Mate10現在買哪個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