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家的女兒從兩歲半左右就開始有自己的意願和主意,最說的最多的就是不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對於穿衣服這事更是可以說挑剔了(家人對於衣服穿著都比較隨意都不是那種追求精緻生活的人),自己不喜歡根本不穿,從兩歲半左右買衣服、鞋子等物品就開始徵求女兒的意見了,如果看到合適的還是依著她喜歡的顏色和款式買,不然買回來穿幾次就不願意穿了!這樣好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布布老師呂布凡

    兩歲半的孩子和3到6歲的孩子中間範圍比較大,差異還是很大的。

    說明孩子對周圍的感知能力比一般孩子較敏銳。這也是有原因的,除了遺傳方面,另一方面,更是生活環境中,而濡目染。比如他說話不是這樣的,而是那樣的這話不是平白無故地冒出來,而是曾經聽到有人說過,記得頭腦裡在某些相似的時刻自己表達出來了。歸根結底是某個大人給他帶來了這樣的知識。

    給小孩子選擇權是大人民主的做法這樣的父母是開明,然而,這要區分在什麼事情上,而且給的選擇不要太多,多了會超出它的思考範圍,對它造成困擾又是產生焦慮。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讓孩子吃水果了,給個蘋果或者香蕉讓他來選擇,假設你把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帶到超市裡去跟他講,你想買什麼水果,基本上是看上一樣都要帶走的,可是又不能把整個超市買下來,這個過程就會有捨棄就會有焦慮。所以大人在有意向的引導上是很重要的,這個責任要持續到8歲左右,要不然為什麼父母成為監護人呢。在自然界中,只有人類需要監護長大,其他哺乳類動物可以丟到自然界中去,每天如何生活完全自主選擇。

    布衣春秋:buyichunqiu

  • 2 # 湯欣健硬筆書法

    其實老師、專家、朋友圈教育雞湯裡說得最多的一句屁話就是“正確引導”,道理說得天花亂墜,可好多教育專家的孩子都是廢材。孩子有自主性絕對是好事,但家長還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她將來可能任性”的擔心了。然後孩子將來但凡有和家長無法統一想法的地方,家長就很難去想“我們改變想法,按孩子的來”,而更多會想“這孩子太任性了,從小就是”。不要過多擔心“任性”,它是“自主性強”這個大優點的一點點附屬缺點,什麼都聽家長的,不敢有自己想法的乖乖娃,長大了基本都很low。你們有個好孩子,多陪她玩玩,多支援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表白的男生心理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