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電商平臺與店鋪的關係是互惠互利還是水火不容?
8
回覆列表
  • 1 # 雪致娟

    傳統電商來講,平臺與店鋪是合作共贏又互相約束,但不同時期又都有各自的策略,比如促銷活動等,平臺的需求與店鋪的需求很可能會存在衝突,當然這種衝突的嚴重程度也是由諸多方面聯合形成的,比如引流量高或其他優勢的店鋪就會獲得平臺更多的資源支援,小店鋪話語權就降低很多甚至沒有!

    社交電商來講,平臺對於店鋪更多的是賦能,更加趨於合作共贏,衝突較傳統電商趨於0

  • 2 # 水火錄短影片

    簡單地打比方:

    平臺就是網路上的蘇寧國美,進場有進場費(天貓的保證金提點等),你要賣的好就要往前湊,特別展示(直通車)。

    平臺負責對外宣傳,吸引顧客進來。

    同時平臺要監管產品的質量,售後服務的監督,投訴的處理等。

    大家肯定是相互依存的。這個社會是合作共贏的社會,彼此在互相接觸中尋找最佳結合點。任何一方的任性必然會導致不歡而散。

  • 3 # 你開心就好行不行

    現在的電商平臺與店鋪的關係已經從簡單的契約關係,慢慢轉變為了一種上下級的關係,商家與平臺的互懟我們也是屢見不鮮了,然而就是在最近的雙11的預熱階段,又出現了一次平臺與商家的衝突,我也來簡單介紹下。

    事情也是最近最常見的平臺的強制促銷問題,在雙11的臨近之際,阿里旗下的天貓開始了一陣促銷活動的預熱,這其中尤其是電器商品的促銷最為誇張,滿5000減800,折算一下的話,比例達到了16%,也就是說,天貓這舉動真的是讓家電品牌企業在賠本搞營銷,這種型別的強制促銷活動很可能已擊透了國內家電企業的成本的底線,真正的賠本做生意了。

    同時天貓為了讓廠商妥協,直接鎖定了廠商庫存,無法更改,著實有一種騎虎難下的感覺,不得不說,天貓為了造勢,也真是恨得下手。

    不過商家這邊也不是吃素的,在庫存被鎖定的情況下,更改銷售頁面的方式,以透過“庫存問題”的方式,將商品暫時下架,也為了降低給消費者預定支付定金帶來的損失。

    透過這場最新的爭端我們不難看出,平臺為了最大的利益,損害的往往就是各家店鋪的利益,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著實不像是一個大企業應該有的格局,尤其像天貓這樣的平臺,由大大小小的店鋪組成,沒有了店鋪的支援,天貓可能就會不復存在,一個店鋪的確應該是以銷售商品為本質工作,但是都是建立在盈利的前提下,如果都是讓利促銷,只會讓店鋪血本無歸,這種極端的促銷,真的是本末倒置了,有水分的銷售業績的背後,不知道又有多少的店鋪心裡在滴血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年終總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