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凌煙閣唐儉

    王猛(325——375),字景略,東晉北海(今山東壽光)人。他英俊魁偉,雄姿英發,為人謹嚴莊重,深沉剛毅,氣度弘遠,對瑣細之事毫不關心,更不屑於和俗人打交道。雖常遭淺薄子弟恥笑,卻悠然自樂,從不計較。

    公元354年,東晉桓溫北伐,擊敗了前秦苻堅以後駐軍灞上,關中父老爭相攜酒犒勞,男女夾路聚觀。王猛身穿短衣麻布求見桓溫,一邊捉身上的蝨子,一邊縱論天下大事,旁若無人。桓溫問他:“我奉天子之命率兵討賊,可是關中豪傑卻無人前來效勞,這是為什麼?”王猛回答說:“閣下不遠千里深入寇境,長安已近在咫尺,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大家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無人前來。”一句話觸到了桓溫的心病,使他無言以對。沉默之後,桓溫說:“江東沒有人比得上您的才幹。”不久,桓溫決定退兵。臨行前,他向王猛贈送了車馬,許以高官請王猛南下,被王猛拒絕。

    前秦苻堅有大志,久聞王猛的名聲,透過呂婆樓請王猛出山。雙方一見如故,非常投機,苻堅以之比諸葛亮。東晉升平元年(357),苻堅自立為大秦天王,任命王猛為中書侍郎。後來又調任王猛為京兆尹。苻健的妻弟酗酒行兇,劫人財產,搶男霸女,為百姓大害。王猛即捕殺之,陳屍於市。又嚴查害民官吏,收治不法權貴,於是百官震肅,奸猾屏氣,令行禁止。苻堅感嘆道:“到現在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貴的。”

    王猛一年中接連五次升官,權傾內外。他不僅有政務才能,統兵作戰也十分卓越。從東晉太和元年(366)起,他率軍攻東晉荊州,討伐叛亂的羌族,出征前涼,都取得了勝利。他平定了前秦宗室苻柳,苻雙,苻武等人的叛亂,掃清了通往中原的障礙。太和四年,王猛率軍援救前燕,大敗北伐的晉軍。數月後,又領兵攻伐前燕,為蕩平前燕立下戰功。

    前燕滅亡後,苻堅為獎賞王猛,命他都督關東六州軍事,聽任他便宜行事,郡守,縣令由他自行選任。東晉簡文帝鹹安二年(372),苻堅調回王猛,委任為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太傅,司隸校尉,授王猛以一切裁奪之權。王猛不負重託,剛明清肅,善惡分明,才盡其用,勸課農桑,訓練軍隊,氣象為之一新,前秦國勢漸強。375年六月,王猛積勞成疾,苻堅心急如焚,親自為王猛祈禱,派使臣遍禱於名山大川。王猛臨終前對符堅說:“晉朝雖偏處江南,卻是華夏正統,目前上下安和。臣死後,陛下千萬不可圖謀代晉。鮮卑,西羌等歸附貴族懷有二心,是我們的仇敵,遲早會成為禍害,應該逐漸剷除他們,以有利國家。”說完便溘然長逝。苻堅三次臨棺痛哭,對太子說:“看來蒼天是不想讓我統一天下,為什麼這麼快就奪走了朕的景略呢?”後來苻堅不聽王猛遺言,攻晉,果然在淝水之戰中被打敗。

  • 2 # 談古論金

    永和十年(354),東晉名將桓溫北伐至灞上(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即如今的白鹿原),關中父老競相以牛酒勞軍,王猛也聽到這個訊息,便投桓溫大營求見,在大庭廣眾之下,捫蝨縱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桓溫奇之,遂邀請王猛南下到江左輔弼自己,卻被王猛婉言拒絕。

    王猛後來卻與苻堅一見如故,苻堅即位後,王猛任中書侍郎,曾在1年中5次擢升,官至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最主要的輔佐大臣之一。王猛在前秦任職18年,在政治上壓制氐、羌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在軍事上,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作出重大貢獻;在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充實府庫。總之,他執政期間,號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寧康三年(375)七月,王猛在臨死之前,對苻堅說:

    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

    這就是題目中提到的王猛臨終前勸諫勿伐東晉。

    苻堅悲慟於王猛之死,但對太子苻宏的感慨卻與王猛勸諫正好相反: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奪吾景略(王猛字)之速也!

    苻堅根本不在意王猛遺言勸諫的內容,反而認為王猛如不早死,終將助己攻下東晉“平一六合”。這樣一來,王猛的勸諫就有一些值得懷疑的地方,再加上所謂遺言出於王猛之口入於苻堅之耳,流傳出來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因而有很多值得存疑的地方。

    竊以為史家的目的是:1、烘托王猛見識過人;2、強調苻堅不聽從自己的”諸葛亮“勸諫而導致失敗;3、進一步強化東晉政權是正朔所在,這似乎更像勝利者史家的追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汽車圈裡的黑科技,你最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