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史上確有其事,並且在《資治通鑑》和《貞觀政要》等書中都有記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奇葩”事。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大規模的蝗災頻繁發生,給農業帶來難以估量的破壞。根據《中國救荒史》的統計,從前707年到1935年,中國一共發生過796次大規模的蝗災,平均每3年便會爆發一次。而如何應對蝗災、安置饑民,始終都是困擾歷代帝王的大難題,一旦應對不慎,極可能會引起人心搖動、秩序混亂,甚至危及到帝國的安危。

    其實,除了頒發“罪己詔”、做法攘除、發動人力捕蝗、蠲免農民賦稅和開倉放糧外,面對肆虐的蝗災,皇帝們確實很少再有其他對應之策。雖然有效的方法不多,但皇帝們還必須做出一些非常規舉動,以此來展現出打贏“滅蝗攻堅戰”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在失去收成、淪為饑民後,不至於對帝王心生怨恨。這方面的例子並不鮮見,其中,唐太宗的做法堪稱典型。

    貞觀二年(628年)五月,就在夏糧即將收割之際,一場鋪天蓋地般的蝗災席捲關中大地,包括都城長安在內,京畿地區的農業嚴重歉收,成千上萬的百姓淪為饑民,場景真可謂慘不忍睹。唐太宗聞訊後,立即派遣官員進行賑災,並鼓勵官員、地主和富戶捐納錢糧以救濟災民。雖然官方和民間的賑濟活動力度很大,但由於災情過重,還是出現部分災民餓死的現象。

    唐太宗憂心如焚,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帶著宰相房玄齡、魏徵等人前往皇家林苑,以視察農作物的損失情況。看到黑壓壓的蝗蟲們在禾苗上貪婪地啃噬,唐太宗既震驚又憤怒,於是一面聽取相關官員對京畿地區歉收、災民死亡情況的彙報,一面苦苦思索對策。當得知由於蝗災肆虐,關中地區出現大面積的糧食歉收、絕收,並造成部分災民餓死的現象後,唐太宗不僅扼腕嘆息良久。

    聽完官員的彙報後,唐太宗重新將目光轉移到正在啃噬禾苗的蝗蟲身上,由於心中過於氣憤,便隨手捉了幾隻,然後指著它們罵道:“民以食為天,可你們這幫畜生卻不遵從天意,把禾苗全部吃光毀盡,這不是在坑害百姓嗎?就算是百姓真正有罪,上天派你們來作亂的話,那也應該把罪過全部降臨在朕的身上,朕甘願一人承擔。”

    唐太宗越說越氣,最終賭咒式地說到:“如果你們這幫畜生還有靈性的話,那就吃掉我的心吧,只求你們不再禍害百姓就行。”說完,唐太宗便準備把蝗蟲往自己嘴裡送(“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見《貞觀政要·卷八·務農第三十》)。

    侍臣們沒想到皇帝會這樣做,全都驚得目瞪口呆,幸好有人反應及時,趕緊攔住唐太宗並勸諫道:“蝗蟲屬於骯髒之物,陛下切不可吞食,否則會招致疾病!”然而唐太宗並不以為意,而是一臉正氣的說回答道:“如果能把蝗蟲對百姓造成的傷害轉移到朕身上,實在是再好不過的結果,有什麼值得逃避的?”隨後便將蝗蟲放入口中,咬牙切齒地咀嚼一番,然後吞進肚子裡。

    侍臣們全都被唐太宗的舉動所感動,紛紛稱頌他的仁慈,雖堯舜復生,也不能跟他相比。而上天似乎也被唐太宗的誠意所感動,所以沒多久,鋪天蓋地的蝗蟲便消失的無影無蹤,而關中農作物的歉收情況也不再加重(“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引文同上)。

    平心而論,唐太宗生吃蝗蟲這件事的“作秀”成分很大(唐太宗在位期間,經常有此類“作秀”之舉),對於緩解災情起不到任何作用,而所謂“自是蝗不復成災”,不過是史家對他的過度美化,實情或許並非如此(除《貞觀政要》之外,新舊《唐書》、《資治通鑑》同樣也記載過這則史實)。

    但是話說回來,就算是唐太宗真的在“作秀”,他展現出來的這份憫農、恤農的仁義之心,依然值得後世讚許。而唐朝之所以能在他的治下趨向強盛、繁榮,開創為後世所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跟唐太宗這顆仁德之心和孜孜求治的作風,可以說有很大的關係。

  • 2 # 炒米視角
    但是在農耕文明的古代,與旱災和洪災並駕齊驅的“蝗災”讓人聞之色變。通常旱災之後必有蝗災,在古代靠天吃飯的年代。每每蝗災,必然引起饑荒。

    蝗蟲喜群居,蝗災所至,鋪天蓋地,密密麻麻,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對莊稼毀滅慘重。蝗群移動迅捷,吃光一處便去另一處。所以毀滅一個地方短輒數個時辰,長輒兩三天。

    老百姓眼巴巴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莊稼被蝗蟲吃光,而只能燒香磕頭。因為在傳統觀念裡,這是老天爺派來的“饕餮”來懲罰自己的。

    而對於這可以吃掉整片莊稼而連渣渣都不留得蝗蟲,老百姓更是心生恐懼,這玩意什麼都敢吃,都能吃。打死它都不敢,更別提吃它了。

    貞觀2年(628年)關中大旱,引發蝗災,禍及京師(長安)。

    李世民到皇莊去視察蝗災損失。在園子裡看到蝗蟲正在莊稼上大快朵頤。而所有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被吃,卻不敢動蝗蟲。

    李世民憤怒了,抓起幾隻蝗蟲就塞嘴裡了。並且狠狠地說,老百姓把糧食當做命,你們卻不顧老百姓死活。如果是老百姓得罪了上天,那就降罪給朕一人吧!如果你們肉身不死,那就鑽但我肚子裡吃掉我的心吧!

    身邊的大臣急忙阻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大臣們說,蟲子還是不要亂吃的好,萬一生病了總歸不好嘛!李世民卻不以為然,如今老百姓正在遭難,我既然有心為老百姓做點什麼,生個病又算得了什麼?

    結果老百姓們聽說,皇上帶頭吃蝗蟲,而且沒事。膽大的這就開始抓蝗蟲來吃,結果這玩意拿火一烤更香,吃吃還欲罷不能了。所以蝗災竟然就這麼平息下去了。

    好吧。《唐太宗吞蝗》出自於《貞觀政要》。是專門給後世皇帝做教材用的。

    所以這裡面或許有點政治作秀的成分在。特別是過分誇大了李世民吃蝗蟲,而產生的效果。畢竟蝗災一旦發生,靠老百姓捕捉蝗蟲來吃,就能把蝗災平滅,且以後再不發生蝗災。這種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李世民敢於觸碰那種千百年來的禁忌,帶頭吃蝗蟲,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可以說面對蝗災,中國的老百姓從此不再磕頭燒香,而是敢於拿起網,把蝗蟲抓了,甚至塞進嘴裡。

    正是因為有了李世民這種敢於突破陳規陋矩、敢於冒險,心懷天下的優秀品質,才有了後來留於史冊的“貞觀之治”!

  • 3 # 有得觀史

    從李世民不顧大臣阻攔生吞蝗蟲,我想起了經典電視劇《西遊記》中鳳仙郡那一集,《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師徒四人來到鳳仙郡,發現鳳仙郡已經三年沒下雨了,農業社會,沒有雨水就沒有糧食,老百姓生活之困難可想而知。悟空去找玉皇大帝,問為什麼不給鳳仙郡降雨,玉帝派張天師帶悟空到披香殿,大殿之中,雞在吃米,狗在舔面,燭火在燒金鎖鏈。張天師說,雞把米山吃完,狗把面山舔淨,火把金鎖鏈燒斷,鳳仙郡才能降雨。而這是三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張天師說,玉帝巡遊到鳳仙郡,看到給自己的貢品不錯,很高興,正要享用,不想縣令正因兒子強搶民女的事和老婆吵架,一怒之下打翻了供桌,貢品掉在地上。玉帝沒能吃上,覺得縣令是故意戲弄他,於是降罪縣令,設了這三件辦不到的事懲罰縣令。

    本來是縣令有錯,降罪縣令本人才是正理,可是玉帝卻要降罪鳳仙郡百姓。百姓沒錯,錯在縣令,百姓就只好怪罪縣令。這就是古人的現實思想,鳳仙郡招災是縣令造成的。

    回到本題,貞觀二年,蝗災出現,按照上面的邏輯,全天下人都會認為,一定是皇帝做的不好,哪裡做錯了,上天降罪下來,才出現了蝗災。

    在古代,如果國家出現大面積旱災,皇帝是要親自祭天求雨的。求雨成功,百姓就更加信賴皇帝,認為皇帝德行好,真心為百姓。求雨失敗,皇帝的德行就會打個問號,百姓認為皇帝做錯了事,上天不肯原諒他。

    蝗災和旱災不一樣,旱災出現,皇帝可以祭天求雨,蝗災來了,人們能做的只有祭天,可是蝗災過後,寸草不生,祭天也不趕趟。

    李世民不顧大臣阻攔生吞蝗蟲,和祭天求雨是一個效果,用一種形式表現他的愛民思想。同時,生吃蝗蟲,會有什麼結果不知道,李世民敢吃,也說明了作為帝王他敢於擔當。

    李世民生吞蝗蟲還有一點,就是表現了他的無奈,要是有別的辦法,何至於此,畢竟生吞蝗蟲,味道不怎麼鮮美,沒人願意那麼做。

    真正有辦法的應該是李隆基的宰相姚崇。姚崇當宰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滅蝗。他在莊稼地旁邊點起火堆,利用趨光性殺死蝗蟲。當年糧食雖然減產,但還勉強夠吃,百姓不致於餓死。更重要的是透過滅蝗,使百姓認識到,蝗蟲也是可以殺死的,殺死蝗蟲上天並不怪罪。而且燒熟的蝗蟲吃起來比生吞味道要好的多。

  • 4 # 劉一千五

    貞觀二年,唐太宗李世民碰上了蝗災。按漢家大儒董仲舒先生的"災異論",這是上天給予人主的警告,人主得仔細點,反思一下施政的條條款款,檢查一下自己有無過錯。漢武帝開始很欣賞董老師的儒學,並且倡導起來。但這"災異"說,不是要找朕的麻煩麼?但皇上是一以貫之的正確的,哪有旱災,洪災,蝗災,……災的,怎麼辦呢?好辦,找丞相吧,問丞相好了。所以,替罪羊丞相在漢武帝一朝特別多。

    唐太宗不亂殺人,尤其是不殺有功有能的人才。但是,這蝗災就是來了,所過之處,別說青苗莊稼,也草也啃得老根暴露。很震驚了帝國上下。

    唐太宗就親自去調研,而且像《野外求生》的吃貨貝爾一樣地吃了幾隻蝗蟲。皇上都吃了,下面的再不動口吃就不對了,再下面的老百姓一聽,也行動起來,張口就吃。這樣一來,吃蝗蟲滅蝗蟲,效果立竿見影。

    究其實,是唐太宗內心有愧,你想想,頭年是貞觀元年(627年),玄武門奪兄殺弟,逼老爸,這是不義不孝之人才乾的事,老百姓是要罵的,這繼承皇業才一年多,就出了蝗蟲,不是上天懲罰是什麼?完全符合先輩諄諄教誨的君主要施仁政,行仁義重德行之大義,若不然上天不佑。唐太宗博學多才,想必諳熟儒術的微言大義,災異警示。

    一旦出了蝗災,他不自己來挽回過去的,現在的損失,又該讓誰去?

    果然,吃了幾隻蝗蟲,天就晴朗了,風調雨順,萬民擁戴。值了。

  • 5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

    從原文分析,貞觀二年,京畿發現有蝗蟲,李世民前往禁苑,發現蝗蟲隨手捉了幾隻,咒罵道:人民靠莊稼養活生命,而你們卻吃莊稼,我寧願你們吃我的內臟。抬手要把蝗蟲吃下去,左右侍從官員阻攔,並說這是汙穢之物,吃下會得病。唐太宗說:我為人民受苦,不怕生病。於是把蝗蟲吞下,本年蝗蟲沒有造成災害。從本意來講,唐太宗對百姓的愛戴,這故事真假咱不知道。但也聽說過,過去皇帝為百姓求雨的事。過去,不像現在可以人工降雨。那時候,只有聽天由命,有些皇帝開始為百姓求雨,天子這一求雨,也真的感動了上天,真的下雨了,朱元璋就是個例子。記得,那一年大旱,民不聊生,有人說朱元璋不是上應天命,下護百姓的真命天子。剛剛建立政權的朱元璋不知所措。急的茶不思飯,一籌莫展。他忽然做個夢,這個夢成全了他。大巨叫他為百姓求雨,真靈驗了!所以說,這李世民吃煌蟲是為了感動百姓。

  • 6 # 文蹤旅跡

    唐太宗生吞蝗蟲一事記載在《貞觀政要》(吳兢撰寫)之中。《貞觀政要》主要記載的是李世民和臣下們談論國家治理方面的言論、諫議和勸諫奏疏。也記載了皇帝與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對話和一些重要措施。

    這是一本看似記錄皇帝日常生活的瑣事的書籍,因為能夠看見君臣謀國理政的細節,後來為各代皇帝所推崇。

    《政要》記載,貞觀二年(628年)關中大旱,引發蝗災,禍及京師(長安)。唐太宗李世民出宮視察災情。當看到皇莊的蝗蟲啃噬莊稼,眼看就要到手的收成幾近毀滅。老百姓分幽怨不斷,而官員們卻無動於衷。李世民順手抓起幾隻蝗蟲就塞嘴裡吃了。

    糧食是老百姓的命,你們卻束手無策,無動於衷。如果是老天要懲罰老百姓,那就求老天來懲罰我吧。若果你們能夠長久於世,那就吃掉我的心吧。

    李世民狠狠地批評隨行官員。

    皇帝吃蝗蟲!身邊隨行的大臣慌了神。擔心皇帝生病,有人勸阻李世民。李世民繼而發話,老百姓正在遭難,我生個病又算得了什麼?

    按照《貞觀政要》的說法,李世民吃蝗蟲這件事傳開了,老百姓深受感動。既然皇帝能吃,咱為什麼不吃?於是,老百姓硬是把蝗蟲災害給吃下了。

    我們知道,老百姓耕種莊稼,依靠天地自然的因素多。暴雨、冰雹、大風等自然災害有時候避之不及。蝗蟲會給農作物帶來滅頂之災,而在那個時代,科技很不發達,面對蝗災,基本上沒有什麼辦法。要把遍地的蝗蟲吃光,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李世民吃蝗蟲這件事,我們寧可信其有。皇帝透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帶動官員們急民之所急,始皇帝親民愛民之心的反映。

    透過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會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了。

  • 7 # 人文之光

    【1】

    大唐帝國,似乎和蝗蟲,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唐朝開始興盛的時候,和開始衰落的時候,都發生了被載入史冊的蝗蟲災害。

    而當時的帝王對蝗蟲的不同態度,也折射了唐朝因何興起,也因何衰落。

    甚至可以得出唐朝將要興起和將要衰落的依據。

    【2】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業作為立國根本的,即便是被當代人稱為商業強大的宋朝,其實主要的經濟支柱,也依舊是農業。

    而對於農業帝國來說,各種自然災害,如果處理不善,會出大事兒的。

    甚至於說,歷朝歷代的覆滅,最終都是在自然災害衝擊下,引發農民起義,最終改朝換代。

    唐朝唐太宗時期,有一次,爆發了蝗災,蝗災在當下,都是讓人頭疼的災害,更不要說,在遙遠的唐朝了。

    對於蝗蟲的災害,唐太宗知道嚴重性,於是,為了鼓勵唐朝百姓抗擊蝗蟲的信心,太宗皇帝親自吃了蝗蟲,表明自己的決心。

    有這樣的君王,唐朝安能不興盛?

    【3】

    晚唐,唐僖宗在位初期,唐帝國也發生了蝗災。

    不過,唐朝朝廷上下對怎麼組織對抗蝗災倒是不感興趣。

    因為,有人告訴唐僖宗,說由於僖宗皇帝的英明神武,因此,蝗蟲們不忍心禍害唐朝,於是組團自殺了,蝗災沒了。

    要知道這麼荒唐的事情,換做哪怕是唐高宗、唐中宗那樣的帝王,都不一定會相信。

    可唐僖宗偏偏信了。

    試想一下,遇到這樣的帝王,唐朝怎能不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覺得嫁去香港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