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玩的國學
-
2 # 萬物皆自然mxf
性惡之說源自人的本性。
性善之說也是源自人的本性。
兩者站著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一個問題。
道家則無所謂性善與性惡。
而佛家卻將性善與惡歸類於無始曠劫以來的種種輪迴與因緣 並以此揭露人的真性。
-
3 # 毛俊程
本質上是善,惡是後天養成的。
利他是善,利我是惡。
自我形成之後形成惡的意識。
三歲看大就是描述自我形成了完整的時間節點。
這就是為什麼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因。
善惡只是人性的一個維度,不是人性的全部。
人性還有勤快與懶惰,
人性還有追求快樂和逃離痛苦,
人性還有執著和良知
人性還有貪嗔痴慢疑
人性還有自信和不自信
性善論的倡導者是孟子。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亞聖,是孔子之後儒家的大思想家。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在人的心中,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種善端,就是四種善的萌芽,我們儲存住這四種善端,就可以成就道德的善。孟子認為,既然人人都有善心,那麼意味著人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家思想大師,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強烈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是惡的,沒有制約的人性,必然走向惡,因此,必須用禮儀和法制,來保證人性向善的方向發展。所以,在荀子的思想中,蘊含了法家思想的影子。有趣的是,孟子和荀子在人性上持相反的觀點,但有一點卻高度一致,那就是人可以成就完美的道德的問題。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也說,塗之人為大禹。意思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成為大禹那樣的人。可見,儒家是追求成為聖賢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