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淽愚卡卡
-
2 # 一葦渡心
人們都說心理學是“萬能膠”,我試著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我們可以將圖片中的師生對話看成是三個境界的老師對學生的迴應。
第一個境界的老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回懟。學生說老師你教的東西都是沒用的,老師就把這個說法給懟回去了。有幽默的成分,也有偷換概念的成分,更體現了我們漢字的魅力,運用了文字心理的差異。
第二個境界的老師其實是在循循善誘他的學生,讓學生知道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老師發現了學生這麼說,是發現了學生不夠自信。什麼是有用的東西?什麼是無用的東西?如果你不夠自信,有的東西你駕馭不了,你覺得自己無用,那麼你看東西的時候也是無用的。所以老師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在啟發學生:你不要沒有信心,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信,你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不管什麼知識、方法,在你這裡都是有用的。所以你不能以一個自卑者的無用的眼光去看待知識,這恰恰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啟發。
第三個境界的老師還可能在談一種有用和無用的哲學辯證的思考。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我們做的所有事情,以及所有花出去的時間都是用在“有用”的事情上,那麼衡量的標準就是是否有經濟回報。如果不產生回報,我們就會認為這是沒有用的。比如我們陪一個老朋友聊天,比如曬太陽,比如發呆,比如去旅行、看書,可能這些都是無用的,因為這些都不能帶來經濟回報。功利心的人多了,這種變態的有用無用的邏輯就蔓延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當然也蔓延到教育的這個層面。
學生們所謂有用的就是能拿分數的。所以老師講的都是沒用的東西。老師可能知道學生的意思,這個知識可能不能讓你獲利,不能讓你升學,不能讓你考高分,但是老師講的這些是學問啊,可能短期內看不到功利性的回報,但是從長遠看他對你的人生和發展是有用的。
所以老師說“你不能這樣說自己”,其實是在給學生一種智慧的引領。有些東西你不要看它現在沒有產生經濟、名利、物質的回報,就覺得沒有用。就像你這個人一樣,你不能因為你現在沒有像社會評價的那樣發達、沒有達到社會標準的成功,你就是沒用的啊!同理,你所學的知識也不是沒用的知識。
這就有點“大道無極,禪意無境”,很多人都在追求有用,但是最終讓他幸福和成功的都是那些無用的。很多人一直在做無用的事情,學無用的知識,交無用的朋友,打發無用的時間,把時間花在無用的事情,但是後來他卻變成非常有用的人。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
其實,我初看到這個圖片的時候,我也覺得這是互懟的狀況。但經過仔細思考後,就覺得有沒有這樣一種老師其實不是在懟回學生,而是在啟發學生呢?再深入思考的話,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是被“有用”給害了。
-
3 # 家長範兒
只有我注意到這個學生和老師寫的是繁體字嗎?
應該是臺灣或者香港傳過來的?好像我們大陸敢這樣懟老師的不多吧?
確切地說,老師敢這樣懟學生的更是微乎其微。
但是,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有多少人上學時有這樣的想法的?相信有不少吧?
比如說數學,為什麼學那麼深,生活中大部分用不到啊。物理化學還有哲學(我們這裡叫思品,大學還有馬列),特別是大學學的東西,畢了業感覺一點也用不上的大有人在。
這位老師,雖然回答的很巧妙,拐著彎地把學生罵了,卻沒有解釋學生心中的疑問。難道他認為這個學生問的不懷好意?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老師教的確實是沒用的東西。
第一,他教的很枯燥,說不到點子上,學生聽著雲裡霧裡,或者索然無味。完全吸收不到精華所在。
第二,即使在學生看來無用的知識,好的老師也能講出花來不是嗎?退一步講,告訴他學這些有什麼用不就行了。
說來說去,與其說學生沒用,老師覺得自己是對牛彈琴,其實是孤芳自賞,貶低了自己罷了。
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應在這位老師身上,還是很恰如其分的。
回覆列表
首先,從學生方面解讀。
這個學生勇敢的站出來說老師所教的東西,都是沒用的東西,我跟讚賞這位同學勇於與老師反抗的做法。其實,這位同學講出了大部分學生的心裡話。在學校,有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老師講的某些東西是不用的。從學生那方面解讀,我讀出了,這位同學對老師的不滿,我更讀出了他的勇敢。
其次,從老師方面解讀。我想這位老師乍一聽到學生說他教的都不是東西,肯定是非常生氣的,我想不管哪位同學說自己的老師教的不是東西,都會多少有點氣憤的。但是,這位老師很理智的沒有和學生吵起來,而是機智的回了一句,我不允許你這樣說自己。老師機智的化解了這場尷尬。
這位同學和老師的對話,我看到了教育的危機,試想,一個學生跟老師說了一句這樣的話,那麼那個老師到底是怎麼教學的,讓學生這樣認為。雖然這個對話只是一個笑話而已,但是這個老師教育真的存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