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獸

    回答這個問題,允許我先講一個小故事。

    11月和12月我在北京參加了幾個創投的大會。我發現新零售簡直就成了資本含在嘴裡的寶貝疙瘩,凡不講新零售這個詞,都不好意思出來說話。

    後來一個挺出名的資本在臺上無意說了一句實話,現在資本很多,是苦於找不到好的專案。共享單車是好專案,但根本擠不進去,共享充電寶為什麼明知道是偽需求,還這麼多資本不要命的往前衝呢?還是因為沒有好專案,至少這個專案可以做個短線。

    當新零售一出現,資本不管有沒有看懂,先蹲坑再說,寧可錯殺,也不能錯過。

    這就是新零售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資本的推動。

    阿里、小米、京東這些巨頭的青睞,是因為在實踐中發現了線下線下必須打通的規律,是從自己的商業模式升級的角度,雖然理解和最後實現的方法不盡相同。

    連電商霸主阿里和京東都覺得線上的銷售到了瓶頸,要打通線上線下。其他的企業當然唯馬首是瞻,跟上再說。當然,有的是跟風,有的是佔坑,有的投機,當然有也很多是實實在在地思考和實踐。

    這就是為什麼新零售這麼熱鬧的原因。

    現在客觀來看新零售。

    新零售是因馬雲而出名的。後來在烏鎮會上雷軍開玩笑說發明權歸他,因為他在上午講了新零售這個詞,但沒有人留意,下午馬雲把這個詞說火了。

    我非常認同馬雲對新零售的定義,線上線下打通,不是為了多賣東西,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這才是新零售的本質,服務好消費者!

    至於如何打通線上線下,如何獲取線下資料,是買超市便利店,還是自己開超市便利店,這些都是方法論。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服務消費者,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體驗,而不是為了賣產品。

    為了賣產品和為了服務好消費者,這是兩種格局,兩種營銷水平,雖然最終目的是一樣的,但結果不一樣。

    現在的很多新零售的嘗試,包括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等等,都是非常好和有利的嘗試,但是所有的嘗試不能脫離開本質,解決客戶的痛點和提升客戶的體驗。

    網際網路產品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為了解決客戶的痛點的,不能解決客戶的問題和痛點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是一堆狗屎!

    新零售也不例外,有了一個新方法論,並不是仙丹,包治百病。最終還是要回到解決客戶的痛點和提升客戶體驗這個本質上來。

    解決了客戶痛點才能活下去,好的客戶體驗才能活到最後。

    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商業模式,包括新零售都逃不開這個商業基本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時拿了央美合格證和魯美合格證,志願怎麼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