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睛朗16
-
2 # wSF22紅心蓮花
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以經是老年人了。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是吃苦和受罪過來的人。知道節儉生活,在吃,穿方面比較節省,懂得省一點是一點。
正好我也是出生在六十年代,住在三,四線城市裡,現在差不多也算是老人了。每月生活就是我和老傢伙,身體都沒病,老傢伙每天喜歡喝點小酒,品品茶……
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以經是老年人了。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是吃苦和受罪過來的人。知道節儉生活,在吃,穿方面比較節省,懂得省一點是一點。
正好我也是出生在六十年代,住在三,四線城市裡,現在差不多也算是老人了。每月生活就是我和老傢伙,身體都沒病,老傢伙每天喜歡喝點小酒,品品茶……
兩人在三四線城市生活,因為是老人,過去受過苦,對吃穿用往往要求不高,生活必須品如肉蛋奶,米麵,及水電氣費用及物業費,就北方來說也差別不太大,主要是菜,價格差距大些,而居住的地方離農貿市場(我說的是菜農直接賣)遠近.對菜錢的支出差別較大。
老人一般一點病也沒有的少,有些小病,慢性病,大多自己買些藥維持,而現在這些自費的藥年年漲價,有的漲了一倍還多。這部分開支比重不小,不可輕視。
對老兩口的年齡也有分辯,越老越花錢多。
一般情況下。無大病,55歲至65歲兩個人省著點每月有一千八至兩千伍差不多。
其實,必需的水電氣暖,物業,米麵油,肉蛋奶,菜水果,一般常用藥,衣服和出行費用,通訊費用,都可根據當地的物價算出來。沒有統一標準。
另外,旅遊費用伸縮性大,一般說,多少也會有的。其實有養老金的和純農民也有不少差距。
還有人情紅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