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
回覆列表
  • 1 # 量子情緒

    英語是國際化交往的必備工具,這是無異議的,也是最初國家對英語如此強調的原因,這個自行檢視相關文章。

    1、至於“選修”,還是“必修”,這是課程體系的設定,但“必修”了N多年依舊沒學好,感興趣的,“選修”了一兩年可能效果反而很好。

    如果是為了學好英語,就沒必要糾結於“選修”和“必修”,你英語已經很棒,就投入的時間少一點~

    2、我理解的另一個層面是,很多人因為“英語是必修”,導致了升學考研被攔住了,這個一直存在爭議,不是咱們個人說了算的。

    我想說的是,在很多行業,英語還是很有必要的,諸如:搞研究,從事科研工作,甚至做一個IT開發人員,也 需要經常去國網路站查閱資料…………

    當然,你可能說,我想幹的,跟這些完全沒有交集,去國外有翻譯,看美劇有字母,那麼我只能說很遺憾,國家現在就是如此~

    應該會有調整的時候,感覺應該就在不遠的將來~

    一家之言,請自甄別。

  • 2 # 妮妮貓兒童樂園

    同樣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是全民學英語。英語當然很重要,這不用論證,豈止是英語很重要,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同樣都很重要,這同樣不用論證。英語雖然重要,但需要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並一直學習到研究生階段嗎?所有的人都需要學外語嗎?華人又有多少能夠用外語交流、能夠閱讀外文書籍、能夠用外語寫作?我們不禁要問,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學習外語,值得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小學、中學和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學習時期,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精華有很多,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學習,比如歷史、地理、哲學、文化、法律、社會、倫理等,它們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精神與素質,對人終身受用。錯過了大學及以前的學習時期,學習起來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功半”都達不到。但事實上,在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對學習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的“重視度”遠遠不如外語。

    現在的狀況是,華人的學歷越來越高,大學本科已經成了基本學歷,每年都有大量的碩士、博士“產出”,但文化素質卻似乎越來越低,很多人大學都畢業了,卻分不清祖國的東南西北,不知道浙江在哪裡,不知道湖北、湖南的那個“湖”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山東、山西的那個“山”是什麼山。不知道中華民族的歷史,不知道中國主要朝代的歷史順序,不知道“魏晉”是什麼意思,不知道西漢和東漢怎麼區分,不知道北宋和南宋怎麼區分。簡單的思想都表達不清,說話完全不講邏輯,不知道概念判斷和推理,等等。

    我要說的是,英語學得再好也變不成英華人或者美華人,但如果中文學得不好,卻會越來越不像一個華人。所以我一直認為,外語應該專業化,如果準備以後從事外語專業,或者從事對外語要求很高的專業,那麼他可以在中小學階段就加強外語學習,我們可以規定某些專業人士必須學習外語,必須考外語,而沒有必要規定所有的專業都必須學習外語。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華人前往法國、德國、日本、俄國等國家學習和交流。我認為,目前華人學習法語、德語、日語等的模式和方法應該是學習外語的正確途徑,可以概括為:確實需要就學習,也會學得很快很好;不需要就不學習,硬性學習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很痛苦。

    中國的教育事業正在快速發展,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絕對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華人的語文水平是否隨著學歷提高而有所提高呢?筆者是悲觀的。我始終認為,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以及工科,語文都是基礎,不管是什麼專業,都需要用中文表達、中文書寫。很多問題並不是專業的問題,而是語文的問題。隨便抽一份歷史學、哲學、社會學、教育學的本科(或碩博)畢業論文,都可以發現很多語文上的問題。很多文科教師指導學生論文寫作,花在語文指導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花在專業指導上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多。

    所以我認為,在大學不僅需要學習語文,而且需要加強學習語文,語文學習得好,專業學習將會事半功倍。研究生教育也是這樣,碩士研究生考試,外語應該降為選考,是否考以及在考試中所佔的比重,應該根據具體專業的需要來決定,而語文應該提升為必考,成為素質考試。當今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外語考試,外語扮演著“攔路虎”的角色,很多人都被外語這隻“攔路虎”攔在了研究生大門之外,這很不正常。

    語文之所以不被大學重視,我認為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語文”的誤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所理解的“語文”還是小學的語文、中學的語文,這種層面的語文不過是“字詞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當然是用不著費那麼大的勁兒去學習的。目前,很多大學語文不論是教材還是教學還停留在“小學語文”、“中學語文”的“語文”概念上,這實際上是大學語文不受重視、大學生不歡迎大學語文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我們應該重視大學語文,另一方面我們更需要改變觀念,改革、探索大學語文。

    “小學語文”、“中學語文”和“大學語文”,這是三種不同層次的語文:小學語文主要是字詞句層面上的基礎學習,語言能力上的培養是學會規範說話,並能夠規範書寫;中學語文主要是篇章理解的問題,語言學習上重敘述、描寫等日常的表達,重點是閱讀和理解,當然還包括基礎寫作;而大學語文則主要是精神、文化、情感、思想及其相應表達的學習,重點不再是識字,不再是如何理解文章,不再是記敘、抒情層面上的表達和書寫,而是提高文化素質,提高漢語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在漢語表達的層面上理解思想、文化,反過來在思想和精神的層面上加深對漢語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提高表達複雜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水平。

    從語言上來講,漢語的微妙性、漢語的情感性、漢語的思想性、漢語的文化性、漢語的複雜性等,才是大學語文的核心和根本。所以,大學語文是語言學習,更是語言背後的思想和文化學習,是歷史學習、哲學學習、文學學習,也是道德、社會、藝術、邏輯等知識的學習;大學語文是語言層面上的大綜合,是一個華人應該用一生來學習的課程。可以說,“小學語文”的“文”是文字,“中學語文”的“文”是文章,“大學語文”的“文”是文化。

  • 3 # 量子情緒

    英語是國際化交往的必備工具,這是無異議的,也是最初國家對英語如此強調的原因,這個自行檢視相關文章。

    1、至於“選修”,還是“必修”,這是課程體系的設定,但“必修”了N多年依舊沒學好,感興趣的,“選修”了一兩年可能效果反而很好。

    如果是為了學好英語,就沒必要糾結於“選修”和“必修”,你英語已經很棒,就投入的時間少一點~

    2、我理解的另一個層面是,很多人因為“英語是必修”,導致了升學考研被攔住了,這個一直存在爭議,不是咱們個人說了算的。

    我想說的是,在很多行業,英語還是很有必要的,諸如:搞研究,從事科研工作,甚至做一個IT開發人員,也 需要經常去國網路站查閱資料…………

    當然,你可能說,我想幹的,跟這些完全沒有交集,去國外有翻譯,看美劇有字母,那麼我只能說很遺憾,國家現在就是如此~

    應該會有調整的時候,感覺應該就在不遠的將來~

    一家之言,請自甄別。

  • 4 # 妮妮貓兒童樂園

    同樣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是全民學英語。英語當然很重要,這不用論證,豈止是英語很重要,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同樣都很重要,這同樣不用論證。英語雖然重要,但需要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並一直學習到研究生階段嗎?所有的人都需要學外語嗎?華人又有多少能夠用外語交流、能夠閱讀外文書籍、能夠用外語寫作?我們不禁要問,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學習外語,值得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小學、中學和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學習時期,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精華有很多,很多知識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需要學習,比如歷史、地理、哲學、文化、法律、社會、倫理等,它們更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精神與素質,對人終身受用。錯過了大學及以前的學習時期,學習起來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功半”都達不到。但事實上,在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對學習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的“重視度”遠遠不如外語。

    現在的狀況是,華人的學歷越來越高,大學本科已經成了基本學歷,每年都有大量的碩士、博士“產出”,但文化素質卻似乎越來越低,很多人大學都畢業了,卻分不清祖國的東南西北,不知道浙江在哪裡,不知道湖北、湖南的那個“湖”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山東、山西的那個“山”是什麼山。不知道中華民族的歷史,不知道中國主要朝代的歷史順序,不知道“魏晉”是什麼意思,不知道西漢和東漢怎麼區分,不知道北宋和南宋怎麼區分。簡單的思想都表達不清,說話完全不講邏輯,不知道概念判斷和推理,等等。

    我要說的是,英語學得再好也變不成英華人或者美華人,但如果中文學得不好,卻會越來越不像一個華人。所以我一直認為,外語應該專業化,如果準備以後從事外語專業,或者從事對外語要求很高的專業,那麼他可以在中小學階段就加強外語學習,我們可以規定某些專業人士必須學習外語,必須考外語,而沒有必要規定所有的專業都必須學習外語。現在,每年都有大量的華人前往法國、德國、日本、俄國等國家學習和交流。我認為,目前華人學習法語、德語、日語等的模式和方法應該是學習外語的正確途徑,可以概括為:確實需要就學習,也會學得很快很好;不需要就不學習,硬性學習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很痛苦。

    中國的教育事業正在快速發展,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絕對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華人的語文水平是否隨著學歷提高而有所提高呢?筆者是悲觀的。我始終認為,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以及工科,語文都是基礎,不管是什麼專業,都需要用中文表達、中文書寫。很多問題並不是專業的問題,而是語文的問題。隨便抽一份歷史學、哲學、社會學、教育學的本科(或碩博)畢業論文,都可以發現很多語文上的問題。很多文科教師指導學生論文寫作,花在語文指導上的時間和精力比花在專業指導上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多。

    所以我認為,在大學不僅需要學習語文,而且需要加強學習語文,語文學習得好,專業學習將會事半功倍。研究生教育也是這樣,碩士研究生考試,外語應該降為選考,是否考以及在考試中所佔的比重,應該根據具體專業的需要來決定,而語文應該提升為必考,成為素質考試。當今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外語考試,外語扮演著“攔路虎”的角色,很多人都被外語這隻“攔路虎”攔在了研究生大門之外,這很不正常。

    語文之所以不被大學重視,我認為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語文”的誤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所理解的“語文”還是小學的語文、中學的語文,這種層面的語文不過是“字詞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當然是用不著費那麼大的勁兒去學習的。目前,很多大學語文不論是教材還是教學還停留在“小學語文”、“中學語文”的“語文”概念上,這實際上是大學語文不受重視、大學生不歡迎大學語文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我們應該重視大學語文,另一方面我們更需要改變觀念,改革、探索大學語文。

    “小學語文”、“中學語文”和“大學語文”,這是三種不同層次的語文:小學語文主要是字詞句層面上的基礎學習,語言能力上的培養是學會規範說話,並能夠規範書寫;中學語文主要是篇章理解的問題,語言學習上重敘述、描寫等日常的表達,重點是閱讀和理解,當然還包括基礎寫作;而大學語文則主要是精神、文化、情感、思想及其相應表達的學習,重點不再是識字,不再是如何理解文章,不再是記敘、抒情層面上的表達和書寫,而是提高文化素質,提高漢語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在漢語表達的層面上理解思想、文化,反過來在思想和精神的層面上加深對漢語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提高表達複雜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水平。

    從語言上來講,漢語的微妙性、漢語的情感性、漢語的思想性、漢語的文化性、漢語的複雜性等,才是大學語文的核心和根本。所以,大學語文是語言學習,更是語言背後的思想和文化學習,是歷史學習、哲學學習、文學學習,也是道德、社會、藝術、邏輯等知識的學習;大學語文是語言層面上的大綜合,是一個華人應該用一生來學習的課程。可以說,“小學語文”的“文”是文字,“中學語文”的“文”是文章,“大學語文”的“文”是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永定河孔雀城悅未來的物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