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婁康萍武
-
2 # 袁欣營養師
高血壓的朋友當然是可以吃雞肉的,如果高血壓並沒有高尿酸的情況下,雞肉是一種很好的肉類選擇(因為雞肉的嘌呤含量略高,若痛風發作期間做好不多吃)。
高血壓患者主要由於血管外滲透壓高而擠壓血管壁,從而血液流動空間狹窄而高血壓,或是其他原因,如動脈硬化、血栓、血管彈性大幅下降等引起血流不暢受阻,自然也會有高血壓的情況出現。
血管外高滲透壓一般是由於日常口味重,食鹽攝入多,鈉離子吸收過量引起,所以飲食應當少油少鹽。後者大多是由於血管老化,伴隨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狀,長期有較多遊離脂肪酸、葡萄糖等劃傷血管,損傷血管表面累積較多低密度脂蛋白等成分誘發了粥樣硬化,導致血栓造成,因此日常應當低脂低糖。
所以選擇低脂肉類,用適當的烹飪方式、攝入適當的量,其實對於高血壓的朋友來說影響並不大。雞肉屬於白肉,也就是未經烹飪前顏色是白色的肉類,這種肉類脂肪較低,蛋白質豐富,很適合三高、減肥人士食用,比如魚肉、雞鴨肉。畜肉類一般屬於紅肉,當然也就是生肉是看起來發紅的肉類,它們肌紅素多,看起來偏紅,其中血紅素鐵元素豐富,適合補鐵補血,但弊端就是脂肪含量更高一些,當然,只要適當吃的話,完全沒問題。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45~70g合適(紅白肉),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減少到40~50g左右,可以增加白肉攝入量,適當減少一些紅肉。
有時候家裡會燉肉湯喝,建議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患者都少喝肉湯,肉湯中很容易融入脂肪和嘌呤,如果過量攝入的話,很容易攝入較多油脂/嘌呤,對三高不利。另外最好是避免動物內臟過多攝入,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對血脂有所影響,也對病情不利。
最後一點就是注意烹飪方式,雞肉的熱量和脂肪雖然含量稍低,但如果用來油炸和燒烤,會大幅增加油脂量,建議用煮、燒、燜、燉的清淡手法烹飪,對三高患者更有好處。
高血壓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能吃高膽固醇的食物,不能吃生冷辛辣刺激油炸油膩上火的食物儘量都不宜食用。雞肉是廚房裡必備的美味菜餚,而且雞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銅、鋅等營養成份。而且雞肉裡的脂肪與熱量都非常低高血壓患者是可以食用的,只要不吃雞皮就可以。但需要提醒的是雞肉的烹飪方式不宜過於重口,少油少鹽,單次攝入的雞肉也不宜太多。
高血壓日常飲食原則
1、飲食清淡、少肥甘油膩
油膩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過多的飽和脂肪酸使血壓升高。但是也不能過於清淡,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低,不飽和脂肪酸高,如果長期缺乏動物性食物,會導致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過低,同樣會使血壓升高。
2、飲食宜淡不宜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天攝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中國居民平均攝鹽量為7~20克,其中90%來自食鹽。因此對中國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應特別注意減少食鹽的攝入。
3、食用富含鉀、鈣的食品
鉀離子攝入不足是由於生活習慣造成的,一方面是蔬菜、水果等富含鉀的食物攝入不足,另一方面也與傳統的烹調方法有關,在蔬菜的炒制過程中鉀往往隨菜湯丟失。
全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鈣供給量標準為每日180毫克。缺鈣的主要原因是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奶類食品不足,同時飲食品種單調,對富含鈣的豆類未充分利用。
4、甘淡可口、忌食辛辣
辛辣刺激的飲食可使血壓驟升,甘淡飲食則提供人體充足的糖和微量元素,有利於防止高血壓。
5、忌菸忌酒、心情舒暢
菸酒刺激是血壓升高的一個因素,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恬淡的心情則是防治高血壓的有效途徑。
6、每天喝點天然硒蕎子茶
天然硒蕎子茶有著很好的口感,很適合高血壓患者作用日常養生茶飲來飲用。天然硒蕎子茶一方面可以幫助人體補充微量元素硒,硒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物質,可以幫助身體維持各器官的正常運轉,預防腫瘤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此外,其含有豐富而的生物類黃酮,可以起到軟化血管,提升血管的通暢。加上它的分子量小的特點,可以很快的被人體吸收,幫助降低血液裡面的甘油三酯。所以可以起到比較好的調節血壓,血脂的作用。加上其不含咖啡因和茶鹼,是中老年人日常養生保健的最佳茶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