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狼文史工作室
-
2 # 貓眼觀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按照《三國志》記載的來看應該是10萬兵馬,而蜀國總兵力大約在12—13萬之間,漢中地區就有10萬用於防備和進攻魏國,像題主說的那樣,蜀國總人口94萬,每9人當中就有一人當兵,各方面的生產就停滯了,其實不能這麼理解,只能說糧食等各個方面生產速度減慢了,如果你想想秦始皇傾全國之力攻打楚國,那還不得餓死,看問題不能太狹隘。
回想下諸葛亮每次北伐,出戰的兵力都在魏國之上,比如第一次北伐蜀軍10萬人,魏軍才6萬多人;第二、三次蜀軍數萬人對魏軍數千人;後面幾次兵力也都是在魏軍之上,可是都無功而返,每一次失敗都有理由,其中最遺憾的用魏延的話說:“丞相身體不適,可以自己先回去,軍隊留下,為何每次都要興師動眾?”也不無一定的道理。扯遠了,就說說第一次北伐的基本情況吧!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意圖很明顯,就是趁關隴地區兵力空虛,迅速進攻拿下整個隴右地區,並以此為根據地,守住隴右;這樣就可以達到切斷關中與河西地區的聯絡,以及為下一次出戰贏得了軍事駐地,再加上糧草也可以再次得到補給。
最終決定令趙雲、鄧芝率兵一萬作為疑兵,在斜谷迷惑魏軍;而諸葛亮則自己帶領馬謖、王平魏延等人出陽平關過祁山直達天水地區,蜀軍雖很快抵達天水郡,諸葛亮讓魏延帶領3萬人攻打冀城、西縣等地;馬謖率3萬前往街亭據守;諸葛亮親自領兵3萬接應糧草軍械,並做好隨時增援的狀態。
魏軍探明蜀軍意圖,迅速增援,加上張郃的迅速突擊,蜀軍因諸葛亮的指揮失誤、用人不當以致馬謖街亭失守,街亭失守再加上蜀軍前方攻城遭到頑強抵抗,腹背受敵的蜀軍最後只能撤軍,第一次北伐失敗告終,9萬士兵損失了3萬,另外一支趙雲帶領的1萬軍隊卻順利完成任務,這也是趙雲第一次“大規模帶兵”,也是趙雲夢寐以求的,此戰結束趙雲病逝,死前還不忘“北伐北伐”,好在第一次北伐得到了姜維。
根據第一次北伐的情形,兵力在10萬應該是沒有什麼好爭議的,具體多少就不知道了,總不至於把零頭也算上吧!
-
3 # 鐵馬冰河wu
黃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其子曹睿(魏明帝)即位,諸葛亮認為北伐的最佳時機即將到來了。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開始了他精心準備已久的北伐曹魏戰爭。
這年3月,諸葛亮領兵數萬(對外號稱20萬)進駐漢中郡。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揮師北伐曹魏,到底動用了多少兵力呢?令人不解的是,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蜀軍參加第一次北伐的總人數。
關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用了多少士兵的問題 ,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30萬的,有說20萬的,有說10萬的,有說5萬的,甚至還有3萬之說。
按《三國志》、《魏略》等史書所記,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當時蜀漢的總人口數大約在200萬左右,常備軍總數決不會超過20萬,因此,諸葛亮北伐所能調動的兵力只能在20萬以下。《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叛亂後,招撫並收編了2萬蠻兵,帶回成都訓練成軍後,將他們調遣至漢中一帶駐防,併成為蜀軍之後五次北伐的主力。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軍參戰主力的人數應在3萬左右,加上負責邊境防禦、後勤運輸的部隊,總人數應不會超過十萬。
諸葛亮發動的第一次北伐戰爭,開局非常順利,曹魏的南安郡、天水郡、安定郡幾乎同時叛魏降蜀,諸葛亮還收降了魏將姜維,關中為之震動。只可惜後來諸葛亮的學生馬謖因判斷失誤,
丟失了戰略要地街亭,被司馬懿抄了後路,挫了蜀軍銳氣,其主力“進無所據”,繼續攻取隴右的戰機已失,諸葛亮不得不放棄唾手可得的隴右三郡,引軍退回漢中。之後,魏將曹真在東南方向發起反攻,蜀軍兵弱潰退,多虧趙雲聚眾固守,又親自率虎賁斷後,才得以安全返回蜀境。第一次北伐中原以失利告終。
之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又引咎自責,上疏後主劉禪自貶三級。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路】
-
4 # 飄泊故鄉異鄉客
本不想回答,但看見有些回答太可笑了,有些基本的常識也不知道,就敢回答。其目的無非就一個:諸葛亮是吹出來的。史書中沒有明確記錄這次雙方的兵力數子,現有數字全是猜的。但我看到過一遍報道,專家根據蜀國的實際情況,最多不會超過六萬,最少也許兩二萬。蜀漢本來人口就少,而且劉備的慘敗,源氣還在恢復中,一時難以徵招到合適的兵源。再加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不會兵出險招,所以後勤也會戰用大量人員。還有一些邊境最基本的防禦,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一個總人口不足百萬的小國,剩到諸葛亮手裡,可衝鋒陷陣的還會有多少?想黑諸葛亮的人把蜀漢的兵力吹上去,肯定就會掩蓋他對手的兵力,以證明諸葛亮的無能。咱再來說說他的對手,鎮守曹魏西線的曹真,不誇張的說是三國時期的百戰名將、收復西域的民族英雄,而且還是當時的輔政大臣,本土作戰的他手裡的資源會比遠道而來的諸葛亮少?雖說一開始曹真沒料到諸葛亮敢遠道而來,被打的有點暈但這不能成為他兵少的唯一證據。況且曹睿聽說蜀漢來犯,大為震驚,御賀親征。但詭異的是曹魏史料中隻字未提這次雙方的兵力數字,而且對新帝第一次作為統帥取得的勝利也沒有大書特書,記錄十分簡單。蜀國是不修史的,可以理解,但一向注重修史的魏國卻連皇帝出征的兵力數字也不說,這不奇怪嗎?而且還是勝仗。只能說曹魏史官在刻意回壁和掩蓋一些東西。蜀漢是在228年春一次北伐,而在這年秋便有了二次北伐。短短几個月就可以再次出擊,這也從側面證明,蜀漢軍並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損失慘重。有些跑題!但諸葛亮無論是在當世,還是後世被公認為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單憑他五次北伐失利後,有續的戰略後退,能連續五次把軍隊保持的如此完好,古今中外的戰史上,絕無僅有。
-
5 # 三國逐鹿
諸葛亮北伐又叫做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匡扶漢室,統一中原,自建興六年(228年)至建興十二年(234年)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假設疑兵於斜谷,迷惑曹魏大軍,自己率軍攻打祁山。但因錯用馬謖守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的失敗。但是以蜀漢整體兵力來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會使用多少的兵力呢?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便不難知曉。
第一,從諸葛亮北伐的整體形勢(三國之間)和國內形勢的角度來分析。自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便選擇出山為劉備興復漢室的大業出謀劃策。而第一次北伐也是考慮到了此時伐魏的有利因素。即此時曹睿剛繼位不久(226年曹睿繼位)新君近立,無論是引兵作戰還是制衡朝臣都難免經驗不足。但魏國雖然面臨一些困難,可其的總體實力還是要遠大於蜀國的。諸葛亮自然要出較多的兵力以抵抗魏國。
而從蜀國國內的形勢來分析,劉備為漢室宗親,其生前就立志要討伐曹賊,消滅曹魏政權。但其的宏圖大志還未實現就死了,據《三國志·蜀書》記載:
屬以後事,謂亮目:‘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將劉禪託付於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夠消滅曹魏,恢復漢室,統一天下。諸葛亮當即涕泣不已,表示願“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而在其北伐前夕,在《出師表》中說到: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 竭弩鈍,攘除奸兇。亦可知其應該動用了較多(十萬左右)的兵力。
第二,從史料來具體分析諸葛亮究竟發動了多少軍隊。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派趙雲、鄧芝率軍作為疑兵以吸引魏軍,而諸葛亮則親率主力向祁山進攻。而此時的趙雲、鄧芝為了使曹睿更加相信諸葛亮所做的疑兵之術:
即撥精兵五千,副將十員,隨趙雲、鄧芝去訖。"以吸引魏軍主力。而諸葛亮則率魏延、馬謖等將領出陽平關,過祁山直插天水等地。 報給曹睿的訊息是"諸葛亮率兵三十餘萬,出屯漢中。"但這畢竟是演義,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也未可知。
而從《三國志》的記載: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這是諸葛亮北伐之前蜀國所處的大致狀況,而蜀國最強盛時期的地盤也只是佔據益州,大半個荊州和一個漢中。此時諸葛亮"由斜谷道取眉:
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又據《三國志·蜀記》記載:
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蜀華人口不過百萬,就算是北伐這樣的大規模戰爭,蜀國最多也只能撐起十萬之軍。
第三,從諸葛亮北伐的軍隊排程,行軍路線,北伐戰爭狀況的角度來分析。上文也多次提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起進攻。這其中諸葛亮可用的兵力不過十萬。但因魏國的不妨,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頃刻間投降諸葛亮。
但因錯用馬謖守街亭,導致諸葛亮計劃的與攻佔長安、問鼎中原只有一步之遙的第一次北伐失敗。此時的蜀國的兵力幾乎全部都用到北伐之上了,但面對國力強大的魏國依舊是以弱敵強,以寡敵眾。且此時蜀國最多能用的十萬兵力也因戰敗而損失了一些,且魏國經過此次北伐將防禦重點轉移至蜀漢,蜀漢之後的北伐更為不易。由此可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兵力應該是最多的,大約十萬左右。
從這些角度分析,我們不難知道,即使是在蜀國全盛之際,其民眾也不過百萬。而只有百萬民的蜀國,傾盡全力估計也只能撐起這十萬之軍了。而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則說明了其北伐的原因"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由此可見,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應當是竭盡全力的一戰,大約用了十萬兵力。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
-
6 # 江湖小曉生
正史當中沒有對領兵數量的具體描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帶了多少人,其實本身就是軍事機密,更不可能拿出來對外說。只是在《三國演義》中寫過,第一次北伐,諸葛亮領兵號稱三十萬。當然演義是估算,沒有什麼根據。既然說根據,就不能拿演義說話。
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情形,從新推測一下北伐大概有多少人,我認為大概是八萬人左右。這個數字比較合理,也不是太誇張。
魏延跟諸葛亮要一萬人馬前往子午谷,被諸葛亮一口拒絕。魏延的想法還是比較獨特的,他想從子午谷這邊殺出一條血路,直奔長安而去。一旦拿下了長安城,那隴西諸郡便成為了蜀漢內外夾攻的地盤。在後人看來,這一招還是有勝算的。但是快速的成功,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諸葛亮不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魏略》當時魏延所要求的兵馬是一萬人,五千人開山鑿路帶糧食,五千人衝鋒陷陣。如果諸葛亮的兵源有三十萬之多,壓根就不會在意這一萬人馬。可是諸葛亮覺得太冒險,所以拒絕了魏延的請求。
可見諸葛亮手裡的人馬並不多,他希望都用在刀刃上。而且他也沒有把握在魏延堅守長安的這段時間,能夠出祁山跟魏延在長安會合,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諸葛的兵力不足的情況。我估計當時的兵力應該在八萬左右。
諸葛亮親率大軍攻打祁山,而趙雲鄧芝則為疑軍佔領箕谷。諸葛亮在北伐的第一計便是疑兵之計,他吩咐趙雲和鄧芝組成一軍,前往箕穀道,並且告訴大家,自己要攻打郿郡。曹魏的大將軍曹真果然上當了,帶著大隊人馬前來抵擋趙雲和鄧芝的聯軍。
可是這個時候諸葛亮自己則領著一幫人攻打祁山,如果聲勢浩大到有三十萬之眾,那曹真這邊沒有理由不知道,所以人數必然是沒有這麼多的。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三國志》但是諸葛亮能夠分兵給趙雲和鄧芝,而且能讓曹真相信大部隊在這裡,這也說明趙雲這裡至少有上萬人之多。如果能夠分兵上萬出來作為疑兵,那麼也可以證明諸葛亮所帶領的人馬至少是八萬人左右。
一萬作為疑兵是綽綽有餘了,不僅能夠迷惑對方,而且可以守住箕谷。剩下七萬作為主力部隊,直取祁山,那也是足夠了。
諸葛亮北伐祁山的時候,曹魏三郡立刻反叛,可見聲勢浩大。對於諸葛亮來說,七萬大軍其實已經非常多了。山路崎嶇不是平原作戰,所以諸葛亮帶著這幫人浩浩蕩蕩,漫山遍野都是。如此恢弘的氣勢,使得曹魏邊境的三郡都趕到震動。
所以南安、天水。安定這三個郡果斷背叛了曹魏,整個關中都為之震動。這是諸葛亮出兵奇絕的體現之一,讓曹魏主力不知道自己的主力到底在哪裡。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三國志》可是如果兵馬太多的話,在山間就不是很好統領。人數多在平原作戰的時候,是有很大優勢的,但是在山地作戰,未必就能顯示出他的優勢來。
當年劉備就是因為人數太多,在山中指揮不是很好操控,所以遭到大敗。所以諸葛亮帶的人馬也絕對不會超過十萬人,我認為八萬人是最恰當的。
魏明帝跑到長安來督軍,可見曹魏全國震動。魏明帝曹叡這個時候,也是嚇出了一身汗,因為不僅隴西三郡投降了諸葛亮,而且南方的孟達也打算反叛,好在司馬懿出手滅了孟達。不過可見諸葛亮的聲勢之大,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只帶了兩三萬人馬,魏明帝也沒必要這麼慌張。
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三國志》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曹叡吩咐張郃前去對付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選擇讓馬謖在街亭鎮守。街亭如此重要的地方,諸葛亮自然是派重兵把守,具體當時給馬謖的人馬有多少,並沒有明文記載,不過至少有一萬人左右。
可是在街亭失守以後,諸葛亮立刻放棄了北伐的念頭,可見他所帶的人馬並不多,街亭的損失對他來說已經很大了。他沒有足夠的人馬去奪回街亭。
如果諸葛亮有三十萬大軍,那不管街亭有多難拿下,諸葛亮也必然要衝殺過去,奪取街亭。可是諸葛亮輸不起,他只有一次機會,失敗了就會全軍覆沒。
所以我覺得諸葛亮的人馬應該就在八萬左右,而這個時候趙雲和馬謖各一萬人馬還不在手裡,所以他只剩下了六萬大軍,完全輸不起,只能選擇後撤。
總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領兵八萬,這也算是傾巢而出了。諸葛亮所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將蜀漢的家當基本上敗光了。劉備本人一死了之,可是諸葛亮拿到手的時候,蜀漢壓根就沒什麼人馬,大多數人戰死了,剩下的投降了曹魏和孫權。
所以諸葛亮只能在本地重新選取人馬,以此來平定內亂。他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聚集起八萬人馬,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所以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實在是千古罕見。
在蜀漢滅亡的時候,我們知道,蜀漢攏共只有一百多萬人,其中老如婦孺佔據了大半,這裡面能擠出8萬人參戰,已經是蜀漢最大的實力了。畢竟還需要兩三萬人馬保衛成都。
有人說十萬士兵?問題是十萬還要補給啊,不然李嚴就不用運糧了,問題又來了蜀國總人口才九十四萬,每九個就有一個當兵,那麼蜀國的生產力嚴重停滯了,如果不贏就自我滅亡了,所以對這士兵人數好糾結!
回覆列表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興六年,當時魏國都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第三代領導人曹睿,已經46歲的諸葛亮覺得自己再等待中原大變的機會,已經沒有時間了,於是,他揮筆寫下那篇那篇千古傳頌的《出師表》後,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征程,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有勢在必得之勢,動用了近十萬大軍(當時蜀國也就不到十二三萬的兵力),而曹魏方面由於對諸葛亮的北伐沒有足夠思想準備,倉促之下只能抽調出六萬大軍應對。
諸葛亮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事先揚言走斜谷道取郿,派趙雲鄧芝率一萬兵設疑兵,據守箕谷,吸引魏軍大將曹真部重兵,自己則親率大軍九萬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
戰爭的形勢最初對蜀軍很有利,初戰屢勝,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魏國上下震驚,魏明帝親自西征,鎮守長安。另一方面,蜀國出征的同時,吳國在東線也出手了,派鄱陽太守周魴假降魏,以此引誘曹休的十萬大軍進入自己的包圍圈企圖予以殲滅,引魏國陷入雙面作戰的危險。
然而戰爭形勢因為諸葛亮在任人上的失誤而急轉直下,在最重要的戰略位置,諸葛亮沒有任用魏延、吳懿等名將,而啟用了好談而無實戰經驗的馬稷,結果馬稷率三萬大軍被魏名將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三萬兵萬被打得只剩下了兩三千人。
與此同時兵力不足的趙雲鄧芝部也箕谷失守。
無奈下,諸葛亮搬師回朝,十萬大軍損失近三四萬,可謂是一場慘敗,回朝後的為了平息人怒,讓馬稷當了背鍋俠,砍掉了腦袋,趙雲等人亦受降職處分,諸葛亮本人則自貶三級,任右將軍代理丞相職(注意後一句,大家好像不陌生,《亮劍》裡李雲龍經常的待遇,估計哪個新兵蛋子不知趣敢叫諸葛亮一聲諸葛右將軍,馬上有人跳出來扇幾耳光,諸葛右將軍是隨便能叫的嗎?丞相永遠是丞相)。
如果說第一次北伐有什麼收穫的話,就是諸葛亮在回軍途中收降了天水姜維,為自己找到了接班人,並俘掠了近千戶百姓回漢中(百姓就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