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偶來三徑
-
2 # 航媽16
周圍的老人喜歡給孩子說虛歲,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而且有的虛歲至少兩歲,剛一歲的娃硬生生給虛成了三歲……
我對外說都是說孩子的週歲,估計是自己也沒有虛歲的概念,所以很少說虛歲。
周圍的老人喜歡給孩子說虛歲,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而且有的虛歲至少兩歲,剛一歲的娃硬生生給虛成了三歲……
我對外說都是說孩子的週歲,估計是自己也沒有虛歲的概念,所以很少說虛歲。
在過去,問一個人多大歲數:請問您貴庚?回答一般是這樣:鄙人已及xx之年。或:虛度xx春秋。一個虛字,雖說主要是一種自謙之詞,這裡的“虛”字也不一定就是虛歲的意思,但在民間的習俗上,自古皆然,一直以來,確實都普遍有使用“虛”歲的習慣,人們在介紹自己年齡時,傳統的喜好或“約定俗成”大多會自報“虛歲”。而虛歲,也可以說是中國特有的年齡計算方式,與中國的農曆密不可分。我們小時候,都聽過大人們在每年春節時對我們一定要說的一句話:過年了,你就又添一歲了,長成小大人了!這就是說,不管你是哪月哪天出生的,只要一過年,便就又“長”了一歲。再加上傳統上的“落地一歲”,也就是小孩生下來的那一天,就已算一歲,因此而構成了虛歲。這就形成了虛歲與實歲(亦即週歲)至少有一歲,至多有二歲的差異。
週歲很簡單,就是一個人出生的那一天到第二年的同一天,即為一週歲。至於過生日,各地或許會有不同或各人或許會有偏愛,公曆農曆都有人過或者也都可以。但有一個特點就是,我不知道全國是否都一樣,反正我們這裡,小孩慶祝十週歲生日或慶祝二十歲週歲生日,凡過這種整數的生日,都提前一年過,故雖名其曰為“週歲生日”,實則仍是在虛歲時過。所以,要說孩子的年齡是按照虛歲還是週歲,這就要看什麼情況了。虛歲的作用,現在主要是用在人之間的介紹或格守著一種傳統。而週歲則是社會上認可的標準,更有“實用”價值。比方,最能體現的是在小孩上學上,只認出生證上的歲,月,有時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其它如公考事考的出生年份要求,退休年齡的槓子等等,都是按照週歲來限制。虛歲在這些事上,真的就成“虛”的了。總之,關於虛歲和週歲,如果按照大眾習慣,一般民間都是廣泛使用虛歲,我們也很難“免俗”。但我們也要知道,現在的社會規則基本皆以週歲為準,因此在這些事上,週歲才能當“真”。只要知曉這些就行了,也無需多大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