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1.暴政。賦稅、徭役、兵役負擔沉重,沒有使人民休養生息。刑法殘酷,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殘酷鎮壓。
2.權力交接出現偏差。始皇帝一直對扶蘇進行培養,派其去上郡歷練。但始皇帝卻一直不確立扶蘇的太子地位,反而寵愛胡亥,即使出巡也帶胡亥隨侍身邊。結果,始皇帝突然死於巡狩途中,不成器的胡亥成了秦帝國的二世皇帝。
3.趙高與李斯對胡亥的擁立。頗具才幹深得始皇帝信任的趙高露出狼子野心,威脅李斯發動沙丘政變,棟樑重臣李斯竟然屈從於趙高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
4.扶蘇缺乏政治鬥爭的智慧和魄力,見到假詔後竟然選擇了自殺。
5.胡亥的白痴統治,農民起義的突然爆發,秦帝國功臣階層因政變不能凝聚,對農民起義的鎮壓反應遲鈍,錯失穩定統治的先機。
6.秦統一天下時間尚短,只有12年,被征服的六國諸侯、貴族渴求權力,極力復辟。
二、扶蘇的品性、能力
1.扶蘇的品性與才具已經得到了天下公認,“剛毅武勇,信人奮士”,已經具有了很高的社會聲望,連陳勝吳廣等底層民眾都知道他的事情。
2.仁義。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訊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活埋在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司馬遷《史記》:“扶蘇為人仁。”
三、如果沙丘政變不成,扶蘇繼位
2.秦實行郡縣制,中央集權,扶蘇有威望,秦統治集團在其帶領下穩定、凝聚。
3.秉承始皇帝通川防、修築道路,統一文字、統一交通、統一田疇等國策,國力必盛。
總體來說,當時正需要扶蘇這樣一位仁君,如果扶蘇繼位,秦的統治可能會延續數百年,中國的歷史也許就會改寫。但歷史沒有如果,變法圖強、統一天下,整合了春秋戰國全部文明成果,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秦還是滅亡了。
一、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1.暴政。賦稅、徭役、兵役負擔沉重,沒有使人民休養生息。刑法殘酷,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殘酷鎮壓。
2.權力交接出現偏差。始皇帝一直對扶蘇進行培養,派其去上郡歷練。但始皇帝卻一直不確立扶蘇的太子地位,反而寵愛胡亥,即使出巡也帶胡亥隨侍身邊。結果,始皇帝突然死於巡狩途中,不成器的胡亥成了秦帝國的二世皇帝。
3.趙高與李斯對胡亥的擁立。頗具才幹深得始皇帝信任的趙高露出狼子野心,威脅李斯發動沙丘政變,棟樑重臣李斯竟然屈從於趙高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
4.扶蘇缺乏政治鬥爭的智慧和魄力,見到假詔後竟然選擇了自殺。
5.胡亥的白痴統治,農民起義的突然爆發,秦帝國功臣階層因政變不能凝聚,對農民起義的鎮壓反應遲鈍,錯失穩定統治的先機。
6.秦統一天下時間尚短,只有12年,被征服的六國諸侯、貴族渴求權力,極力復辟。
二、扶蘇的品性、能力
1.扶蘇的品性與才具已經得到了天下公認,“剛毅武勇,信人奮士”,已經具有了很高的社會聲望,連陳勝吳廣等底層民眾都知道他的事情。
2.仁義。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訊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活埋在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司馬遷《史記》:“扶蘇為人仁。”
三、如果沙丘政變不成,扶蘇繼位
2.秦實行郡縣制,中央集權,扶蘇有威望,秦統治集團在其帶領下穩定、凝聚。
3.秉承始皇帝通川防、修築道路,統一文字、統一交通、統一田疇等國策,國力必盛。
總體來說,當時正需要扶蘇這樣一位仁君,如果扶蘇繼位,秦的統治可能會延續數百年,中國的歷史也許就會改寫。但歷史沒有如果,變法圖強、統一天下,整合了春秋戰國全部文明成果,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秦還是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