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或岩石縫中,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可入藥。一般在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黃倒苗後,除留種地外,應立即採挖,若延遲不採收,如果遇到雨水多的話,極易造成腐爛。在收穫太子參的時候,應先除去莖葉,然後控取塊根,注意不要碰傷蘆頭,保持參體完整。
太子參在採收後,加工也極其重要。先用清水洗淨參體,搓會須根,薄攤於曬場或曬席上直接曬乾。也可將參根運回後置通風乾燥的室內攤晾1~2天,使根部失水變軟後,再用清水洗淨,投入100℃開水鍋中,燙上2~3分鐘,取出立即攤放於曬場或曬席上暴曬曬乾。
至於太子參的作用,在《本草從新》中曾這樣說道,太子參,雖甚細如參條,短緊結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大參。從藥性來講,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脾、肺經;具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乾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等症。內服煎湯,一般用量為10~15g。一般表實邪盛者不宜使用。
太子參的作用發揮與它的配伍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太子參與麥冬相配伍的話,補肺並潤肺養陰,尤其適用於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太子參與黃芪配伍,會使補益的功效大增,尤其對於勞倦乏力頗為有效。太子參如果配上白朮,具有補脾肺之功,對於虛勞、勞倦乏力等症的患者有益。如果太子參與浮小麥配伍,具有止自汗的作用。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或岩石縫中,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可入藥。一般在6~7月初大部分植株枯黃倒苗後,除留種地外,應立即採挖,若延遲不採收,如果遇到雨水多的話,極易造成腐爛。在收穫太子參的時候,應先除去莖葉,然後控取塊根,注意不要碰傷蘆頭,保持參體完整。
太子參在採收後,加工也極其重要。先用清水洗淨參體,搓會須根,薄攤於曬場或曬席上直接曬乾。也可將參根運回後置通風乾燥的室內攤晾1~2天,使根部失水變軟後,再用清水洗淨,投入100℃開水鍋中,燙上2~3分鐘,取出立即攤放於曬場或曬席上暴曬曬乾。
至於太子參的作用,在《本草從新》中曾這樣說道,太子參,雖甚細如參條,短緊結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大參。從藥性來講,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脾、肺經;具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乾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等症。內服煎湯,一般用量為10~15g。一般表實邪盛者不宜使用。
太子參的作用發揮與它的配伍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太子參與麥冬相配伍的話,補肺並潤肺養陰,尤其適用於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太子參與黃芪配伍,會使補益的功效大增,尤其對於勞倦乏力頗為有效。太子參如果配上白朮,具有補脾肺之功,對於虛勞、勞倦乏力等症的患者有益。如果太子參與浮小麥配伍,具有止自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