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矽釋出
-
2 # 廈門不將就
有沒有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因為這個是投資這個行業裡每個人選擇的觀點和看法不同造成的結果,但相信,對於專業的投資者來說,創始人薪水是0,這個本身就是無稽之談,混淆視聽,如果有這樣的投資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會直接奉勸創業者放棄這個投資人的參與。
這個觀點是應該不應該才是值得探討的。
創始人其實有兩種角色,創業初期,對於創始人來說既是投資者也是公司的管理者,也是這是兩種不同的角色。創始人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要理清楚,這兩個角色的職責和任務。當開股東會的時候,應該站在股東角度去談公司發展談公司未來,並應該站在管理者角度去彙報公司的運營和經驗情況,以及下一步具體的動作規劃,所以這是一個戰略問題,另一個是戰術問題,對於創始人來說都必須去做,必須去想。
那麼股東是否有工資?管理者是否需要工資?
管理過公司的人應該都瞭解,股東是沒有工資的,股東的收益來源於財務年度公司的分紅,而管理者是一定有工資的,因為他每天需要上班、工作、為公司做事,這些本身就需要價值回報。當然也存在一種情況,就是當創始人是股東的時候,在創業初期,資金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公司的成本考慮,在最困難的時候能讓公司維持下去,放棄自己的工資,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創始人在沒有資本進來之前,可以去各種借貸各種刷信用卡來維持公司和團隊的存在,所以這是創始人的選擇,也是創始人的堅持,是值得欽佩的一種理想主義,但卻是不健康和冒風險的。
當有新的資本方進來以後,對於資本方來說,他們更重要的是投一個團隊,因為他們相信創始人的能力,甚至包括創始人團隊的能力,這個是認同的,那麼在公司已有資金的情況下,就必須讓創始人作為管理者要有工資,投資人可以提出營養要求,可以要求創始人在徵得自己同意的前提下,確定公司的發展目標,並按照目標對管理者進行考核和獎金的分配,但不能要求創始人不拿工資,因為你已認同了創始人作為管理者的能力,那麼不拿公司算什麼呢?憑什麼投資方作為股東可以享受公司運作獲得的紅利,而創始人也只能作為股東享受這個紅利,作為管理者卻沒有工資的回報。
所以,創始人拿不拿工資只能是創始人自己的選擇和創始人所在崗位的定義,跟投資方沒有任何關係,但拿多少工資,投資方可以探討和監控。
-
3 # 自助洗車機知識百科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說明,我是站在個人角度來講的。個人認為,創始人 應該拿薪水。為什麼?因為,作為一個領航人,創辦公司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謀求利益最大化,在發展良好的基礎上,回報社會?他們不是在搞慈善,創辦人的前期付出和能力,需要回報,需要生存,需要發展。沒有薪水怎麼有動力創造?
許多投資者認為,創辦者拿了薪水,缺乏動力,對公司沒有更好的發展,個人不贊同。所以,無論是什麼性質的團隊,創始人應該說功勞最大,沒有領航人,你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給與他們尊重最好的方法就是給與應得的薪水,給他們充足的源動力,帶領大家更好的發展。
回覆列表
我看到過 Quora 上有使用者對這個問題做過回答,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沒有任何聰明的投資者會這麼想,但我接近零薪水。為什麼?
我是一個早期階段的投資者(我最喜歡的階段是三個工作精益/客戶驅動的,他們想解決的問題,並有一個粗略的原型)。
在這個“發現”階段,大多數人需要12個月的時間來搞清楚。這意味著“薪水”以及其他一些較小的成本(旅遊,網頁,伺服器,合法)。這裡估值大概是2-3百萬美元(如果不是一個系列創始人,還沒有一個好的團隊,或者已經有一些非凡的成果)。你想要大約200-300k不要太稀釋。
三個人12個月的20萬美元的薪水意味著200/36 = $ 5.5k,這(取決於你在哪個國家/稅法)意味著你的口袋裡每個月大約3千美元。
所以,每月3000美元的淨收入對於一些人來說已經接近零。這是您希望儘早開始創業的原因之一,因此您沒有太多的固定成本。 (這也是為什麼B2B公司可能會去曼谷,以減少花費。)
現在有些人可能會說:“嘿,你真笨,你為什麼要去每月掙3萬美元呢?”測試這種憤怒的最好方法是 - 從銀行借錢,並得到你想要的任何薪水。然後突然間,你會明白為什麼最小的可能是最好的。投資者(至少是天使投資者)不要砸錢給你。他們想要幫助你提高你的下一輪,然後得到(低但合理的)工資。
當你提出A輪時,如果你是一個創始人,當你準備上市,你可以獲得一個低於市場的薪水。在此之前 - 你應該擁有足夠的股票,以獲得長期的激勵,不要花太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