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蓮至尊1

    老人有錢了就願意給晚輩花,每到年節孩子們還願意上老人這來,有紅包呀。這就養成一種迴圈。有利的是老年人享天倫之樂,孩子們卻養成了要錢的習慣。萬一哪一回沒給,或者給的少點,在孩子們幼小的心裡就會懷疑老人摳。老人們每次給錢都是越來越多,有漲工資的因素,花的少。如果能控制住,不要太發展,也是一種樂趣。從社會發展的前景看,已經形成形式了就不好控制,只有順其自然吧,要往正能量上誘導吧。

  • 2 # 藝術課堂

    過年的時候,老人給孩子們發紅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圖的是個喜慶,個人感覺不存在啥弊端,唯一不太好的是給孩子壓歲錢時,心意到了就行,切忌攀比

  • 3 # 吳錦霞4

    我已經是兩個孫女的奶奶了。在我小的時候,家裡人口多,小姑,小叔才比我大幾歲,過年了,爺爺每人給我們五毛壓歲錢,我就記得這一次,以後就沒有了。我後來我有了兒子,每年大家都給兒子壓歲錢,我就沒收了說是給兒子存起來,後來也沒給兒子。兒子就記得我拿了他的錢沒給他。現在我每年給孫女五百壓歲錢,沒多給收入不高,現在給兩個了。其實給孩子壓歲錢就是爺爺,奶奶長輩的一點心意,孩子也拿不著,哪個孩子的媽媽能讓孩子手裡有錢,怕他,她霍霍了,也養成不好的貪財習慣。所以不用擔心,就是老人的一點心意,生活中有很多形式上的事,有了生活就有樂呵,沒有就非常枯燥。

  • 4 # 深冬雪潤

    老人,發紅包,利和弊。這個問題很簡單。

    一,發紅包尊重風俗,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理財的契機,我指的是父母給孩子發紅包,老人們如果頭腦清楚的,有教育學識的也會利用這個時機教育孫子孫女輩們好好利用給的紅包進行金錢的正確三觀教育,不可把孩子引偏,有些老人在教育孩子前,不要進行一些不正確的封建思想,不會說就不要說,說之前打好腹稿,千萬不能信口開河,隨意妄為的瞎說。孩子的思維和成人不一樣,世界觀單純,簡單,不可給塗抹一些三觀不正的金錢觀念。

    二,紅包的錢給了,要問清楚怎麼用,如何去使用,跟蹤一下,和孩子好好談談,不可給了後,就開始收回來,孩子對你失去信心,也是失敗,這個紅包不但沒起到作用,反而加大了反作用,副作用,這都是極不明智的做法。

    三,傳統的紅包的本意不能失去,附加的新教育途徑利用好,做到雙贏境界。

    四,利用這個契機,進行倫理道德的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大聲在公眾場合喧譁,沒有道德底線,父母對教育的無知,導致孩子的沒品德的事情肆意妄為,長大後,在家不孝順老人父母,在外沒有人品,這樣絕對是從小教育契機不利用好,對孩子的事情總覺的是孩子,長大就好了,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過年發紅包正好是個契機。

    祝大家在過年時快樂,發紅包快樂。

    記得,不要讓紅包只成為紅包,要讓紅包成為一個真正的紅包。淺顯之處,和大家一起共勉,嘴巴不乾淨勿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3000以內的大屏手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