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楷書13
-
2 # 青言論史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西漢權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的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在昭帝時期,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獨攬大權,他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對外也緩和了同匈奴的關係,恢復和親政策。這段時期和後來的宣帝朝被合稱昭宣中興,史家認為西漢自文景之治後被武帝窮兵黷武政策所耗空的國力在這段時間得到了恢復。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高氏為漢族(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長孫無忌出身於河南長孫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唐高祖起兵後,無忌前往投奔,並隨太宗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援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徐輝祖(約1368年~1407年),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明代大將、中山王、魏國公徐達的長子,母張氏,初名允恭。長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氣,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1385年襲爵魏國公。是朱棣的徐皇后的長兄,在靖難之役中誓死保衛朱允炆,戰功赫赫。
其實許多名臣都與皇家沾親帶故,比如曹彬等,會用人的皇帝會將有能力的外戚用的風生水起,沒有能力的皇帝就可能放任外戚干政,其中以東漢為甚。
我的看法是,禍的不一定是外戚,自毀長城的也大有人在。關鍵看主管領導是否明智,外人的意見僅是建議罷了,採納與否全看領導一人。當然啦,皇上若小不更事,那當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