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生何求_70
-
2 # 糯米麻麻Coco
肯定的呀,我家沒上幼兒園之前,兩歲多就知道自己臭美了,喜歡留長頭髮,穿漂亮衣服。現在每天都是自己搭配衣服穿。冬天天冷,肯定不能穿公主裙啊,跟孩子講,只有夏天,知了喊熱啊熱啊的季節才能光腿穿裙子的,不過可以晚上等孩子放學回來在床上穿一小會,滿足一下也是可以的。室內都是暖氣或者空調,不礙事的。還有就是媽媽也有吧夏季的衣服都收拾起來,不給孩子看見,自然就不會想穿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有時間的時候把當季的衣服都拿出來,讓孩子自己搭配看看哪個好看,拍好照片,等到想穿那個衣服的時候直接拿出來就好,省去挑選衣服的時間。每個小姑娘都是愛臭美的,媽媽想想辦法就一定會妥善解決的。
-
3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是的,審美要從娃娃抓起。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喜歡蕾絲邊的公主裙很正常,被各種公主故事洗腦了,不過對於孩子早上穿什麼去幼兒園的情況,可以的試試家長挑幾件符合季節的衣服,讓寶寶自己選擇。
-
4 # Phoebecl
我認為審美要從娃娃抓起。
湖南衛視的節目《爸爸去哪兒》裡面,王嶽倫不會搭配王詩齡的衣服,在孩子放羊時給她穿了個禮服,李湘因為此就批評王嶽倫。我小時候,沒有人告訴我這些,能穿個像樣的衣服就不錯了,哪還分什麼場合。我在工作後才知道,上班要穿職業裝,打Golf要穿運動裝(當然我從來沒打過),出去玩就穿休閒裝,參加宴會要穿禮服……在不同的場合穿相配的衣服,這是一種禮儀。
我認識一位老先生,他六七十歲的年齡,打扮的很時髦、精緻,還用了淡雅的香水。他告訴我:“女孩子,不僅要打扮自己,還要學會使用香水,香水不可過濃,要清新怡人。”老先生帶給我的震撼有兩點,第一,對美的追求是不分年齡的,要美到老。第二,追求美,重在細節。除了香水的使用,還有更多的細節,越細緻越好。這方面女性比男性做的好。劉強東那麼牛的大老闆,還因為西服不合身被吐槽,我更見過不少男老闆黑皮鞋裡面還穿著白襪子呢。
人是群居動物,必須要交際,交際中就要遵守禮儀。得體的裝扮,良好的個人形象,是展示自我的第一步,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只要不是太過分,家長不要壓制孩子對於美的追求。從小培養他們,讓美長到骨子裡,讓追求美麗成為一種人生態度。美麗的人有自信,自信的人更美麗。
-
5 # 叫中國王父親
審美,建立在三觀上,進而逐步成為三觀一部分。美為何物?千差萬別。隔壁小孩把糖分給我吃,把玩具給我分享,是美;老師今天誇獎我,是美;放學路上一個叔叔指正我別橫穿馬路,是美;回到家父母溫馨,家人和諧,是美……………等我們長大了,自由是美,多元化是美,異性垂青是美,費心追求是美,快意人生是美,歷經挫折是美………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審美是怎樣一步一步變化呢?這跟一個人成長的軌跡密不可分。
我見過從小家境殷實卻跋扈的人,也見過培養出優秀的人;有貧寒卻成功的人,一個高中同學,大學國防科大,保研本校,出來部隊,從高中就看到他體育全能,文化課拔尖,人自信Sunny……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你身邊的讓你不得不佩服而不是產生嫉妒的人,他家裡卻都是在外務工的,從初中開始他就能自己自理生活,報名報道一個人搞定,這樣的人有多優秀,家庭對他的影響則不是很大。
就我個人而言,父母離異,從小家裡不和睦,矛盾重重,但依然能考上一所好大學,能在成長路上不犯大的錯誤,性格也不作怪。但是,申明一點,單親家庭終究會造成一些性格缺陷,和睦的家庭和高質量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三觀建立功不可沒。
再正面回答一下題主,孩子的審美更應該的是引導,而不是培養,目前的社會,跟我們當時的成長環境已經截然不同,作為父母,不太清楚孩子在同齡人中所談,所想,所關注,我們更容易和孩子的圈子脫節,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像我們孩童時父母的粗暴或放養態度,我經常勉勵年輕的弟弟妹妹好好讀書,即使不追求學歷高低,起碼提高自己永不落伍,不在於為了金錢,單為孩子計,將會有莫大好處。所謂引導孩子的審美觀,莫過於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跟他交流,瞭解他的想法,在孩子流露出對某種審美趨勢時,我們不根據自己的好惡而肯定或否定,在孩子三觀沒有建立的情況下,很多事物都要用開發式,包容性地去引導。對於違背普世價值的,我會跟他說“NO“,對於其他的,我不會去抑制。
-
6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當然應該從小抓起,對於問題中描述的這種情況,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引導孩子,對於很另類的打扮會感覺美嗎?比如說:公主裙很漂亮,但是大冬天外面所有的小朋友都穿著棉衣,棉褲,而你穿著公主裙,不會被當做“妖怪”嗎?這樣跟孩子溝通,相信寶寶會明白的。培養孩子的審美感,不一定只靠打扮,很多藝術興趣的培養都有助於審美感的建立。對面臨比較小的寶Bora說,畫畫塗色是幫助他們培養審美感的捷徑。在孩子3-5歲的時候,眼球的發育就已經比較完整了,這個時候,孩子們對於很多事物的審美感也就開始慢慢改變了。所以透過畫畫塗色來幫助他們培養審美感,可以說是最好的方法。
回覆列表
孩子不管冷熱,想穿的衣服非穿不可,不給穿就又哭又鬧。任憑爸媽用盡洪荒之力哄來哄去,孩子不聽就是不聽。其實,寶寶到了審美敏感期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在2.5-5歲之間會有一個“審美敏感期”。這個階段,孩子會變得十分挑剔和敏感,對事物都有自己的標準和要求。自己挑衣服,不滿足他們的選擇就哭鬧,恰恰是他們有了初步的審美能力!這個階段,孩子開始逐漸關注自身形象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可能會出現“臭美”的情況。這是孩子正常發育的一個階段,爸媽們不必擔心,孩子並不會因過於注重外表而變得愛慕虛榮。審美敏感期藏著孩子未來的氣質這個時期孩子審美能力的發展,對孩子有著重要的意義:審美敏感期的引導,都會形成孩子未來的魅力、氣質和個性!
有較強的主觀意識也就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個性太強不聽勸”。這個時期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主見,比如自己穿的衣服要“親自”選。
給寶寶選擇空間 培養審美面對這類愛“臭美”的寶寶,父母首先要維護寶寶的審美熱情,肯定她愛美的積極性。孩子自己挑選衣服,說明孩子對“美”不僅有了清晰感知,更有了自己的選擇,這是引導孩子培養審美品位的絕佳時機。他們的審美標準來源於成人的世界,家長該尊重孩子的審美需求。家長也可以趁機告訴寶寶,這個世界上美的東西很多,不僅僅在穿著。這樣既可以提高寶寶的審美情趣,也可以擴大寶寶的興趣範圍,讓寶寶不再只是“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