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傑克Sparro
-
2 # 地球知識局
這裡引用一句《增長的極限》的話來開場吧:石油的耗盡,不會以油管裡滴出最後一滴油為表現形式,而是會以油價高到人們無法承受的形態出現。其實根本也不用油價高到人們無法承受,只要高到開發某一種新能源的價格稍低於提供同等能量的原油價格,那人們就可以說原油耗盡了——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耗盡,而是存量對人類也沒有意義了。
目前看來,能夠讓石油價格高於自己的新能源其實已經出現了,就是核能。核能發電的價格,是煤炭發電的百分之一,即使算上電動車的損耗,跟石油比起來也仍然是大有優勢。核能唯一的問題其實只在安全性上。不僅僅是像福島核電站那樣的大型不可控事故,即使是核廢料的處理也是一個大問題。人類至今為止還沒有找到足夠好的方法解決核廢料的放射性汙染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一向惜命的德華人在2004年開始就逐步關停了自己所有的核電站。有意思的是,一牆之隔的法國卻是遍地核電。也因此,法國電費遠遠低於德國,這也是兩國居民互相嘲笑的契機之一。
頁岩氣雖然大有希望,但是畢竟也是化石能源,而且開採難度極大,在經濟性上始終沒有足夠大的優勢。太陽能雖然可以在熱帶荒原地區使用,但是折損率不低,而且轉化率也有限。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太陽能幾乎就是個廢物。而且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物,環保性上也讓人厭惡。地熱能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有很嚴苛的自然條件。至於風能那點時斷時續的供應,還是稍微裝一點就算了。
其實核能的經濟型還可以更高。只要人們找到了可控核聚變的方法,就能夠用更豐富易得的原料生產出更多能源了。很多科幻小說裡所以幻想人們能夠用可控核聚變支撐一座城市的能源,道理就在這裡。 -
3 # 我愛你JHQ1998
當地球的原油沒了,肯定是一場大震動,不比世界大戰低一個級別。特別是那些伊斯蘭教的國家,肯定會做出有違常理之舉動。還有就是以石油為經濟來源為主的國家,會帶來滅頂之災。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會受波及。石油在世界上產生的動力,特別是輪船,飛機,汽車,坦克,算是最好,最強的動力資源之一,目前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更廣泛的替代能源。我們中國也更離不開石油資源。我們希望中國早點把新能源晉及到日常生活中去,多投入資金,研究,探尋更好,更廣泛,更便捷的優質新能源,把石油儲存下來,保證到最後一批用完的國家。以防不測之需。
-
4 # 草原獨狼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廣泛應用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但是,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資源被不斷消耗,會不會終有一天將枯竭呢?事實上,能源危機在世界範圍已多次發生,中東及海灣地區與非洲的幾次戰爭都是由能源衝突而引發的。化石能源與原料鏈條的中斷,必將導致世界經濟危機和衝突的加劇,這是人類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
當化石能源,包括石油耗盡後,必將是替代能源的天下。現在的替代能源主要有:
生物質能燃料主要有兩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乙醇產量居世界前四位的國家是巴西、美國、中國和印度,四中國產量共佔世界乙醇產量的70%以上。巴西是世界最大的乙醇出口國,採用的生產原料是甘蔗。生物柴油又名脂肪酸甲酯,是以油料植物以及動物油脂、餐飲垃圾油等為原料油,透過酯交換工藝製成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風能和太陽能也逐漸成為兩種重要的替代能源。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在世界電力市場上,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遠遠高於石油、天然氣、煤炭發電的增長率。目前單颱風力發電機的容量從600 千瓦增加到2000 千瓦。為了進一步降低風力發電成本和提高效率,現在又在開發4000 ~ 5000 千瓦的風力發電機,執全球風電牛耳的德國約佔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30%。
太陽能的開發主要是太陽能光伏技術。德國、日本、美國的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居世界前三位。2013 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量約為4吉瓦,較2012 年提高了20%。隨著柔性化、薄膜化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日趨成熟及成本的持續降低,光伏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成長。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5 年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佔比例將達到27%,2050 年前達到40%。
回覆列表
首先感謝邀請! 當今世界石油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原料,石油也被稱為‘工業的血液’,足見其重要性,但是原油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總會有用完的那一天!因此尋找替代能源十萬火急。我認為原油的替代品非核能莫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雖在大力發展,但是這些新能源卻需土地等資源發展,有一定的限制,而核能只要鈾等原料充足,在沿海地區即可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