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武
-
2 # 立志成蟲
秦國是西周滅亡護送周天子東遷有功才封的秦國,封地並不大,人口也不多,一直處在犬戎這樣的遊牧方國部落的威脅下。不止一位國君死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中,秦國長期被中原諸侯國輕視,想進軍中原爭霸又長期被晉國所阻,唯有耕戰得力富國強兵才能生存。並非是秦國落後,而是一開始秦國的起點就不如齊晉楚這樣的大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後,秦國大翻盤,過去飽受魏國欺負,反過來重創魏國。秦孝公死後,繼位的秦惠文王雖殺商鞅卻堅持貫徹了商鞅變法,因為在戰國時期不斷的征戰中,秦國必須要保證強大的軍力和充足的糧食物資供應就必須堅持商君之法,舊法是沒有希望的,看看楚國,曾經還是世界第一大國,到楚懷王時搞不定各地封君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重大弊端,貶斥屈原,被秦國打衰了。商鞅變法不僅僅改變了秦國的落後,又為秦國日後大一統提供了國家制度的決定性保障
-
3 # 一念燦若煙華
個人淺見,秦國地理位置特殊,鄰居都不是好相與之輩(魏,楚,匈奴),而秦是最後實現封建制的,經濟,軍事在變法之前都不如他的幾個鄰居,蓋因為他不徹底改革軍事經濟,在那種群雄並立的戰國時代,是撐不了多長的,秦國和幾個鄰居打過幾場架以後,深深的認識到自己與鄰居的差距。當時幾個國家實行變法獨秦國成功,加強了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也是秦國的統治階層決心和意志的體現,也為後期一統天下創造了基礎。
瀉藥。
任何變法改革都是這樣,觸動的既得利益越少,反對的人越少,阻力越小,變法改革也就越容易成功。反之亦然。觸動的既得利益越多,反對的人越多,阻力越大,也就越不容易成功。
在春秋戰國之交,不光秦國搞了變法,各國也都搞了一定程度的變法。一方面是加強君主集權,一方面是透過改革來提升國家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爭之世,不想被別人消滅,就只有變法圖強一條路可走。
從西周開始的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親屬功臣封邦建國,各國在自己內部也是這樣乾的,也要給自己的親屬和功臣封地建國。而且,這些國中國不僅有自己的土地,還有自己的軍隊,比較強大的一些貴族封臣甚至可以對抗自己的國君。
最典型的是晉國,幾大家族輪流執掌晉國國政,內外大小事務全部由這些執政的大家族決定,國君基本上變成了吉祥物,國君的土地,人民,財富都被強臣瓜分完了,國君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弱。
晉國在春秋中後期本來是列國中最強大的國家,秦楚齊都要懼怕三分。然而,各大家族強大起來之後,晉國基本上被瓜分完了,最後則是三家分晉,一個強大的晉國變成了魏趙韓三個小國,晉國滅亡。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則是齊國。田氏本來是陳國貴族,陳國被楚國消滅,他們逃亡到齊國來,齊國收留了他們,並且給了他們封地。但田氏越來越強大,最後取代了齊國國君,把齊國從姜氏變成了田氏。
所以,戰國之初,各國紛紛進行了變法,就是要削弱國內的封臣和貴族,加強君主集權,將軍隊改編為國家統一指揮的軍隊,貴族不能繼續保留私人軍隊。同時,取消了貴族爵位的一部分世襲特權,改為以對國家功勞的大小來由國君賜予爵位。
但各國的情況不同,變法的徹底程度不同。比如齊趙魏韓,傳統上是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文化和社會發展程度也高,舊貴族的勢力比較強大,變法改革就很難徹底。比如南韓的申不害,魏國的李悝和吳起,也都主持了改革,但是因為貴族反對勢力強大,改革都沒有徹底完成。
秦國的情況不同,是因為秦國所處的地方相對來說經濟和文化都沒有那麼發達。而且,秦國立國較晚,分封制沒有其他各國那麼長時間,尤其是貴族的實力相對來說,始終沒有國君那麼強大。
更重要的是,秦國一直在對外擴張,西邊和北邊的戎狄,南邊的蜀國,東邊的魏國和南韓,楚國,秦國都在持續到進行戰爭。當時的軍隊主要是由貴族為骨幹組成的,長期戰爭結果之一就是貴族在戰爭中傷亡的也比較多,不容易像晉國的幾大家族那樣,持續穩定的擴張自己家族的勢力。
所以,商鞅主持變法,雖然在秦國也遭到了比較強大的貴族反對,但相對而言,國君始終能夠主導國家的政治走向。即使商鞅後來被車裂,他變法的成果並沒有被完全推翻,其主要內容基本上被繼承下來了。
不光商鞅的下場不好,其他各國主持變法的人多數也都下場很不好,要麼是在國內政治鬥爭中被殺,要麼是因為國內政治鬥爭,被迫流亡外國。但各國變法的主要內容也和秦國一樣,被繼承下來了,完成了從春秋時期的分封制向戰國時期的君主集權制的過渡,只是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