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紫砂壺藝人劉浩

    對於喜歡用紫砂壺喝茶的人來說,這些關於紫砂泥料的知識點一定要牢記於心!

    紫砂泥料的練制:

    說到紫砂泥很多外行壺友會以為紫砂泥就是直接從土裡挖出來的,其實非也,紫砂泥是從礦石練製成泥的。它的練制步驟大概分為:選礦分類,露天風化,去雜,粉碎,過篩,加水浸泡,攪拌,捶打成泥,陳腐等過程。這是紫砂手工練泥的大致幾步,到如今機器練泥也是比較常見的,步驟與手工練泥稍有不同,但無論何種方法,都能練制好泥。

    紫砂老泥和新泥:

    其實,這裡所謂的新和老是根據泥料陳腐時間的長短來說的,陳腐時間較長的泥料,我們就稱之老泥;陳腐時間短的泥料我們都稱之為新泥。老泥相對來說可塑性較高,做出的壺水色也比新泥好,而且包漿也比較容易養成。

    什麼是生砂和熟砂:

    生砂指的是,將紫砂泥料曬乾後直接加工成不同目數的粉末;熟砂指的是,將泥料放入窯內燒結後再加工成不同目數的粉末。我們經常聽到的調砂,就是在紫砂泥料中調入熟砂或者半熟砂以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

    紫砂泥料的目數:

    紫砂泥料的目數其實和練泥過程中"過篩"這一環節有關,過篩的網網眼越大,紫砂泥料的目數就粗;過篩的網網眼小,紫砂泥料的目數就細。也就是說,目數越大,泥料越細,目數越小,泥料越粗。現在市面上的紫砂壺一般在40目到80目之間。

    好的紫砂泥料有何特徵:

    1. 好的泥料透氣性好,紫砂原礦泥料的魅力就在於其雙氣孔結構,這是其他泥料或者瓷器比不來的。原礦的紫砂泥料,透氣性都比較好,所謂"隔夜不餿"正好契合了原礦紫砂的特性。

    2. 好的泥料容易包漿,原礦紫砂壺剛出窯時可能並不起眼,灰頭土臉,顯得乾枯晦澀,但是隻要稍加澆淋,你就會發現水色變化,更是在無意之中包漿便已養成。

  • 2 # 壺壺壺

    紫砂泥料整體分為三種:紫泥、紅泥和段泥(綠泥)

    紫砂泥料調配分為:泥配泥、化工料配泥

    紫砂泥料產地分為:宜興、長興、寧國

    宜興泥料開採產地:丁蜀鎮黃龍山山丘之中和丘陵地帶

    泥料採出:介於礦層石英頂板、底板之間,故有“巖中巖”之稱,少部分存在甲泥等泥層之間,亦稱“夾脂”或“泥中泥”

    泥料主要成分:(碎屑部分)石英、雲母、長石、矽質岩屑、褐鐵礦、電氣石、白肽石、綠泥石、海綠石;(膠結物部分)高嶺石、水雲母及絹雲母

  • 3 # 莊莊紫砂a

    製作紫砂壺的泥料,種類豐富。因此常有朋友問我:紫砂泥料有哪些知識?

    紫砂泥色豐富,泥性不盡相同。有以下小知識:

    ▼名字由來

    ①紫砂,古稱“富貴土”。並不是土本色富貴,而是說用這“土”去做壺的人可以得到富貴。

    ②紫砂壺中的紫砂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並不侷限於只有紫泥。包括紫泥、紅泥、綠泥三種基本型別,顏色變化豐富。

    ▼本山泥料/外山泥料

    ①紫砂並非宜興所特有的,祖居江蘇宜興丁蜀鎮的人,把黃龍山稱作“本山”,把出自黃龍山的紫砂礦料,稱作“本山泥”。

    ②外山泥料≠外地出產的泥料,而是指除黃龍山礦區之外的。諸如:丁蜀鎮其他礦區的泥料,也可以被稱之為外山料。

    ▼原礦泥料/陳腐泥料

    ①原礦泥料,是指泥料開採後,不新增任何化學原料而製成。就拿黑泥來說:並不屬於原礦紫砂泥,後期需要人工所調配。

    ②紫砂泥的陳腐≠食物腐敗,是將加工好的紫砂粉料加淨水攪拌均勻,掇成泥塊,置於有一定溫度和溼度的封閉環境中進行陳腐,期間需要人工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胎十月,孕媽媽的身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