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谷媽媽育兒經
-
2 # 積木育兒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一種現象,就是父母可能看到孩子某些事情做得不太合適的時候,可能就會怒不可遏,在這個時候你會衝口而出說一些很有傷害性,甚至是有羞辱性質的語言,比如說你可能會惡狠狠對孩子說,為什麼你這麼笨,或者說你是豬腦子嗎?可能會說一些這樣的話。
在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會覺得我就是很生氣啊,我管不住我自己啊,我也不是故意要去傷害孩子的。但是你需要知道,這樣的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是覆水難收,也會讓孩子感到說,原來在我的媽媽心目中,我是豬腦子啊,原來在媽媽心目中我是這麼笨的呀。那可能就會讓他以為自己就是那麼笨,他可能就會認同了。
父母本來是希望透過這樣子的一個批評,責罵,能夠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希望他變得聰明一點,機靈一點。可是孩子缺乏對這些情境的辨識能力,他會誤以為原來父母希望我笨一點啊
那就會導致這種傷害的做法是一個惡性迴圈,好像父母越說孩子就會越表現出父母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首先在這個時候,父母其實是需要有一根弦在心裡面的,就是說你需要知道你這種怒不可遏的情緒,其實更多並不是說你的孩子引發你的,很可能在你的心裡面,你也會覺得自己的某個部分,讓你自己是很不滿意的,剛好當你看到孩子也做出了你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的時候,你會把對自己的不滿也一起加註到對孩子的不滿身上,才會讓你的情緒是那麼地大的。
還有一個可能是,乾脆就是你小的時候可能你自己的父母也曾經這樣羞辱你,讓你感到非常地羞愧,非常地憤怒,這種有傷害性的關係模式,正在你的家庭裡面重演,讓他變成是一個代際傳承。
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的話,我會建議說,當下一次,當你看到自己再一次在怒不可遏,那些有傷害性的語言,即將要衝口而出的時候,你對自己說停,然後離開這個現場,去到另外一個地方,單獨一個人的地方,平靜一下自己。
或者你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發洩你的情緒,比如說捶一下枕頭,當你的情緒能夠平靜下來了以後,你可以再回來,如果剛才那個傷害性的語言已經說出來了,我會建議你放下父母的面子,去跟你的孩子道歉,讓你的孩子知道說你這個傷害性的話其實並不是真的你認為他很笨,他很傻,其實是你自己的情緒管理沒有做好。
爸爸媽媽也是會有犯錯的,我要向你道歉,我會要努力改掉這個習慣,希望你能夠監督我,希望你能夠原諒我。
當然,這樣的一個道歉不能夠僅僅停留在道歉上,當我們道完歉之後,我們需要更加去觀察自己的行為,觀察自己的感受,避免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發生,因為當你一次又一次去責罵羞辱,然後道歉,下次再來,其實慢慢的也會犧牲掉孩子對你的信任感。父母也需要知道,如果你這樣子的自我調整,你發現無法做到是無效的,那我也會建議你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因為往往像這種很有羞辱性的語言,這樣的攻擊方式,表達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出現。
並且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調整的時候,那很可能是一些非常深層的關係的創傷,是需要父母去關注的,只有快樂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快樂的孩子,只有愛惜自己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愛惜自己的孩子。父母們,真的需要明白到這個道理。
-
3 # 成雲社初心
這個傷害很深,深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第一層傷害:
孩子最初無比信任父母,父母說什麼,孩子就會“信”什麼。
父母用羞辱的話說孩子本意是想刺激孩子,讓孩子“知恥而後勇”。
然而,孩子最初沒那麼多心思,父母說孩子笨,蠢……孩子就會信。
父母的話都不信,孩子又能信誰麼呢?
孩子相信自己“蠢笨”之類的話,就會把自己朝那個方向發展。
這是第一層傷害。
第二層傷害。
孩子不可能一直是差狀態,時好時壞,父母的情緒也必然會時高時低,孩子的精神沒有穩定依靠,孩子的情緒也變的不穩定。
這是第二層傷害。
第三層傷害。
但孩子發現父母是在說反話時,之前對父母的信任會崩壞。
父母丟失孩子的信任是第三層傷害。
第四層傷害。
孩子被羞辱,尊嚴受到損傷,一個丟失自尊的人,長大後會花費非常大的精力去尋找尊嚴,所謂的“虛榮心”,“愛面子”根子是在這裡。
第五層傷害。
好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親子關係會受到傷害,親情出現裂痕,父母想在對孩子進行指導和輔助,就難於登天了。
嚴重的,連父母說話的聲音都不想聽到。父母失去指引作用。
第六層,最最嚴重的。
這種傷害深入靈魂,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進而孩子會開始“討厭自己”。
討厭自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討厭自己,那麼他會厭惡整個世界,看一切事,做一切事,都帶著一種戾氣。
這就非常可怕了。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對孩子的羞辱,實際上是父母對自己不滿,這些父母無力討伐自己,就把不滿一股腦傾瀉在孩子頭上。
這種羞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回覆列表
很有可能導致自卑,長期如此他們在父母面前會變得畏手畏腳,因為害怕父母的羞辱,可能故意在父母面前做出迎合的行為,而內心卻波濤洶湧,對孩子心理健康產生很大影響.建議父母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份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