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教育品牌72席

    論文選題是不少希望從事研究活動的新手所困擾的,當然也包括我,我最開始想進行研究時也是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論文選題,怎麼樣找到好的論文選題。

    1.什麼是好的研究問題?

    在你問自己如何找到好的研究問題的時候,你是否問過自己什麼才是一個好的研究問題呢?

    1.1好的研究問題應該具有新穎性和重要性

    首先要避免一個誤區,就是認為第一個吃螃蟹就是新穎,這其實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原因有二:一是其他學者都不曾研究過的問題,不見得就一定是重要的問題,有可能恰恰是他們認為不重要才不去做研究; 二是不曾研究過的問題也未必就是新穎的問題,有可能他是一箇舊問題的改頭換面而已。

    事實上,一個研究問題的重要性體現在他對我們加深理解管理中重要現象的意義上,而其新穎性則體現在他看待那個重要現象的視角的與眾不同上。

    1.2問題與理論和實踐的相關性

    在這裡的理論相關性是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現有的某些理論加以闡釋,因此可以與現有的理論掛上鉤。同時又不能完全解答該問題,需要研究者透過研究提出更加合適的邏輯和答案。

    最常用的途徑就是回顧以往的文獻。但在文獻回顧時要注意掌握該領域最新發表的研究成果,不要忽略與自己研究假設得出相反結論的文獻。

    實踐相關性是指論文要對實踐具有啟發意義和指導作用。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把研究的結果在實際中的具體表現和使用方式清晰明確的闡釋出來,實踐相關性就可以成立了。

    2.如何發現好的研究問題?

    以下介紹四種方法幫助我們找到好的研究問題。

    現象驅動法

    現象驅動法是指學者針對現象提出各種各樣的研究問題。研究者對某一現象的深度觀察和思考常常能夠帶來好的研究問題,並且使研究不斷深入,從而挖掘現象背後的原因。

    方法驅動法

    由方法驅動研究問題主要設計兩種形式。一種是對研究方法本身的興趣所引申出來的研究問題。另一種是應用目前最新提出來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管理現象。

    採用方法驅動的方式尋找研究問題的好處在於:一是至少在方法上該研究的新穎性可以得到保證。二是在一個新方法剛被提出來時,大家都對該方法不太熟悉,因此都特別期待能夠看見應用該方法所發表的研究論文,相對來說被髮表的可能性會得到增加。

    靈感驅動法

    研究的靈感也可以來自於他人的溝通交流。對於我們學生而言這裡的他人主要有學生,老師。而對於大學教授來講則更為廣泛一些,還可包括客戶與同事。

    文獻驅動法

    有許多人透過閱讀遺忘的文獻來發現某領域近期的研究熱點或挖掘值得研究的題目。

    好處在於,一是研究風險相對縮小。這裡的研究風險是指課題是否被其他研究同行認可以及論文被髮表的可能性。二是能為研究找到比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及研究工具,而不需要一切從頭做起。三是讓你瞭解做該類研究使用的一般方法,從而使你自己的研究有路可循。

    不足之處在於,研究題目可能存在新意不濃。另一個危險性在於,當該題目一旦變得過時的時候,你就得重新尋找新的題目。

    3.問題的轉化:如何將一般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

    有時候我們找到的好的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卻發現問題太過於宏大,難以入手進行研究。那我們如何將一般問題轉化為研究課題呢?

    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

    我們必須將大問題分解再分解,直到對問題中涉及的概念能夠準確定義、操作、測量,並且能夠把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透過實際的資料加以檢驗為止。

    籠統地問問題與非常具體地問問題之間,反映的是思維方式的不同,而要進行實證研究,只有把問題問得很具體才能進行。

    化研究問題為研究變數和假設

    要把一般問題轉換為研究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要確定問題中涉及的變數,以及這些變數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絡。

    化研究問題為研究設計

    在研究問題和假設基本確定下來之後,下一步就是要選擇合適的研究設計來檢驗假設。主要有以下原則:一是用定性方法研究全新的課題,二是用實驗方法研究具有因果關係的假設,三是用問卷研究的方法來檢驗相關性假設。

    4.論文開題報告的形成

    一般來講選好題目之後,確定了自己的研究興趣,研究問題,研究變數以及變數和變數之間的關係,並且在此基礎上確定了研究方法之後,就可以開始撰寫論文的開題報告了。開題報告是提出研究問題的正式形式,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1)引言: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有趣的現象?對未來的理論和實踐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2)文獻回顧:過去的研究對這個問題或與該問題有關的領域有無積累,與該問題最相關的理論基礎是什麼?該問題與其他概念的關係是什麼?用什麼樣的理論框架去研究這個問題最有獨到的視角。

    (3)假設的提出: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根據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建立與該問題有關的所有研究概念之間的聯絡呈現出對該研究有直接指導作用的模型,並且就變數之間的關係提出假設。

    (4)研究方法:對樣本的特性,變數的操作和測量、控制變數,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步驟,假設檢驗的具體統計方法等都需要做詳盡的描述。

    以上。

  • 2 # 三觀糾正器

    一、先想先寫最後做

    1. 做研究之前,必須想清楚:結果能不能發表?發表在哪裡?

    2. 先把文章大框寫好,空出資料,等做完實驗填完空就可以發了;正所謂心中有溝壑!

    3. 在未搞清“寫什麼、發哪裡、自己研究與同類研究有何出色之處”之前,就不要動手做!

    4. 繼續去看文獻,去想;想不清楚就做還不如不做!

    6. 要是先做事,做完發現別人做過,或無法用理論來解釋,豈不是冤大頭?

    二、如何科學選題

    1. 課題選擇和國際接軌。想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文獻,就必須瞭解國際研究動態,選擇與國際學術研究合拍的課題。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科學研究選題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中國一家權威科研機構不久前在國內挑選了許多前沿領域的研究課題,準備參與國際合作,但到美國後發現近三分之二的課題已經不屬前沿,在美國很少有人研究。在高校,一些教師治學嚴謹、基礎紮實,但科研成果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視有關領域學術動態,不能選得合適的課題。

    2. 課題要有可發展性。課題可發展性對高水平論文的持續產出具有極大作用。中國科技大學範洪義另闢蹊徑,發展了諾貝爾獎得主狄拉克(Dirac)奠定的量子論的符號法,系統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內的積分理論”,1998年有24篇論文被SCI收錄;他對自己論文高產的解釋是,研究“具有開創性,突破一點以後就可以向縱深發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我院被SCI收錄論文最多的楊新民老師從事凸性理論研究,該理論興起於 20世紀70年代,90年代進入高峰。作為新興研究領域,該理論本身有許多尚待研究之處,同時該理論也可用來解決最最佳化方面的問題。反之,有人由於所接觸的問題已處於該研究分支的末端,即使在該點上有所突破,也難持續發展。

    3. 藉助工具選題:①查閱有關領域的檢索工具,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②瞭解SCI收錄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動態,ISI期刊資訊可從http://www.isinet.com查獲,也可從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冊的來源出版物目錄(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查詢,還可從ISI引用期刊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 瞭解期刊資訊,該文獻有印刷版、網路版(JCR on the Web)和光碟版 (JCR on CD-ROM);③利用ISI提供的選題工具幫助,例如,能對正在開展的工作進行量化分析以保證使用者科學研究同科學發展趨向一致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紹有關最傑出人物研究狀況、有關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向的(ISI Highly Cited.com);④利用網上資料庫瞭解國際學術研究動態及有關資料。只要有心參與國際學術競爭,選擇與國際學術研究接軌的課題並不存在難以克服的障礙。

    三、如何獲得好的idea

    無論是應用還是基礎科研,最關鍵的是idea,idea的出臺決定了科研水平和檔次。高水平的科學家一聽你的科研課題和方向,就能判斷你科研水平。因此,獲得好的idea是至關重要的。

    1. 優秀科學家要具備敏銳的科研嗅覺,而這種敏銳性是經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獲得的。通過幾天或半個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個自以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別人十幾年前就做過的工作。但新手上路時重複一些經典實驗以獲得經驗是很正常的。此外,科研要注重質量,千萬不要為單純地追求數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如何獲得idea呢?

    A. 大量地、仔細地閱讀文獻,多聽學術報告、多與同行探討,從中獲得啟示,不能急於求成。

    B. 總結感興趣領域內尚未探討過但很有意義的課題;

    C. 總結爭論性很強的問題,反覆比較研究方法和結論,從中發現切入點;

    D. 善於抓住科研過程中遇到的難以解釋的問題,往往會成為思維的閃光點;

    E. 細緻地擬定方案,論證可行性。

    2. 獲得idea的兩種途徑:傳統途徑就是先閱讀大量科研論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現狀和要解決的問題等;非傳統的途徑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時間,有了自己的idea後再去查文獻。這樣不會讓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維,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別人沒作過的東西,也許不是因為別人沒想到,而是因為沒有意義或者沒有可能性。

    3. 獲得良好idea的基礎前提:

    A. 在科研前必須彌補基礎知識,這是看懂文獻的基礎。

    B. 廣泛閱讀文獻是支撐。碩士至少查閱600篇,粗看300篇,細看100篇,研讀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並始終關注國際動態。

    C. 學會閱讀文獻,讀懂文章。建議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後英;看10-20篇review後看研究性論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論文,先看標題,立即停住,問自己幾個問題:(1)想想別人這文章是怎麼做的(可參考材料方法)?會做哪些內容來說明其標題?(2)明白他為什麼要做這個嗎?(3)如文章是近半年內發表的,該文章解決了什麼問題?引出了什麼問題(結合你看的綜述)?接下來仔細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與別人吻合?(4)看完實驗結果,再思考有什麼地方不完善?有沒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一般來說,SCI-3分以下的文章只可能做了一部分機理,下面肯定有東西可做,關鍵是你自己要思考,去發現。

    4. 長期作戰持之以恆。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肯定會有所謂idea,但過程艱辛,需長時間磨練,需要patience和passion。有天賦的人能考上海中科院生命科學院,北京中科院那幾個所,北大、清華。耐心幹5年,這些地方正為中國帶來更多本土nature、science文章。

  • 3 # 好姑娘陪你看電影

    1老師課題,一般導師會給你定方向,或者你自己結合課題閱讀文獻找方向。

    2自己閱讀文獻,找方向。多是依據自己的興趣,但如果自己對所處研究領悟一籌莫展知之甚少,還是求助導師為妙。

  • 4 # 達晉醫學

    對於選題而言,閱讀很重要,因為選題一方面是要選擇本學科覓待解決的課題,另一方面是要選擇本學科處於前沿位置的課題

  • 5 # 一線科普

    謝邀!科研無非就是三件事:用舊方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方法解決舊問題、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論文選題應該要準確反映出這三點,既要表現出創新度,又要讓評審老師有興趣、看得懂!用老師所教給你的工具去發現並解決一個實實在在的科研難題,另外,多閱讀文獻是論文選題的前提!很多論文選題都是受歷史文獻啟發的!

  • 6 # 夏梓言1

    2019年最新外國文學論文選題

    1.《麥田的守望者》中的美國俚語2.解析《傲慢與偏見》中的不同婚姻3.試分析《傲慢與偏見》中四姐妹對愛與婚姻的不同態度4.若冰若火---試析《簡•愛》中的幾個人物5.《呼嘯山莊》---反叛之歌6.美國黑人文化和生活價值取向---《外婆的日用家當》賞析7.從Gimpel the Fool試析辛格小說中永恆的主題8.論愛米麗•狄更森詩歌的主題思想9.簡析《嘉麗妹妹》中的自然主義創作特點10.嘉麗•米伯人物性格分析11.論小說《紫色》中反映的女性主義意識12.海明威和他的創作13.海明威的文體分析14.自然與社會的衝突--- 論《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15.論亨利•詹姆斯創作中的國際主題16.受壓迫者的代言人—— 約翰•斯坦貝克和他的《憤怒的葡萄》17.理智與情感--- 簡析小說《呼嘯山莊》18.論T.S.艾略特的神話意識19.《西遊記》與《天路歷程》主題之比較20.弗羅斯特詩歌中的哲學思想的探索21.論海明威《老人與海》的語言特點22.論《第二十二條軍規》中的諷刺與黑色幽默23.桑提亞哥——海明威筆下的硬漢44.《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象徵45.勞倫斯筆下的女性形象46.歐內斯特•海明威小說中的悲劇色彩47.歐內斯特•海明威戰爭小說中的人道主義分析

  • 7 # HHH-Schya

    論文選題的5大原則

    01專業性原則

    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與要求就是要全面考察學生專業技能性的實踐操作能力、綜合性的解決問題能力和獨立性的創新思維能力,因為只有選擇了本專業的論題進行寫作才可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透過這一學用結合環節的實踐,才可能啟迪學生對本專業理論的進一步思考,使他們在今後的具體工作中,更出色、更能動地完成本職工作,增強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

    02應用型原則

    畢業論文寫作是學生從學校邁向社會之前的最後一個實踐教學環節。選擇一個貼近社會和工作實際的應用性論題,有利於學生總結自己的專業學習所得,有利於將專業理論與社會和工作實際結合在一起展開研究,有利於實現開放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這樣的論題,能夠激發學生對現實情況的觀察、分析和思考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發揮自己見解的可能性也會跟大一些,因地制宜提出對策的機率就可能更高一些,論文的實際價值就可能更強一些。

    03創造性原則

    選擇經濟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或者實際工作中的新問題來研討,力求在本專業的研究中或業務工作中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因為每一項新發現、新方法都將使該學科領域的發展和改革向前邁進,學生自己也隨之得到了發展規律和提高。

    04可行性原則

    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興趣愛好,綜合慮自己的實際研究能力、資料積累情況、可能爭取到的研究條件等去選題。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在自己熟悉或者有濃厚興趣的業務領域內選題,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專業知識於研究實踐之中,從而減少和避免學生東拼西湊、毫無獨立見解的大話、空話、套話和廢話。

    05補充性原則

    可以選擇在本學科、本專業的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中被忽視的領域和被忽視的環節為題,經過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填補空白。

  • 8 # 回頭找你3

    個人認為,論文的選題應注意這麼幾點:一、選擇自己的專業領域或熟悉的領域進行選題,這樣你才有話可說且得心應手。

    二、論點要新穎,要有自己的觀點,並且觀點必須明確,不可含糊不清。

    三、要有充分的資料或者事實證明你的觀點。可以參閱大量的參考文獻。

    四、對文獻的運用,既可以利用文獻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對文獻中的某些論點進行質疑,當然,在質疑時要有充分的說服力。

  • 9 # 先吃飯行不行

    目前,在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學科,選題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特別是在研究生教育領域,在完成學位論文的問題上,幾乎人人無法迴避。老師碰到學生會問,你的選題定了沒有?你做什麼選題?同學之間也會互相問好。“選題”是什麼意思呢?選題的基本含義就是論文的主題。

    目前和選題意思相近或者用法相近的詞有這樣幾個,即“題目”“課題”和“專案”。題目是指文章的篇目,或者說書和文章的標題。查一本書要查書名,查論文要查篇目。現在網上查資料,可以先輸入關鍵詞,再挑書籍、論文。在圖書館借閱,要先把書目調出來。文章的題目,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同樣的文章,同樣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不一樣的題目。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原來這篇文章寫什麼、怎麼寫有一個想法,寫成了也符合原先的想法,但是題目不太好定。題目和文章的內容是一致的,但不是機械一致。一個好的題目,會把文章的內容表達得非常形象。當然,現在為了吸引讀者,流行一種標題黨的做法,把題目弄得聳人聽聞,這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

    在提煉題目方面,不少人存在短板。常常看到有些文章立意好,內容也好,但題目不夠好。原因是推敲不夠。前兩年,我曾在某大學做過一次關於旅遊學的報告,後來把錄音整理成文。推敲題目的時候,擬了幾個都不滿意。作報告的題目是《旅遊與文化》,形成的文章自然要換。反覆考慮,最後定的是“文化認知視角下的旅遊”。這是我自己的一個例子。它告訴我們,同樣一篇文章,題目就像人們穿的衣服一樣,衣服漂亮,人也精神。所以,不僅要把文章寫好,題目還要起好,才能準確、生動地反映內容,吸引讀者注意。

    更多文獻參考《校本課題評職能加分嗎》地址:https://www.scipaper.net/scilunwen/35190.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鈴馭勝玩越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