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家庭醫生線上

    高血壓萬惡之源,若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持續性高血壓可引起心臟病、腎衰竭、中風和血流病等。另外也會對大腦、腎臟、心臟和血管帶來不同程度損害。高血壓患者必須用藥來控制血壓,維持其穩定。大部分患者使用藥一段時間後血壓恢復正常,立馬停藥,結果使得血壓反彈而加大治療難度,甚至會引起腦梗。

    吃了降壓藥後血壓正常,就不用再吃?錯!

    高血壓是頑固性慢性病,並不是吃一兩天降壓藥物就能改善,很多高血壓患者必須終身服藥,才能維持血壓穩定。輕度高血壓患者需堅持用藥,不然會對身體帶來傷害,甚至會引起腦梗。血壓正常後立即停藥,會使得血壓繼續波動,持續性高血壓會對血管帶來傷害,增加患上腦梗死風險。因此吃了降壓藥後血壓正常,需逐步減少用藥量,不能一下子就斷掉。

    高血壓降壓的誤區有哪些?

    1、沒感覺就沒事

    部分人血壓升高時可出現失眠、耳鳴、頭痛和頭暈,但有的人沒有任何症狀。沒有症狀並不代表著沒有危害,等發展成腦出血、心梗以及腦梗時已經為時已晚。確診高血壓時,不管有沒有症狀必須引起重視,不能太大意。

    2、降血壓不能隨便吃,一吃就斷不掉

    降血壓藥物並不是成癮性藥物,也不會引起依賴性,能隨時停藥。高血壓是終生慢性病,其終身用藥控制。但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透過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就能讓血壓恢復正常,也不用額外用藥。

    3、一開始不能用好藥

    有一部分患者認為剛開始不能用高質量的藥,不然產生耐藥性。其實降壓藥並不會出現耐藥性的情況,患者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優先選擇質量高的降壓,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對心臟、腎臟和大腦都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4、血壓高就吃藥,血壓正常就立馬停藥

    吃降壓藥物後血壓恢復正常,這是藥物作用結果。若停藥後會打破其平衡,使得血壓重新升高。血壓高就立馬吃藥,血壓正常就立馬停藥,這樣會使得血壓波動過大,從而引起腦梗或心梗等一系列併發症。

    5、血壓越低越好

    低血壓帶來的危害並不遜於高血壓,收縮壓需維持在110~140mmhg之間,過高過低都可能引起併發症或增加死亡率。舒張壓需維持在70~90mmhg之間。

    6、降血壓速度越快越好

    血壓是慢慢升高的,降血壓也要逐漸下降,不能貪圖快速大幅度降壓,不然引起腦供血不足或引發其他意外。高血壓急症患者只要48小時內把血壓緩慢降到160/100mmhg即可,不需靜脈用藥。

    溫馨提示

    高血壓患者除了按時用藥外,也要調整好情緒,避免情緒波動過大,以積極樂觀心態來面對一切。限制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能超過三克,定期測量血壓,兩個星期至少測量一次。定時服用降壓藥,不能隨意減量或停藥。另外保持適度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幫助降低血壓,但不能空腹運動,也不能做劇烈運動。

    #家庭醫生超能團#

    1、《吃了降壓藥後血壓正常,就不用再吃了?或容易導致腦梗,別搞錯了》,醫聯媒體,2020-05-10

    2、《高血壓十大誤區!不吃藥也能降壓?》,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官方帳號,18-10-08

  • 2 # 腎病追蹤

    做了幾十年醫生,接診過千千萬萬個高血壓病人,發現許多人對高血壓的誤區太多太多。

    經常有病人來看病時,測病人的血壓,發現血壓升高。常常有下面的對話:我(醫生):你血壓比較高呀,以前發現了嗎?病人:這個,有好幾年了。我:平時有沒有頭暈眼花、心悸不適的表現?病人:沒有,偶爾有一點,很快就過去了。我問:吃降壓藥嗎?病人答:沒有或者說:開始發現的時候吃了很短時間,後來就沒有吃了。我問:為什麼沒有吃藥呢?病人答:我都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吃什麼藥嗎?或者說:有人告訴我說,一旦吃藥,就成為依賴了,不能停,所以就不吃。

    首先,我們知道,高血壓號稱為:無聲的殺手,殺人於無形之中。既然是無聲的殺手,一般情況下,殺人的過程也是非常緩慢的,但也是很堅定的,如果我們不阻止,殺人過程就會不斷進行下去。

    因此,這就是第一個誤區:高血壓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其實,高血壓需不需要治療,不是根據病人的症狀而定。而是根據病人血壓的水平以及危險層次。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並感覺不到明顯的不適,中青年人的高血壓,大家都在努力奔波,無暇顧及到自己小小的不適。所以認為不需要藥物治療。

    高血壓可以是一個可能沒有症狀的疾病,但高血壓所帶來的風險和併發症不是由臨床症狀引起的。而是高血壓的程度和維持時間決定的,所以,一旦發現高血壓,治療的越早越好。

    第二個誤區就是,20多歲或者30多歲的病人,來看病時,測量血壓升高。告訴病人可能有高血壓,需要注意複測。病人往往會說,我這麼年輕,怎麼就會有高血壓?

    其實,近年來,年輕人的高血壓有明顯上升到趨勢。我接診過許多二三十歲就開始有高血壓的病人。所以,年輕人也有高血壓。

    第三個誤區就是,我不止聽一個病人說,高血壓一旦吃藥就會成癮,形成依賴,不能停藥。

    其實,按照現在的科技水平,像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還沒有辦法根治。所以必須要長期服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與成癮性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

    第四誤區就是,用了藥以後血壓正常了,就可以停藥或者減量。

    其實絕大部分高血壓病人,吃藥後血壓穩定在正常範圍,是因為降壓藥藥物維持的結果。如果停藥或者盲目的減量,血壓又會升高。我常常給病人打一個比方說,我們肚子不餓,是因為我們每日定期三餐吃飯。如果我們停止吃飯,或者減少吃飯,我們是不是就會出現飢餓。

    當然,特殊情況下,比如血壓降得太低,或者有藥物併發症,醫生會為病人調整用藥。

    第五個誤區就是,使用保健品能夠治療高血壓的問題。認為是藥三分毒。就寄希望於帶一些所謂的降壓表、穿一些降壓鞋、用一些降壓枕頭或者帶一些降壓帽等等。也有吃一些保健食品,讓自己的血壓降下來。為其測血壓的時候,告知病人血壓仍然很高,有些病人還振振有詞的說使用保健品的時間不到,到時候血壓就降下來了。

    其實,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這些保健品能夠很好的降低血壓。

    第六個誤區,就是服藥了,喝酒吃肉也就不顧及了。既然有藥物保駕,生活習慣也就無所謂了。

    其實,對於血壓高病人,非藥物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高血壓是代謝性疾病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還包括高血脂、高血糖,甚至高尿酸。如果不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血壓難以控制,而且還會導致其他心腦血管病變。所以,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需要採取綜合措施,包括減肥、限鹽、合理膳食、戒菸、有氧運動等,否則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上面分析的高血壓認知的誤區,只是總結出部分。細說起來,三天兩夜也說不完。所以,希望引起我們的重視。

  • 3 #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這個問題就多了去了,就像我大姑頭痛一樣,就一定是高血壓引起的嗎?

    首先,血壓高的時候,可能發生頭痛,所以當血壓降到正常水平的時候,頭痛自然消失。當然其他像感冒、休息不好等情況也會引起頭痛,所以對於原因不能確定。但高血壓一般都發引起頭痛。

    其次,高血壓能引起失眠,但失眠不一定是高血壓引起的。生活規律不正常,或者心情沉悶焦慮都會引起失眠,但不一定自己就會有高血壓。

    最後,高血壓能引起下肢無力,夜裡多尿,但有這種情況,未必就是高血壓。高血壓一種慢性病,能引起整個身體系統出現異常,所以預防高血壓就顯得非常重要。

  • 4 # 溫暖的治療師

    關於高血壓的說法,至少有以下5點是錯誤的:

    1、血壓高但是沒什麼感覺,不用吃藥

    高血壓的危害不在高血壓本身,在於血壓持續升高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高血壓根據危險分層分為低危、中危,高危甚至極高危組。對於低危及中危組的病人可以先透過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進行觀察,對於高危組和極高危組的病人則必須立即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所以,病人是否需要立即進行藥物治療不是根據症狀,也不是單純根據血壓值,而是根據高血壓病人的危險程度。因此,那種沒有症狀不用吃藥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2、別人說某種降壓藥效果好,自己也跟著吃

    高血壓病治療的的原則之一就是個體化用藥原則,由於每個病人的病情不同,每個的用藥均有所不同。

    3、血壓高時就吃藥,不高就停藥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錯誤認識。高血壓是不能徹底根治的,所以抗高血壓治療應無限期,這也是一個準則。擅自停藥造成的血壓波動不僅不利於血壓的控制,還會加重損害心、腦、腎等重要臟器。

    4、老年人的血壓可以不用降到正常

    這是沒有道理的。血壓的變化主要決定於外周血管的阻力。這種阻力增加主要是因大動脈硬化及阻力小動脈收縮引起的。因此,高血壓是二者的綜合結果,它並不能增加各器官的有效迴圈血量。所以老年人血壓降至正常,不會影響臟器的血液灌注。老年高血壓病人由於血管日益老化,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血管舒縮功能受限,所以用藥期間應嚴密監測血壓,觀察藥物治療週期應稍長,一般用藥1~2 周後再調整藥物劑量;聯合用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

    5、新上市的降壓藥比老降壓藥好

    新藥上市還有很多未知問題的存在,所以新藥不一定就比老藥好。不管老藥新藥都是好藥。對每個具體患者來說,能有效控制血壓並適宜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好的降壓藥。

  • 5 # 惠大夫在江湖

    關於高血壓的認識誤區有很多種,如下,為大家列舉。

    1.得了高血壓之後不能用好藥。有的高血壓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之後千萬不能用好藥,一擔用上比較好的藥,以後用藥的檔次會越來越高。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老百姓口中的好藥,多指合資藥廠生產的藥物,而普通的藥物值得一些中國產或者一些合劑,但實際上不管是合資藥廠生產的藥物,還是中國產的藥物,成分都是一樣的,理論上藥效也是一樣的,所以,藥物本身,沒有明顯好壞之分。

    2.得了高血壓,千萬不能服藥。有的高血壓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之後,如果沒有症狀,一定不能服藥,因為服藥之後可能會帶來一些副作用,這種說法也是完全錯誤的。

    長期持續的高血壓,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但對心臟,對腎臟,大腦血管等都會有明顯的損傷,造成靶器官損害及臨床心血管病事件。所以一旦發現高血壓,不管是否需要啟用藥物治療,應該從改善生活方式做起,綜合管理血壓水平。

    總而言之,得了高血壓之後,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綜合管理。當然是否需要用藥,還是根據個體情況而定。

  • 6 # 心健康

    關於高血壓的錯誤想法和說法,多了去!可惜總有好多人,喜歡用自己的經驗去判斷,而不是用有充分證據的循證醫學!

    一個同學240斤,測血壓比較高,又不想吃藥,吃藥了還不聽醫生勸告,總想吃吃停停!來看看我同學的幾個經典問題!

    一、我不吃藥行不行?

    高血壓大多數不一定有症狀,所以許多人認為,不吃藥也可以,我可以減肥運動!其實倒也是真的,高血壓的併發症並不是一天兩天就發生的!高血壓時間久了,才會出現高血壓的併發症,這個時間因人而異,但大多數高血壓,持續5到10年以後,各種併發症就接踵而至!什麼腦出血,冠心病,腦梗塞……所以,高血壓吃好藥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不難受,而且為了讓你數年以後沒有併發症從而不難受!

    二、能不能吃一個藥?不吃兩個?

    朋友的血壓比較高,高血壓的降壓治療不是把藥吃上,而是控制達標!因為只有控制達標才能更好的減少併發症!所以,吃幾個藥是需要根據血壓情況來決定的,而不是醫生!而且高血壓的治療原則就是多品種的聯合用藥!所以,如果一個降壓藥不能控制,接下來要做的不是換藥或者加量,而是聯合第二個降壓藥!

    三、為什麼別人都是一開始一個藥,而我是兩個?

    這個道理就更簡單了,降壓治療一開始的開具藥物也是需要根據血壓水平來決定的,如果血壓太高,根據判斷一個藥物不能控制血壓達標,那麼可以直接開具兩聯藥物!而這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要是真覺得不能接受一下吃兩種藥,可以先吃一個,不行再聯合第二個!但事實是,醫生的判斷往往要比你自己的想象更準確!

    四、為啥不讓我吃硝苯地平片?

    硝苯地平片是鈣離子拮抗劑中的一種,但因為其降壓迅速,而且半衰期較短,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普通的硝苯地平平片不僅不能使得降壓後獲益,反而增加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所以許多指南已經明確的指出和建議!鈣離子拮抗劑降壓治療要使用緩釋製劑或控制製劑,但中國目前的情況是,硝苯地平因為其降壓迅速和價格便宜,仍然活躍在降壓藥物的一線!

    五、我吃了藥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停下來?

    這個問題比較普遍,許多人就是因為害怕吃了藥以後停不下來從而拒絕服藥!但陳大夫已經講過,高血壓的併發症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只有把血壓控制達標才能產生獲益,才能減少相關併發症!所以,如果為了停不下藥物而拒絕服藥,你得到的將是數年以後的腦出血、腦梗塞、冠心病等等併發症!和這些併發症相比,你認為吃藥重要還是併發症可怕?如果你覺得併發症可怕,那麼吃藥才能預防或者避免,如果你覺得吃藥比並發症可怕,你可以選擇不吃藥!

    六、有沒有辦法不吃藥?

    如果我真有辦法讓你不吃藥,我早獲得諾貝爾獎了!如果真有一個治療高血壓不吃藥的方法,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社會,早就風靡全球了,還需要我來告訴大家?但可以明確的是,減重、運動、戒除不良習慣、減少精神壓力、改善睡眠等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使得血壓更容易控制或者更容易達標!如果你真的是因為體重太重引起的高血壓,透過減重等方法,或許你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七、為什麼讓我先吃ACEI或ARB,而別人是其他藥物?

    年輕男士的高血壓,牽涉到很多問題,比如性功能障礙的問題!而在高血壓降壓藥物的研究中,可以性功能不全的副作用中,ARB類的藥物被證實減少性功能障礙的可能最少,證據也最充分!所以,如果你真的有什麼難言之隱,就建議選擇藥物的時候告訴醫生,醫生會根據性別、年齡、合併疾病等許多情況綜合考慮然後選擇合適藥物!

    當然,這些問題都是我同學問的,陳大夫今天發在這裡!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大籮筐,限制於篇幅原因,陳大夫就不能再囉嗦了!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吃藥降壓而且達標才可以減少併發症!所以,降壓而且血壓達標才是硬道理,還是先不要去想其他的問題了吧~

  • 7 # 高山話健康

    1、血壓靠感覺

    高血壓本身帶來的症狀並不明顯,尤其早期高血壓其帶來的頭暈等較為明顯的提示事件都較少,直到後期出現併發症,這也是高血壓最危險的地方。因此對於正常人,血壓要保證每年年測量一次,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每週都要測一次。

    2、血壓降了就停藥

    血壓降了盲目停藥會導致血壓快速反彈和急劇升高,反而加重相關臟器的危害,如誘發心肌梗死。另外,高血壓的停藥是建立在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長期血壓穩定的前提下,逐步較少藥量的一個過程,而且要定期進行風險評估。

    3、盲目聽信他人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各種達人分享高血壓“治癒”的故事。尤其一些號稱的“特效藥”擾亂了高血壓患者的思緒,導致盲從。目前醫學研究,高血壓可以控制,但尚不能治癒,因此要擦亮自己的研究哦。

    4、藥是萬能的

    目前,有相當一部人存在藥是萬能的想法,一邊吃藥,一邊“放縱”。高血壓作為一種複雜性疾病,其控制途徑多樣而且需要通力合作,不能偏廢。藥物的療效只能對高血壓的控制起到一部分作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藥物的輔助,才是控制高血壓的正確方式。

    5、一直吃藥會有耐藥

    目前控制高血壓的藥物是不會產生耐藥性的,早期服藥,早期治療,其帶來的好處將會大幅度介紹以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另外,多囉嗦一些無關的話。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幹,因此我始終倡導大家一定要正是高血壓等慢性病,積極就醫,遵循醫囑才是正解。而且現在這些常見的慢性病都形成了標準的臨床治療方法,基本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者二級醫院都可以搞定。說白了,咱們老百姓獲得這些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方便性都大大增加。因此,早期發現,早期就診,我的這些誤區指導加上醫生的加持,相信定可以給您健康帶來裨益。

  • 8 # 問上醫

    錯誤1:高血壓沒有症狀就不需要治療。

    高血壓指的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確切的講它說的是血液的一種狀態。就像一直有高壓槍衝擊牆壁會壞一樣,血管壁日積月累承受著血液的巨大沖擊就會受到損傷。

    尤其是心、腦、眼、腎等重要器官,長期高血壓造成的血管損傷會使人出現心臟病、中風、視力損壞、腎功能衰退等併發症。

    所以,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控制好血壓,目的是避免嚴重的長期併發症。

    錯誤2:血壓控制住了就能停藥

    大多數高血壓都是原發性的高血壓,找不到到引起高血壓的原因。 用藥物控制住了高血壓,只能說是治療了標,並沒有治本,根本原因不能清除。

    所以,一旦停藥血壓還會再次升上來,因此不能擅自停藥。

    錯誤3:血壓降的越快越好

    很多人覺得能迅速把血壓降下去的藥是好藥,效果好!到醫院看醫生如果醫生不能馬上把藥降下去就是他的水平不行。這種認知是很危險的。

    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就像從滾水裡撈出來的東西放到冰水裡會變脆一樣。血液系統從一個高壓狀態驟然切換到低壓狀態可能會很危險,而高血壓患者血管的彈性和調節能力本身就比一般人差,大幅度波動造成的危害比高血壓本身還要大。

    所以,降壓需要逐步平緩的進行,短期降壓幅度不宜過大。

    錯誤4:高血壓用幾個療程就能根治

    許多保健品會出現這樣的宣傳:“幾個療程徹底治癒高血壓”。首先明確一點,所謂的療程是針對致病的原因來講的,比如幾個療程能徹底消滅XX細菌。而高血壓是血液的一種狀態,需要持續的長時間控制,臨床上並沒有針對高血壓的“療程”。

    其次,只有極少數由其他原因如早期主動脈縮窄等導致的高血壓,可以在擴張主動脈後使血壓降下來,徹底治癒。而絕大多數高血壓致病原因不明,無法徹底消除病因、所以根本不能根治。

    所以,不要迷信所謂的根治高血壓偏方,還是要遵照醫囑正規治療。

    錯誤5:高血壓只吃藥就好了

    飲食、運動、睡眠、心情都會影響血壓。

    飲食方面,鹽會提高血壓、不僅要控制食用鹽的量還要控制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隱形鹽,看看食品成分表上的“鈉”含量有多少,少吃含鈉多的食品。另外,高脂飲食可能提高血脂、形成斑塊,妨礙血液流動,血液受的阻力越大血壓就越高,所以注意低脂飲食。

    運動有助於提高整體健康水平和控制體重,而這對改善血壓狀況很有好處。建議堅持每天散步半個小時左右,如果不能每天一週也至少進行150分鐘以上的鍛鍊。

    生氣、情緒波動大會讓血壓飆升。這點不用多解釋。高血壓的人一定要盡力保持心態平和、不要過於激動。

    睡眠不足,會擾亂身體的節奏,影響內分泌和迴圈與系統,進而影響到血壓調節。成年人每天保持7-9個小時的睡眠。

    所以,在用藥之外還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 9 # 遼瀋名醫

    高血壓患者的常見誤區有很多,比如吃藥的問題。

    很多高血壓患者覺得高血壓長期吃藥不好,或者認為長期吃西藥不好,擔心“一吃就停不下來”,藥物有副作用……這些觀念,其實都是不正確的。

    高血壓本身就會對人體的心、腦、腎臟造成損傷,超過半年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就可能出現尿蛋白、心臟增大以及腦部損傷。所以,一旦確診為高血壓,應及時服藥。

    血壓早達標,患者早受益

    張豔教授表示,高血壓有分級。對於輕度的高血壓,高壓150以內,低壓90左右,可以服用一些中藥類的降壓藥,包括大家經常用的牛黃降壓丸,清腦降壓片等。但如果高壓超過160,低壓超過100,還是建議用一些西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控制血壓以後再減量。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早達標早受益”。“高壓130,低壓80”是最理想血壓範圍。

    高血壓的飲食,清淡為主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少吃鹹的,包括油炸食品。因為高血壓是動脈硬化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避免過飽。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吃一點芹菜,香蕉,這兩類食物都有降血壓的作用。

    最後,張豔教授強調說,門診經常能見到高血壓患者不敢吃藥,擔心一吃了就停不下來,服用高血壓藥的依從性特別低,但還是建議患者到醫院看一看,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用藥,使血壓儘早達標。

    專家支援:張豔

    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遼寧省名中醫、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現任中國醫師學會心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評審專家、遼寧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出診時間:週一到週四上午 出診地點: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門診35診室
  • 10 # 餘千蘭

    網友:醫生,我24歲,兩邊太陽穴偶爾痛,去醫院檢查說我有高血壓!做了一些相關檢查又沒有發現哪裡異常!該怎麼治療,另外老是心裡緊張,不知道怎麼回事?

    回覆:最重要的是明確太陽穴偶爾痛的原因:休息不好?鼻炎?壓力大?緊張?高血壓?......

    網友:在醫院住了一個禮拜院,就是查血壓原因,但沒有查到。

    回覆:你好,高血壓查不到原因就是原發性高血壓。確診了就降壓治療。確診為高血壓和高血壓查原因是兩回事,高血壓查原因是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網友:你好醫生,以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這裡的醫生也說是原發性的。

    回覆:好的,建議聽醫生的。

    上面網友患者對高血壓認識有一些常見的誤區

    1,高血壓沒檢查出原因就不好!

    30歲以前發現高血壓要進行繼發性高血壓的排查,但並不等於一定是繼發性高血壓,必竟繼發性高血壓是少數,原發性高血壓佔多數,在進行繼發性高血壓檢查前,心裡要有個底,原發性高血壓可能性大(即使你花了好多錢檢查)。繼發性高血壓有時對身體損害比原發性高血壓還大,所以繼發性高血壓不一定比原發性高血壓就好多少!

    2,認為年輕就不患高血壓!

    24歲嗎?還有10多歲的!就看你身體調節血壓的能力若是遺傳,那就是天生運動氣不佳,若是不良生活習慣和心態誘發高血壓那就趕緊治療調理。降好血壓還是一樣能快樂的生活的。

    3,誤把肥胖、高脂血症、酗酒、抽菸、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心態等等因素認為高血壓的原因

    上述因素只是高血壓的誘發因素或加重因素,不一定是高血壓原因,原發性高血壓原因至今不清楚!所以,上述不良因素長期不糾正,把身體調節血壓能力損害後,去除上面的誘發因素只能說能減少高血壓的損害,增強降壓藥物的效果,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去除上述因素高血壓並不能斷根,這就是仍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的原因。所以,從小培養科學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態才最重要。

    4,不聽專業醫生的安排,自己緊張得不得了,要是沒有看醫生緊張擔心病情可以理解,網友已經住院一週了,各方面問題檢查正常,放心治療,還擔心什麼呢?

    5,血壓波動,只追求特效降壓藥,不找其他原因

    血壓波動。不運動,不改善生活方式,不改變負能量心態,降壓藥效果是不好的,即使降壓藥能控制好一段時間,但以後降壓藥物效果就理想了。

    6,焦慮、抑鬱的患者,血壓稍有波動,就把降血壓藥當救命藥似的,素不知,治療焦慮、抗抑鬱才是主要方向。做任何事情、解決任何事情,方向錯了,不但效果不好,害處也非常的危險。

  • 11 #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是中老年最常見的疾患之一,目前低齡化高血壓發病的機率也越來越大,雖然大家都知道高血壓不好,對身體特別是心血管系統有不良影響,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對高血壓的控制和管理又有很多的誤區,今天就來和大家隨便談幾個。

    2. 高血壓堅持服藥就夠了,不用改變生活習慣

    有些高血壓患者,能夠做到堅持服用藥物,但覺得服用藥物控制就萬事大吉了,這種做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生活方式的干預,與堅持服藥控制血壓同樣重要,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血管的老化等問題,血壓的控制會越來越困難,因此,在發現自己高血壓開始,就應當注意飲食生活的調節,做到低鹽飲食,控制體重,戒菸限酒、適度運動,心態平和,這些方面對於血壓的平穩控制,與堅持合理的應用藥物更加重要。

    3. 高血壓鍛鍊身體就夠了,可以不用服藥

    這是另一個極端的做法,堅持使勁鍛鍊身體,認為能把血壓鍛鍊下去。對於某些情況,特別是中青年人,單純舒張壓高或邊緣高血壓的情況,透過身體的適度鍛鍊,控制好體重,是有可能將血壓恢復正常的,這種情況,當然也可以不用服藥,但大多數情況下,單純靠體育鍛煉,是無法控制好血壓平穩的。不但如此,高血壓病人,還應在鍛鍊時避開自己的血壓高峰期,以免發生心血管風險。

    4. 服用兩種藥物比服用一種藥物風險大

    降壓藥的合理聯用,對於僅服用一種藥物難以控制的高血壓,能夠有效的起到協同降壓的作用,而合理的搭配甚至還能夠相互抵消藥物的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因此,對於服用兩種或更多種的降壓藥控制血壓,大可不必擔心或牴觸。舉個例子,如服用沙坦類類藥物無法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可以加服噻嗪類的利尿劑,這兩個藥物合用,能加強降壓作用,同時沙坦類藥物有可能引發高鉀血癥,而噻嗪類藥物可能引發低鉀血癥,這兩個副作用有可相對的抵消。

    5. 長期服用降壓藥物會導致血管變硬

    這是一個謠言,真相是,如果合理的服用藥物,能夠控制好血壓,身體又未出現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的情況下,應當堅持服用降血壓藥物控制血壓,堅持服藥不會使血管變硬,而長期不控制高血壓,才會加快血管的硬化,導致動脈粥硬化性心血管問題的發生。

  • 12 # 爆炸營養課堂

    由於高血壓的發病率非常高,現在它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慢性病了,甚至是家喻戶曉了。而大家知道關於高血壓越多的理念,就是患了高血壓之後,就不要吃鹽了,這樣才可以剛好的控制病情,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高血壓患者到底要不要吃鹽?

    鹽在一定意義上面是患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但並不是說只有食用了大量的鹽之後,才會患上高血壓。對於大多數疾病來說,都是可以獨立存在的,即使是高血壓這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一樣。

    食鹽只是需要我們控制的一方面,尤其是對於中國是食鹽大國的人們來說,鹽需要嚴格控制的。但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就不去食用鹽了,如果你在做飯菜的時候不放鹽,你也會放入其它的一些調味品,讓菜餚的味道適合自己的口味。

    這些調味品雖然本質是不是食鹽,可大家不要忘了,裡面卻含有大量的鈉成分,它是食鹽裡面最多的成分,這樣做也等於食用了不少的鹽。另外,還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夏天因為天氣熱的原因,體內會隨著汗液流失一部分鈉,讓你出現頭暈等不適的反應。

    所以,完全不吃鹽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學會控制食鹽的量以及掌握好控鹽的辦法才是最好的。

    需要改變飲食習慣的只是高血壓成員?

    一個家庭之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患有高血壓,除了有遺傳的原因。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在後天的因素,才患上這種慢性病。但好在的是,透過日常合理的飲食習慣就可以穩定好體內的血壓水平。

    這個時候有的家庭就覺得這只是各人的事情,跟其它家裡的成員沒有關係。但實際上,不管是患了什麼樣的疾病,都需要家人的鼓勵與支援,尤其是在飲食上面,要陪同患者一起改善飲食。

    這樣在全家人都這樣執行的環境之下,患者的病情也會有很大程度的好轉,於自己於家人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身體健康就沒問題?

    在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當中,都不能夠做到天天測量自己的血壓,認為自己沒有什麼不適的症狀,說明血壓就不會高。

    事實上,即使是不是高血壓的患者,在最開始的時候,身體的表現也不是很明顯。也就是說,在臨床上患高血壓的人群之中,也只有一半左右的人群是知道自己患高血壓的。

    因此,這就需要高血壓患者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不要讓它這種沉默的殺手,更加嚴重的損害我們的血管、心臟等,甚至是威脅到壽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星真的不需要那麼高的學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