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家橡樹1972

    圖片上兩型動力系統是“冷戰”期間也是現在北約應用的最為廣泛的兩型動力系統,圖一是德國“豹2”坦克使用的 MB 873ka-501型柴油機,圖二是正在吊裝的 美國M1a1坦克的 多燃料AGT-1500型燃氣輪機,它們是功率都是1103千瓦/1500馬力。這兩張圖片是 蘇聯T64坦克使用的5TPD柴油機,功率551千瓦/750馬力和T80坦克使用的GTD-1000型多燃料燃氣輪機724千瓦/1000馬力。當然還有T72坦克使用的B46柴油機,574千瓦/780馬力。

    從簡單數字對比當中就能看出 蘇聯坦克發動機的功率與德美坦克的功率相比差了一大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首先是 蘇聯坦克的戰鬥重量大大低於北約坦克T64/T72/T80坦克的重量分別是38噸(T64BV型42噸)、41噸、43噸,而豹2坦克55噸、M1a1坦克達到了駭人的59噸(它倆的最新型都超過了62噸,甚至更重)!由於蘇聯坦克在戰鬥全重上普遍比北約坦克輕10噸以上,所以發動機功率不需要那麼大,以自己實際需要研製(但是型號過於繁雜,不利於勤務)發動機,這裡有個問題需要說明,不是說發動機功率越大對坦克越有好處(跑的快),坦克要是形成了“大馬拉小車”的狀況,那麼對於坦克懸掛行走系統影響很大的,不需要多長時間,整個系統在高速執行的機械磨損下就報廢了!所以坦克要有適合自己的動力包。美國冷戰宣傳畫→美軍與蘇軍在冰天雪地裡肉搏,不知道那個大胸妹在裡面是什麼鬼

    那麼,為什麼蘇聯坦克要比北約坦克輕了這麼多?原因還是與 北約、華約的作戰思想有關聯。冷戰期間,蘇聯根據衛國戰爭的經驗制定 大縱深突擊 的陸戰理論,就是由巨量的坦克裝甲車輛組成的鋼鐵洪流,在航空兵的掩護下不斷的突擊西歐,力求在一個月或者多一點的時間,在美軍沒有充分介入歐戰的時間內佔領整個西歐,順便說一句,美國為啥保持了200多架C5銀河運輸機?就是在歐戰突然爆發的時候,三四天內緊急空運一個裝甲師的M1坦克,一架C5可以運兩輛!蘇聯基於這樣的作戰思想,這就要求坦克在設計上:略簡單維護、保養量小,操縱方便、重量要輕,這樣才能機動靈活,場地適應能力強,不要奢望藉助西歐的高速公路網、橋樑,這些在戰時都會被摧毀的,另外西歐的戰場環境不是一馬平川,有易北河、萊茵河、多瑙河,還有阿爾卑斯山…等這些天然屏障,高速突擊談何容易?所以坦克減重是必然的!還有就是蘇聯認為歐洲爆發一輛坦克到了激烈戰場,存活時間也就一小時,沒必要浪費材料,就一簡單的大量消耗品。

    而北約的作戰思想恰恰與蘇聯相反,由於西歐戰場縱深淺,背後就是 大西洋!在有核戰爭條件下,如果陸戰失敗將不會有第二次 敦刻爾克撤退和諾曼底登陸!所以必須死守,在應對蘇聯華約的鋼鐵洪流來襲上, 坦克設計必須先進!力求早發現,精準打擊、對人員的保護上做到當時最好,坦克打壞了車組還在,可以換乘,這樣才能保證車組在配合上沒有不協調性。高檔坦克裝置多了,比如:北約坦克大部分使用 液壓助力駕駛系統,也就是我們說的 方向盤開車,而不是蘇聯坦克那樣的操縱桿,液壓助力屬高檔裝置。還要保持坦克車組的安全,駕駛舒適(空調就是戰鬥力)這勢必要增加坦克重量和體積,歐美坦克體積普遍大於蘇聯坦克,重灌重甲是北約坦克的設計特點,要求在歐洲爆發的時候 最好以一抵三。M1a1坦克與T72m合影

    從上面簡述的蘇聯/歐美坦克的設計特點和戰爭要求考慮,蘇聯在坦克設計上講求的是 輕、小、快,既然是這樣也就沒必要給坦克裝大功率發動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學習舞蹈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