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讀G先生

    培養看書興趣的4點建議:

    1、一開始讀書,要讀你感興趣的,而不是你認為應該讀的。你可以閱讀雜書、網站文章、烹飪書,或者兒童書籍等等,只要你享受其中,一切能幫你鍛鍊閱讀興趣的內容都可以。太拘泥於閱讀的內容只會阻礙你培養閱讀習慣。

    2、保持閱讀內容的新鮮感,從而保持自己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比方說,如果你通常讀的是虛構類,那就再試試非虛構類。這樣可以保持閱讀的新鮮感,你繼續閱讀的可能性提高了,而且還可能找到新喜歡的作者和主題,這會保持你的閱讀熱情。

    3、提高閱讀效率,減少阻力。讀書的過程中,如果速度慢、讀不懂、記不住,那很難有讀書的動力。書籍太厚的壓力、讀不懂的壓力、沒有讀書的興趣等一些情況會嚴重消耗我們的精力和讀書的意願。所以效率也很重要,對此,要改變傳統逐字逐句的閱讀方法,學會快速閱讀法。比如我自己,之前一個月可能還讀不到一本書,但透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學習掌握了快速閱讀的能力之後,能夠每分鐘閱讀兩三千字,再加上養成了早起讀書的習慣,一個月能用業餘時間輕鬆閱讀十多本書。

    4、無法享受的書就丟掉它。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對同一本書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書適合年輕的時候讀,而有些書則需要你有了一定的閱歷之後才能讀得進去。如果你在瀏覽了書籍的一些內容之後,它還是無法吸引你的話,說明你暫時可能還享受不了這本書,就不必死抓著它不放,探索選擇其他讀物吧。

    5、換種方式。如果實在不想看,可以試試聽書(但不是所有書籍都有音訊版本)。

    培養看書習慣的方法:

    要想形成讀書的習慣,興趣是一方面,另外也要給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書面的形式),詳細的計劃可以讓你更好地落實和堅持。

    首先,要羅列出自己近期(一個月、一年)要讀的書單。剛開始的時候,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籍,不然你很難堅持讀下去。

    然後,規劃一下自己的時間,每天讀多少,什麼時候讀,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比如,每天花費1.5小時的時間來讀書,早上七點起床,讀某某書籍半小時;晚上十一點睡前讀某某書籍一小時等等。

    其三,記錄會影響你完成計劃的因素,然後找方法有針對性地克服這些困難、誘惑、影響。比如透過的你實踐、觀察發現,嘈雜的環境影響你,那你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讀書;手機、電視的誘惑,那你就在讀書前關閉手機和電視……

  • 2 # 電影鏡頭讀名著

    現在的人,工作忙,壓力大,每天都為生活奔波,為孩子忙碌,為家庭掙幸福。相對於這些事情,讀書看起來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職場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汲取知識,所以能保持一個每天讀書的好習慣還是很好的。那如果才能做到呢?

    第一,選書。想要好好讀書,就得先知道自己喜歡讀什麼書。只有面對自己喜歡的書籍的時候,你才會有興趣,花費時間讀下去。所以,先要選對書,選好自己喜歡的書,不能外面流行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別人看什麼書,你就看什麼書,這樣隨大流的讀書方式,永遠也沒效果。

    第二,選好了書,要強制打卡時間。比如每天制定計劃花費時間兩小時在讀書上。這個時間如何劃分出來呢?你可以在上班途中的地鐵上,也可以在中午的午休時間,或者晚上睡覺前,總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每天完成打卡的用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基本都是把習慣變成本能開始的。每天強制如此,直到有天發現,你今天沒讀書,突然覺得內心焦慮不安,或者說,一日不讀書,就覺得自己面目可憎,這個時候你就把讀書變成了一項用生命來貫徹的生理活動,讀書就像你吃飯和呼吸一樣自然。

    第三,讀書想要養成習慣,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讀書的興趣,這個興趣會吸引你拓展自己的視野,發現讀書的作用,讓你意識到,讀書並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活動,而是可以影響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事情。比如你開始讀書,開始只是覺得消遣,突然發現書中有個問題引發了你的興趣,可以想繼續循著這個話題研究更深入,於是你可以從這個點出發,尋找更多這方面的書。又或者說,你對一個作家的某本小說感興趣,你突然覺得可以讀完他的所有的書。開始你只是瞭解一本書,後來發現,你從瞭解一本書到了解一個人的人生。這個就是巨大的進步。

    第四,讀書最重要的習慣是動腦,是思考問題。書籍能告訴我們的知識,更多的是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激發我們更古人的對話,激發我們換種別人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卡夫卡有句名言說的好, 讀書是為了更好地提問。因此,我們只應該去讀那些會咬人的書籍。如果我們讀一本書,它卻不能在我們的腦門上猛擊一掌,使我們警醒,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它?讀了它能使我們愉快嗎?上帝啊,如果我們沒有書,那麼我們未必不愉快;但那種使我們愉快的書,在必要時我們自己都能寫得出來。我們需要的是那種讀完後能讓人感到猶如遭到一種不幸的書,這種不幸要能使我們感到非常痛苦,就像一個我們愛他勝過愛自己的人死了一樣,就像我們被驅趕到大森林裡,遠離所有人一樣,就像自殺一樣。一本書必須是一把能劈開我們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

  • 3 # 淺夏薔薇花11

    說起閱讀的重要性,恐怕沒有哪個時代能與當今相比。很多人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拿起書本看不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就開始焦慮,看到別人都在進步,自己就著急。

    不要著急,這樣的狀態是可以改變的。

    剛開始讀書不要去讀那些晦澀難懂的書籍,內容難以理解,會讓你無法堅持下去,讀書應該以自己的好奇心為原點,從感興趣的地方入手。不善讀書的人,請記住“要儘量降低讀書的門檻”。等徹底讀完、讀懂一本書後,再逐漸提高水準和難度。這樣做能夠維持讀書的熱情,使其成為開始閱讀下一本書的誘因。待積累了足夠的充實感,再嘗試邁上下一級臺階。像登山一樣,要逐漸提高目標。

    讓不愛讀書的人成為讀書體質的關鍵,完全在於從好奇心出發。對於挑起好奇心的事物,就是你的“內在動機”,而讀書便是探求內在動機的一種手段。不善讀書的人往往拿到一本書必須通讀一遍才算是讀書,不要被書所困,只要去看自己感興趣的那部分就可以,不要強迫自己必須看完,只看對自己有用的,這樣的讀書才能產生愉悅感。

    另外,將自己置身於有一定緊張感的環境中,略帶強制性地迫使自己讀書,也是使讀書變為習慣的竅門。也可以去咖啡館、圖書館看書,效果很不錯。

    參加讀書會非常適合剛入門的讀書者,理由有二。一是能認識很多朋友,聽到各種各樣的意見,所以能夠讓你從多個角度重新審視一本書。二是因為,參加討論必然得先了解所要討論的書,所以不得不被迫讀書。而且,參加讀書會之所以有益,是因為能得到很多他人的觀點,然後自己再去重讀,就能發現不同於初讀時的讀法了。

    買書前確定主題,再去買書。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為契機,就能一下子變成讀書愛好者。正如梅棹忠夫先生所指出的,請務必有意識地進行以“行動”為軸、蘊含“內在動機”的讀書。以讀書為汽油,定能使你的學習引擎發動起來。

  • 4 # 梁朝月

    最近在看《高效能閱讀》,提到了怎麼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怎麼讀的下去書,喜歡上讀書, 我覺得不錯,很有用。

    想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首先給自己營造一個習慣成自然的環境。舉個例子,你坐到餐廳 本能的反應是要吃飯了,到臥室是要睡覺了,那你坐到某個位置,那就是要開始看書了。 我覺得營造讀書環境很重要,一次我週末看書,看幾頁停一下,看幾頁停一下,覺得不太舒 服,但是又不知道哪裡不舒服服,就來回找舒服的位置,站起來看,坐在沙發上看,走路看, 對著窗戶看,反正是各種找姿勢,覺得怎麼都不對,最後弄得很煩躁,仍下書,不看了。後來我就給自己營造了一個讀書時間。 這個環境包括,選擇一個你覺得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舒服的座椅,屬於你自己的特定 訊號,然後時間一到,訊號一出現,就是讀書時刻了,你可以在家裡打造圖書角落。比如餐 廳的牆上有一排書架,吃過飯以後,收抬完餐桌,搬來你喜歡的座椅,拿來書,打開臺燈, 你的讀書時間到了,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成為習慣。

    此外,住在圖書館附近或者有喜歡的書店,你能夠覺得很容易得到書,這點我覺得也很重要, 我辦理圖書證的圖書館距離我住的地方很遠,每次我想借書的時候,都百般推脫,覺得太遠 了,天熱,天冷,不想去等等各種理由不去。

    第二,選書,先從薄的書開始閱讀。 不管做什麼事情,成就感很重要,我們總是喜歡儘快看到成果,這讓我們無比的興奮,讀書 也是一樣的,如果你一上來就選擇厚厚的大部頭,怎麼也看不完,時間長了,就會煩躁,難 受,最後都不想看了,甚至覺得厭煩。因此剛開始的時候選擇薄的書,很少的時間就看完了 吸收了書中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就會很有成就感,越來越喜歡讀書。

    第三,在網上查作者的有趣經歷,這樣可以讓自己有興趣讀下去, 選好書之後,到到網上搜素一下作者的情況,採訪呀,微博呀等等,瞭解一下作者,你會覺得 有意思,對這個人寫的書產生興,想知道這個人究竟還有那些想法,帶著這樣的目的,你 會發現看書變得容易了 。

    第四,學習高效率閱讀方法。 讀書的時侯,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讀的很慢,讀完之後,是不是覺得什麼都沒得到,不知知道自 己看了什麼? 如果是這樣,你會覺得特沒有成就感。沒關係,這是讀書方法有問題,學習ー下高效率的讀 書方法就可以,你可以看《高效能閱讀》《如如何閱讀一本書》按照裡面的方法來,提高效 率和吸收能力,增強你的成就感,讓你儘可能的吸收書中的知加識。

    你有讀書的舒服環境,讀書的成就感,知識獲得感,讀書讓你覺得很有用,你會越來越喜歡 讀書,然後讀書的習慣就形成了,看不下去書的感覺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不看書你甚至會覺 得不舒服呢。

  • 5 # 九月風滿樓

    感覺分三類書。

    ① 經典,如《論語》

    可以強逼自己讀、背,慢沒關係,堅持就行,也不必非要弄懂。

    ② 工具類,如《自控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可以翻著讀,哪有意思讀哪。

    可以選自己感性趣的,沒興趣的不必強讀。

    純個人見解。

  • 6 # 泰迪抱枕

    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知識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改革開放初期,創業先驅們靠著勤勞勇敢,闖蕩江湖,打下一片財富江山。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曾執拗的認為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混起社會來遠不如那些頭腦靈光,敢闖敢拼的差等生。而近兩年,科技的迅猛發展,職場的賣力廝殺,商業精英們的創新較量,讓人們漸漸意識到,在這個時代,只有勤勞勇敢,似乎不足以支撐勃勃野心,唯有知識和智慧的加持,才能賦予一個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知識付費課程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架構起思想溝通的橋樑。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思想渡橋會非常無趣枯燥。而正是這種需要堅持才能歷久彌新的力量,讓知識獲得者有了別人無法企及的真知見解。那麼,如果我們能把讀書演化為一種習慣,便可以實現終身學習,並且不會感到為難。

    讀過一些書,有時出於興趣消遣,有時為了獲取知識資訊,但無論是為何而讀,在一開始都要幫助自己養成習慣。

    從“嬰兒學步”開始,建立讀書的微習慣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名叫作《微習慣》。作者倡導一種簡單微小的習慣養成方式。我認為用在讀書和寫作上也非常合適。

    讀書無法專注沒有耐心,讀不了兩頁就棄書而逃,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你沒有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早知道很久以前,人們並不是每天早起就必須刷牙的。這個習慣也是在牙膏普及以後,人們才慢慢養成的。那麼如果把讀書過渡為一種“必須要”“不得不”的習慣,那麼也就不會對讀書這件事如此排斥了。

    你可以按照《微習慣》裡介紹的方法,規定自己每天從微量開始。如果你讀過的書並不多,建議你在建立習慣的開始,規定自己每天讀2-3頁書。沒錯,就是2-3頁,這個要求不算高吧,就算你身體不舒服也能堅持完成。所以在一開始不要貪多,別給自己規定每天要讀兩個小時的書,那樣一旦有一天沒達到目標就很容易徹底放棄。

    如果你堅持了一段時間,覺得每天讀3頁書,已經漸漸習慣了,那麼就可以一點點的加上去,比如加到5頁或者8頁,但是一定要記得儘量保證每天都完成任務。這樣用不了多久,每天讀書的好習慣也就養成了。

    讀書之前,先了解作者和相關資訊

    現在我們一般透過朋友或是網路推薦,來讀一本新書。建議大家,無論是讀哪一類的書,如果想讓自己對書籍產生興趣,都可以在讀書之前先對作者進行了解。這樣你會對這本書充滿好奇感,然後驅使自己儘快讀完。

    比如《失蹤的總統》這本書,提前瞭解作者,克林頓和詹姆斯·帕特森。克林頓眾所周知,不用多做介紹,但是帕特森可是一位頂級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經常被翻拍成各種電影,而且他的收入甚至比J·K羅琳還要高。那麼在讀之前,你就可以先看看由作者作品翻拍成的電影,瞭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八卦。這樣一來,你就會對將要讀的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和親近感。也就更容易讀進去了。

    寫書評,回答問題

    你可以在豆瓣,簡書等寫作平臺發表一些讀書感悟或是書評,這樣一來可以打磨文筆,二來可以覆盤書中內容,最重要的是能逐漸積累粉絲,獲得讀書帶來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幫助你講讀書融入到生活中。

    在悟空問答回答問題,是養成讀書習慣的不二秘訣。挑選一些和書中內容相關的問題,比如“如何評價《圍城》這本書?”“如何做讀書筆記?”等等,然後用書中的內容,來回答空友提出的問題,用心即刻推送首頁,獲得點選率和粉絲,有了這種動力,相信你會自然而然的揮舞小皮鞭,讓自己多多讀書了。因為很快你就發現,讀書太少,很多問題都回答不了……

  • 7 # 風雅宋

    人常有這樣的痛苦,明知有益的事情,卻總不愛做。勉強做了,又不開心,反而備覺煎熬。更要命的是,成就感還沒來,自己就難以堅持下去了。愈發覺得自己墮落,不思進取,恨死自己了。對不少人而言,讀書就是這麼一種事情。

    開卷有益,讀書養人。遺憾的是,直到今天,自己還是沒有培養起讀書的好習慣。那麼,現在還有救嗎?已經上了年紀,還可能培養起讀書的習慣嗎?

    當然可能,否則,俺就不來作答了。

    首先,讀書的方式靈活多樣,切莫畫地自限。

    看紙質書是讀書,看電子書也是讀書,聽有聲書也是讀書。如果看書難以堅持,那麼,嘗試聽電子書啊。喜馬拉雅、知乎live、得到等APP上有許多有聲書,可以嘗試一下。選擇朗讀專業、引人入勝的,不相信你還會走神。

    如果聽原著有困難,可以先聽講演、公開課啊。《三國演義》看不下去,聽易中天講三國就可以嘛。《論語》看不下去,聽於丹講論語總可以吧?有人可能擔心,于丹他們不靠譜,講的不可信。確實如此,不過,你現在要做的是培養讀書的興趣,如果於丹們能引導你去讀論語,讀莊子,那麼,繼而讀楊伯峻《論語譯註》,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等,就十分完美了嘛。

    [風雅君的詞學啟蒙書,本科時這本書聽了兩遍,王兆鵬先生講課幽默風趣,見解深刻,非常迷人]

    中國大學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和ted等的課程極多,可供選擇。

    如果覺得知識性的閱讀,難以讓你集中精神,可以嘗試聽文學作品啊,聽評書,聽情景劇。單田芳、劉蘭芳、袁闊成等人的評書特有意思。BBC和國內很多電臺都有情景劇演播,網上可以下載,可嘗試聽下。

    其次,不要盲目誇大讀書的重要性,不要強迫自己讀書。

    讀書益處多多,愛好閱讀最好,不喜歡也未必就是壞事。讀書能夠成就人,助人成長,而人的成長未必非要透過讀書。如果有別的渠道,比如看劇,與人交流等可以提升自己,未必要跟自己過不去,非培養起讀書習慣不可。

    人應該完善自己,讓自己全面發展,更應該順應自己的個性。如果不適合不喜歡讀書,大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提升自我。

    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下,讀書方式應該相應調節。上班族,就別以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了。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自己工作十分繁忙,下班後都要癱在床上了,就別再老想著讀書,給自己額外的壓力。

    [趙林先生有門公開課,叫作《基督教與西方文化》,聽完此課後,風雅君對《聖經》的理解深入了許多。]

    讀書需要充裕的時間,從容的心態,相對安靜的空間。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不要給自己設立過高的目標。目標過高,做不到只會令自己沮喪,徒增煩惱。

    時間緊張,條件有限,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放棄閱讀的嘗試嗎?

    當然不是,降低自我要求便是了。

    不要求自己每天都閱讀,但每週至少有7小時(時間長短,看個人情況)的閱讀時間。

    工作日閱讀時間少,那麼,週末時可以多看會書。上班時,無暇讀書,上班路上聽書可以吧?

    閒暇時間瑣碎,看不了大部頭著作,那麼,看短篇文集,總可以吧?

    工作繁忙,奔波在途,不便攜帶書籍,那麼,在手機上,看諸如網易蝸牛讀書等APP看書總可以吧?

    [蔣勳的這本書,風雅君剛聽了一回,都覺得自己之前讀的三編《紅樓夢》,好像白讀了,因此,重新買了原著,等聽完蔣勳書後,再看兩遍原著]

    最後,談下培養閱讀習慣的方法:

    0.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

    比如,上班族,可以聽書為主,看書為輔。

    0.選擇喜歡的書籍。

    最好是自己喜歡的,也可是能夠提高自己的書籍。

    如果不知興趣所在,可以根據所學專業,或從事的行業,進行相關領域的閱讀嘗試。

    0.經過摸索後,設定固定的閱讀時間。

    【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是風雅君認真聽過的第一本英文小說】

    習慣,就是重複,重複的最好方法是,固定時間。每天,或者每週都留出固定的閱讀時間,對讀書習慣的培育,大有幫助。

    我個人聽英語已近六年了,剛開始時是為了考四六級,後來因為喜歡美劇和聖經,現在已經成了習慣,幾乎每天不聽,都覺得少了些什麼,反而不習慣。每天早起後,走路時,基本上多半在聽英語,聽電子書。

    0.記錄學習軌跡,肯定自己的努力和進步。

    很多朋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善始而不能堅持,多因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覺得沒有效果,沒有成就感,沒能形成正向激勵。久而久之,鬆弛懈怠,以致放棄。

    以我自己為例,之前聽英語用mp3和多種音樂播放器,後來發現酷狗音樂會記錄自己聽的時間,就專用酷狗聽英語了,沒看到上年時間的增加,都非常有成就感。經常為了達到某個數值,我會多聽一段時間。

    最好能夠每天記錄所學,把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簡要記錄,不時回顧翻閱,看到自己的努力,堅持起來就要容易多了。

    0.多思考,舉一反三,記錄心得感想。

    學而不思則罔,如果僅僅滿足於資訊的輸入,而不輸出,不動腦思考,讀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這是風雅君聽《老友記》NIV《聖經》專用手機播放器。近六年來聽英語的時間,應該是上面數字的三倍以上]

    開始時,不必要求成文,只鱗半爪,吉光片羽,皆自記錄收藏,這些都是自己的財富,也是自己前進途中的路標。

    0.與親友一起學習,互相監督。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獨學而吾友,則更容易中輟。與好友一起學習,交流心得感想,甚至設下“賭注”,不難堅持者,須繳納罰金。達到目標,超額完成者,則有獎勵。

    這種方法,在培養習慣的初期,頗有效果。俺是透過培養監督,違反了便繳罰款的方式,基本上改掉了說髒話的習慣。

    相信透過以上方式,堅持一個月,就有明顯的成效。

    希望大家都能培養出讀書習慣來,祝大家讀書愉快!

  • 8 # 滿眼是你

    讀書讀不下去,我是選擇看小說。我個人喜歡東野圭吾的小說,能讓你讀得下去不費勁。慢慢的,你有了看書的專注性,看書就不會讀不下去。不要勉強自己看看不下去的。浪費時間,還會厭倦。

  • 9 # 在下千城

    怎麼樣養成堅持閱讀的好習慣,如果將這個問題進行拆分,其實就兩步:開始讀書+堅持閱讀。“開始讀書”這一步並不難,每個人都會開啟書看上幾頁,但99%的人卻無法做到“堅持閱讀”,簡單點說就是“看不下去”。

    所以,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就需要克服一個核心難點:看不下去的時候怎麼能讓自己繼續看下去。我這有三個親測有效而且還能帶來超級快感的好方法,會讓你慾火焚身般愛上讀書。(全文1200字,閱讀時長約2分鐘)

    第一,看不下去就手抄書籍內容

    這一步聽起來很傻,看都看不下去竟然還要抄筆記。但我想說:你先抄一段試試,再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也是我不經意間發現的一個非常有效的竅門。

    因為手抄筆記完全是一個機械化不經過大腦的動作,不像讀書那樣費神、耗費精力,這就降低了讀書的“痛苦感”。

    而且,手抄的動作就跟冬天啟動汽車需要預熱一會一樣,讓自己在正式進入“讀書+筆記”前先預熱一下。或者,就和我們飯前吃點山楂、小點心等開胃菜一樣,讓自己先有食慾,再開始吃大餐。

    所以,看不下去的時候就抄一點筆記,三五分鐘的時間,你就重新獲得了繼續讀書的“食慾”了。光說不練假把式,自己動手抄一抄便知是否有效了。

    第二,看不下去就大聲讀出來你有沒有發現過一個現象,為什麼小學、中學的時候都有早自習,全校同學都在大聲朗讀課文、背誦英語。但為什麼我們成年以後卻好像沒人這麼幹了呢?那是這種方法難道在成年後就自動失效了?答案:當然不是。

    大聲朗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激勵和心理暗示,能夠提升你的自信心。就好比小時候晚上一個人走夜路,為了不讓自己害怕就大聲自說自話一樣。

    而當我們讀書讀不下去的時候,就是你在“書”面前沒有了自信心,感覺“書”過於強大,自己實在是讀不下去,想逃避。

    這個時候,只要大聲讀出來,嚇一嚇“書”,也給自己提升下信心,讓自己不再逃避,而是勇敢地讀下去,效果馬上就不一樣了。光說不練假把式,自己讀一讀便知是否有效了。

    第三,撕幾頁書,就願意讀了心理學裡有一個現象:“損失厭惡”。同樣撿到100塊錢和丟了100塊錢,你會發現丟掉100塊錢帶來的痛苦感要大於撿到100塊錢帶來的幸福感,這就是損失厭惡。我相信你肯定從來都沒有撕過你買的書,你肯定是心疼的連在書上做筆記、塗塗抹抹都捨不得。但是,你在心疼什麼呢?你在害怕什麼呢?

    你其實害怕失去,失去一本精美全新、絕彩經綸的書籍,害怕失去一本嶄新如初、散發書香的書籍。那就充分利用你的這種心理吧,撕掉幾頁書籍,你會發現你的胸口都在痛、心彷彿都在滴血。

    而因為損失厭惡,你一定會倍加珍惜沒被撕掉的書籍,如飢似渴的閱讀下去。而且還會仔細的把撕掉的這幾頁來回反覆的看幾遍,甚至都能背誦下來,因為它們永遠不能再封裝回書裡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閱讀高手往往是讀完一頁就撕掉一頁,讀完一本就撕完一本了,撕的越多、讀的就越高效。光說不練假把式,自己撕一撕便知是否有效了。

    溫馨提示:以上三個方法請慎入,因為這會給你帶來無限的“閱讀快感”,以後要是發瘋式的一年讀了300本書,可不要怪我。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 10 # 熱帶雨林的午後

    介紹一個幫助自己容易入門的讀書辦法。

    ——少吃多餐讀書法。把讀書時間規定在10分鐘,最長20分鐘之內。短時間內,期望值不高,會降低心理阻抗。讀過了,收穫多少算多少,沒讀懂也別自責,沒記住也別失望,接受自己的狀態。反覆用10分鐘去看書,看的次數多了,混了個面熟,會發現讀書容易多了。

    還有一個經典辦法:看書看不進,那就抄書背書!

    要論改善學習的方法,常常還是要利用已有的經驗。

    學習這件事,有巧辦法。但是,往往還是笨辦法管用。

    抄書、背書就是其中最管用的笨辦法。

    抄書背書,首先幫助集中了注意力。沒有注意力,什麼都白費。讀不下去,關鍵是注意力失效的結果。

    此外,抄書背書,調動了多種感官活動,刺激了人腦中多種功能的腦區參加活動,提高了腦處理的效率。

    還有,抄書背書做到了精細準確的讀書、學習。平時讀過、看過的東西,當抄書背書時,會發現自己遺漏了很多資訊,過去的理解停留在表層,往往沒有注意到文章還有深意,粗看時的一垧平地,原來竟然層巒疊嶂。

    抄書背書屬於學習的基本方法之列。即使是學中高人,這方法也是被廣為採用。用起來根本不必自卑,也不必另尋捷徑,擔心這樣看得慢,浪費時間。反覆在學習的門前徘徊,不得其門而入,怎麼比得上一級一級爬上臺階,讓自己高出地面一截的努力呢?

    這裡說兩個抄書的典型。

    明代的張溥,自幼愛學,讀書必須手抄,抄完朗誦一遍,然後燒掉,再抄,超過六七遍才放手。(《明史·張溥傳》)

    清代有位葉奕繩,下透了又抄又背的功夫。他和我們一樣,覺得自己天資不高,所以讀書覺得遇到好的地方,就抄到紙上,朗誦過十幾遍,再貼到牆上,每天超過十幾段,少的時候也有六七段,然後散步,邊走邊記,記到一字不差方肯罷休。牆上貼滿了,就把貼在最前面的拿下來放到筐裡,接著貼,一年能抄過三千多段。

    這樣幹還能不長學問嗎?有時他也羨慕人家泛覽不抄的人效率高,自己也有樣學樣,可是幾天下來覺得沒學到啥,腹內空虛。然後呢,還是認為自己這方法好,雖然讀得不多,但收穫卻是實實實在在。(《邇語》)

    所以,抄書背書,除了幫助集中注意力,也是有效學習的好辦法。

    讀書有方法,學習無捷徑。過去我們學習了很多如何學習的方法,前人、名人、文人學習的經驗。後來,有西方傳來的《學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給我們講清了學習的原理。如果有條件,可以看看這些書介紹的原理,從更多的途徑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辦法。

  • 11 # 老李有刀

    不同類別的書可以用不同的載體來看,比方說這兩年很熱的聽書這種形式就適合一些方法論指導的書,像經管類的圖書。而長篇流行小說就適合在電子書平臺上閱讀。而一些經典類圖書還是要紙質閱讀,那種翻書的“緩慢”,同經典圖書具有的時間性相搭,會營造出一種閱讀的空間和氣氛。

    閱讀載體的不同,其實也涉及到不同型別圖書閱讀方法的不同。對於方法類實用性高的圖書,就是提綱挈領,找到實質核心。對於流行小說讀物放鬆為止地閱讀。而經典類的人文社科圖書具有閱讀門檻,就要沉下心來閱讀。

    題主所說的看不下去的圖書,很可能就是具有一定門檻的圖書,那就需要硬著頭皮讀,並且找到一些輔助材料,像導讀等來幫助閱讀,讀上一段時間後,閱讀就會流暢很多。也可以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間歇,換上一些可讀性更高的讀物“換換口味”。當然,你要獲得一些更深的閱讀感受,這種經典讀物是一定要讀的。

  • 12 # 錢淮

    讀書其實分倆種,一種帶有目的,一種帶著興趣。二者無分對錯,有時還共生共存。

    帶有目的性讀書,自然要高大上一些

    而且能夠帶著目的讀書,收穫往往也更多。但要注意的是,你的目的性是否合適。盲目跨界閱讀,結果不言而喻。還不如跨界聽網路大牛神侃,在普及基礎的同時,小小的深入一點。

    帶著興趣讀書,才是快樂的

    但一味傻樂,看得再多也是過眼雲煙,最多開闊了眼界,僅此而已。所以孔子說的“三省吾身”可以借用下,在樂趣中思考,收穫更多。

    寓教於樂,是我推崇的

    憑著興趣讀書,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收穫。

    目的與興趣,其實就是價值觀的直觀,別刻意,彆強求,這是我讀書的基本觀點。

  • 13 # 本視角

    現在的人都是碎片時間、心浮氣躁、我說一點自己讀書的經驗:先裝樣子、讀不進去?先讀、不管進不進去、說白了先把樣子養成、當不停翻書是習慣了、看進去也就快了!然後就是獎勵自己、比如每看完一本書獎勵自己一個喜歡的禮物、看經濟、比如一杯咖啡、一段遊戲時間、或者一個自己捨不得但承受內的物件!其他大道理不說了!

  • 14 # 菲別樣溫柔

    不想看就不要去看了會起反作用,就比如讓不餓的人去吃飯。閱讀可以是隨意也可以帶有某種目的性,我是後者,我渴求豐富的精神世界豐富的知識以便今後能給予孩子正面和積極的有效指引,以此也能拓展思維,生命不息閱讀不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產房外等待的時候適合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