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尋找點燃孩子興趣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從小接觸各種不同領域的事物。很多家長擔心這樣會讓孩子偏離學術方面的學習,但無論是從短期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都會讓孩子在大學和今後的生活中受益良多。因此,父母應當讓子女多瞭解體育、藝術、音樂、舞蹈、戲劇、自然、科學,還有各種有趣的活動,這與父母自己是否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或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
開啟這個過程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帶您的子女參觀市裡和周邊地區的各種文化和教育場所。看看您所住的社群裡有哪些活動,如體育比賽、戲劇和芭蕾表演等,然後騰出時間帶您的孩子去參加。您也可以帶他們去遊湖、去水族館或博物館,帶他們瞭解古生物學、天文航天和相關歷史人物。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讓孩子儘早瞭解各方面的知識,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大腦,引起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每個星期抽出一天的時間,告訴您的小孩:“今天我可以和你一起參加任何你想參加或者的活動。你想做什麼呢?”如果您發現您的女兒總是要和您一起堆積木,那麼說明她也許對工程技術感興趣,您可以培養她的分析思維能力。如果您總是被您的兒子拉到一個顏料盒面前,那麼意思就很明確了,或許應該送他進一個美術班。
當你開始給你的孩子帶來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觀點後,更重要的是由此觀察他們的行為,找到他們的興趣點。究竟您的子女被什麼所吸引?什麼事務一直抓住了他們的心?抑或哪些東西是他們毫不關心的?例如每當音樂響起,他們就會充滿活力,還是他們特別愛看關於海底生物的書,又或是他們整天盯著探索頻道。請記下這些重要的小事,它們將會是無價的,你可以從中找到你的孩子感興趣的事,同時也可以透過這些來觀察孩子的性格,為他們找到最適合的活動。如果孩子較為羞澀和內向,一些藝術活動是會適合他們;如果你的孩子是活潑外向的,參加體育活動可以釋放他們的活力,並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當發現了你的孩子的興趣後,下一步就是將你的孩子送入興趣小組或課外班來判斷他們是否適應這項活動。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請抓住這次機會!如果他們沒有那 麼大的熱情,或者需要你來逼迫才肯堅持,那麼你就需要重新考慮了。坐下和孩子談談,列一張活動清單,讓孩子自己選一到兩件最喜歡的,並告訴他們你願意送他們去參加這些活動。家長也需要發揮想象,擴大選擇的範圍,例如野外露營,志願服務或是海外研修班等活動,特別是暑假孩子們有很多時間的時候。孩子大多不是這樣度過假期的,但家長應該開始考慮這些能讓孩子建立興趣的專案了。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家長都會在這方面感到困惑,但是讓孩子去參加一項並不是他們真正興趣的活動是毫無意義的,多年過後一定會體現出孩子缺少對此活動的熱愛。老師和大學都很清楚真正的興趣愛好和“人工”的興趣愛好的區別。同時這樣還會讓孩子失去了追尋自己夢想的時間。
在此過程中,請家長注意不要將自己的興趣強加於您的子女身上。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方向都萬分謹慎,但如果孩子培養某種興趣只是為了討好你而非孩子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這是沒有意義的;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孩子在進行活動時並不是發在內心的投入其中。學校和老師一眼便能辨識出學生表現出的真實還是偽裝的熱情,而強勢施壓的家長則可能埋沒了孩子潛在的真正興趣。父母應提供最初的動力,但一旦孩子顯示出明確的喜惡,請務必傾聽他們的想法,並讓他們在自己喜愛的領域自由探索。鼓勵孩子在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上堅持下去,但如果他們確實感到痛苦,請不要強求,不然可能會對其成長產生不良影響,讓他們產生厭惡情緒,也會貽誤他們發現真正的興趣。此外,課外活動的質量重於數量。一旦孩子參加多種活動並發現自己喜愛的專案後,請選擇至多二到三項,並透過多年培養使其精益求精。讓孩子每天投入十項活動而身心俱疲絕不是你的初衷。同樣的,學校希望找到一個投入並精通某個領域的學生,而不是在很多領域淺嘗輒止卻沒有專長的萬金油。
最後一條建議是要對孩子有耐心。有的學生很快就展示出自己的特長,也有的需要多年時間來尋找自己的真正“激情”。美國斯坦福大學青少年中心主任William Damon透過一項對12-26歲人群的研究發現,20%的受訪者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20-25%的人表示漠不關心,而高達55-60%的人仍然在探尋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建議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索方向,且不要施加壓力或某種特定期望。另一個專案研究了關於學習的三個層次,同時也提到了耐心:第一層次是“不自知的不足”,即孩子對一項任務的難度一無所知。第二層次是“自知的不足”,即孩子意識到解決問題的難度和所需要的時間。第三層次是“自知的勝任”,即孩子努力併成功克服了相應的困難。通常在第二和第三層次間有一段休眠期,在此期間很多孩子因為害怕或挫敗感而放棄了。這裡再次提醒,請對孩子進行鼓勵,但不需強迫他們繼續;相反,給他們一個重振旗鼓的機會,他們可能會自己找到解決方案,從而真正地投入這項活動。對孩子們來說,對某項興趣的發現、放棄和再發現常常是一個自然迴圈的過程。
毫無疑問,父母是幫助子女選擇合適活動的最佳人選,但這需要建立在其真正瞭解孩子個性的基礎之上,同時要花時間去傾聽孩子自己的想法。中國家長可能在為孩子選擇專長培養時感到尤其困難,但當看到孩子們在自信心、成長經歷、個人發展和領導力等能使他們受益終生的各方面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時,一定會相信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尋找點燃孩子興趣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從小接觸各種不同領域的事物。很多家長擔心這樣會讓孩子偏離學術方面的學習,但無論是從短期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樣都會讓孩子在大學和今後的生活中受益良多。因此,父母應當讓子女多瞭解體育、藝術、音樂、舞蹈、戲劇、自然、科學,還有各種有趣的活動,這與父母自己是否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或對某一方面感興趣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
開啟這個過程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帶您的子女參觀市裡和周邊地區的各種文化和教育場所。看看您所住的社群裡有哪些活動,如體育比賽、戲劇和芭蕾表演等,然後騰出時間帶您的孩子去參加。您也可以帶他們去遊湖、去水族館或博物館,帶他們瞭解古生物學、天文航天和相關歷史人物。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讓孩子儘早瞭解各方面的知識,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大腦,引起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每個星期抽出一天的時間,告訴您的小孩:“今天我可以和你一起參加任何你想參加或者的活動。你想做什麼呢?”如果您發現您的女兒總是要和您一起堆積木,那麼說明她也許對工程技術感興趣,您可以培養她的分析思維能力。如果您總是被您的兒子拉到一個顏料盒面前,那麼意思就很明確了,或許應該送他進一個美術班。
當你開始給你的孩子帶來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觀點後,更重要的是由此觀察他們的行為,找到他們的興趣點。究竟您的子女被什麼所吸引?什麼事務一直抓住了他們的心?抑或哪些東西是他們毫不關心的?例如每當音樂響起,他們就會充滿活力,還是他們特別愛看關於海底生物的書,又或是他們整天盯著探索頻道。請記下這些重要的小事,它們將會是無價的,你可以從中找到你的孩子感興趣的事,同時也可以透過這些來觀察孩子的性格,為他們找到最適合的活動。如果孩子較為羞澀和內向,一些藝術活動是會適合他們;如果你的孩子是活潑外向的,參加體育活動可以釋放他們的活力,並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當發現了你的孩子的興趣後,下一步就是將你的孩子送入興趣小組或課外班來判斷他們是否適應這項活動。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請抓住這次機會!如果他們沒有那 麼大的熱情,或者需要你來逼迫才肯堅持,那麼你就需要重新考慮了。坐下和孩子談談,列一張活動清單,讓孩子自己選一到兩件最喜歡的,並告訴他們你願意送他們去參加這些活動。家長也需要發揮想象,擴大選擇的範圍,例如野外露營,志願服務或是海外研修班等活動,特別是暑假孩子們有很多時間的時候。孩子大多不是這樣度過假期的,但家長應該開始考慮這些能讓孩子建立興趣的專案了。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家長都會在這方面感到困惑,但是讓孩子去參加一項並不是他們真正興趣的活動是毫無意義的,多年過後一定會體現出孩子缺少對此活動的熱愛。老師和大學都很清楚真正的興趣愛好和“人工”的興趣愛好的區別。同時這樣還會讓孩子失去了追尋自己夢想的時間。
在此過程中,請家長注意不要將自己的興趣強加於您的子女身上。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方向都萬分謹慎,但如果孩子培養某種興趣只是為了討好你而非孩子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這是沒有意義的;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孩子在進行活動時並不是發在內心的投入其中。學校和老師一眼便能辨識出學生表現出的真實還是偽裝的熱情,而強勢施壓的家長則可能埋沒了孩子潛在的真正興趣。父母應提供最初的動力,但一旦孩子顯示出明確的喜惡,請務必傾聽他們的想法,並讓他們在自己喜愛的領域自由探索。鼓勵孩子在具有挑戰性的活動上堅持下去,但如果他們確實感到痛苦,請不要強求,不然可能會對其成長產生不良影響,讓他們產生厭惡情緒,也會貽誤他們發現真正的興趣。此外,課外活動的質量重於數量。一旦孩子參加多種活動並發現自己喜愛的專案後,請選擇至多二到三項,並透過多年培養使其精益求精。讓孩子每天投入十項活動而身心俱疲絕不是你的初衷。同樣的,學校希望找到一個投入並精通某個領域的學生,而不是在很多領域淺嘗輒止卻沒有專長的萬金油。
最後一條建議是要對孩子有耐心。有的學生很快就展示出自己的特長,也有的需要多年時間來尋找自己的真正“激情”。美國斯坦福大學青少年中心主任William Damon透過一項對12-26歲人群的研究發現,20%的受訪者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20-25%的人表示漠不關心,而高達55-60%的人仍然在探尋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建議給孩子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索方向,且不要施加壓力或某種特定期望。另一個專案研究了關於學習的三個層次,同時也提到了耐心:第一層次是“不自知的不足”,即孩子對一項任務的難度一無所知。第二層次是“自知的不足”,即孩子意識到解決問題的難度和所需要的時間。第三層次是“自知的勝任”,即孩子努力併成功克服了相應的困難。通常在第二和第三層次間有一段休眠期,在此期間很多孩子因為害怕或挫敗感而放棄了。這裡再次提醒,請對孩子進行鼓勵,但不需強迫他們繼續;相反,給他們一個重振旗鼓的機會,他們可能會自己找到解決方案,從而真正地投入這項活動。對孩子們來說,對某項興趣的發現、放棄和再發現常常是一個自然迴圈的過程。
毫無疑問,父母是幫助子女選擇合適活動的最佳人選,但這需要建立在其真正瞭解孩子個性的基礎之上,同時要花時間去傾聽孩子自己的想法。中國家長可能在為孩子選擇專長培養時感到尤其困難,但當看到孩子們在自信心、成長經歷、個人發展和領導力等能使他們受益終生的各方面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時,一定會相信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