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買就哭
27
回覆列表
  • 1 # 生活你我他她它

    應該適當地拒絕孩子的一些要求,讓孩子明白並不是他的所有要求都能或者都應該得到滿足,以免養成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孩子想買學習用品、書籍、運動用品等,可以滿足,拒絕可以在孩子提出購買玩具、不健康的零食等的時候嘗試。拒絕時,首先要態度堅定,言語溫和;其次要給孩子耐心、充分、合理的解釋,不是爸爸媽媽任性不給你買,而是你有類似的玩具,或者這種垃圾食品你本週已經吃過兩次了,不可以吃第三次,等等。不能為拒絕而拒絕,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被拒絕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第三,孩子的要求被拒絕後肯定情緒不好,也許會哭鬧,要對孩子的情緒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接納:你的要求被拒絕了你心情不好,爸爸媽媽理解你,可以抱你一下安慰你,但是你真的不需要這個東西,你的壞情緒也不能持續太久,過一會兒等你心情好一點了我們去散步/吃飯/看書/運動吧!

  • 2 # 吼吼路飛君

    寶寶三歲啦,對外界事物產生興趣和慾望是正常的。透過正確的引導可以有效幫助寶寶性格習慣的養成。

    《圖片轉自網路》

    寶寶三歲對金錢和交換已經有概念了,寶媽可以每天給寶寶固定的零用錢,並且告訴他可以如何使用他們。

    在出去之前要訂好明確的目標,告訴寶寶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如果寶寶已經有不良的習慣,在他哭鬧的時候寶媽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妥協。可以把他先帶離鬧市區穩定寶寶的情緒,待停止哭鬧後認真傾聽寶寶的訴求並且告訴他解決方案,比如你今天的零花錢不夠買下他,你需要存幾天才可以噢,千萬不要讓他覺得哭鬧可以解決問題。

    《圖片轉自網路》

  • 3 # 帶娃的那些事

    在2歲半以後,一向聽話順從的寶寶會逐漸有了反抗的意識,我不幹,我想要,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要自己做主張,自己說了算。父母要理解寶寶的“自我意識”,對寶寶寬容一些,用充滿愛和慈祥的目光對待寶寶,跟他商量著辦,尊重他的意見,這樣會建立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如果父母仍然用命令和強制的辦法要寶寶順從,寶寶就會反抗到底,堅決不聽,各種哭鬧。

    所謂“3歲看大,7歲看老”就是說孩子在3歲時的反抗心理會在一生裡留下烙印,以後會轉變為攻擊的心態,甚至會成為復仇的心態。

    要做稱職的父母,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善待反抗期的寶寶,如果父母生氣了給寶寶一巴掌,寶寶也會在其他孩子和自己作對時給別人一巴掌。當寶寶興致勃勃的做遊戲的時候,到了該睡覺了,就要用商量的口氣,允許寶寶玩最後一次再上床,而不是馬上停下來讓寶寶難以接受。

    其實有些工作可以提前預防,比如帶寶寶去超市之前,就和寶寶講清楚,如果寶寶哭鬧,爸媽就自己回家,讓寶寶回不了家。如果表現好可以給寶寶買一件玩具,表現特別好還可以加一種好吃的作為獎勵,反覆的跟寶寶說清楚以後再出發。千萬不要等到寶寶哭鬧了才想起該買玩具了。經過教育的寶寶能得到一件玩具,他會很開心的,如果再能得到好吃的獎勵,就更明白以後要聽話,要跟爸媽合作才能得到獎勵。這樣以後寶寶就會很聽話或者很好溝通。

    對寶寶要和藹,有禮貌和體貼,用自身行為做榜樣,才能使寶寶學習,不能限制太多。有些事為什麼不能做要解釋清楚,尊重他的選擇,讓寶寶有機會做主,這樣反抗期才會平安過度,親子關係就會更加親密。

    還有一點,對寶寶哭鬧,爸媽及其他家裡人態度一定要一致。如果一個人離開了,另一個人安撫,並馬上滿足寶寶的要求,那以後寶寶就會想辦法鑽空子,繼續任性,發脾氣。

  • 4 # 漠小西育兒時間

    我家孩子今年也三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物權意識和自我意識,漸漸地開始喜歡自己做主,也願意把喜歡的東西劃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以內,希望把他們變成自己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著強烈的探索慾望,發現了新奇的東西常常挪不開腳步。

    我家孩子去超市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要求,想要這個想要那個。起初我們也常常為孩子老想買新玩具感到苦惱,後來經過實踐發現以下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很靠譜滴:

    第一,提前溝通,和孩子商量購物清單。我們現在去買東西之前會和孩子提前溝通一下今天我們大概要買什麼東西,也會問問她需要買什麼東西,讓她知道我們要採購的已經考慮到並且包括了她的東西,然後簡單地畫個購物清單(沒錯,是畫個清單,因為孩子現在還不識字)。

    第二,把購物當成一次尋寶之旅。有了清單指引,在超市我們會和孩子開啟尋寶之旅,和她一起尋找寶物,找到我們的目標。

    這樣做孩子覺得很有趣,注意力早就轉移到在高高低低的貨架上發現購物目標去了,不像以前大人買東西她在一邊沒事做,覺得煩了就吵著買玩具。而且我感覺在這種參與其中的尋找中,孩子觀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堅持原則和適時鼓勵。孩子畢竟是孩子,雖然我們的尋寶之旅她很喜歡,“違約”吵著要玩具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但有時候仍難免還被超市裡的新鮮玩意兒吸引,這時我們會花一點時間和她一起看看了解一下,具體買不買要看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

    這裡要注意的是,買不買的標準一定不是孩子哭鬧得厲不厲害,千萬別讓孩子有一哭一鬧就能得到東西的錯覺。有時候,他如果真想哭鬧一下,那就讓他釋放一下吧,不妨多給他一點時間整理情緒。

    另外,如果孩子在整個過程中表現不錯,也千萬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和誇獎呦。

    其實我想讓孩子學會花錢也是財商教育的一部分,還是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的。畢竟,這也是會陪伴他們終身的能力,而生活中這點點滴滴的小事其實也是他們學習的好機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到底有多愛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