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70828一切歸零
-
2 # 藝葉翩舟丷
就是在你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卻沒人願意聽,而且還是經常性的時候就感覺自己沒有任何存在感,也就感覺很失望,都拋棄了自己
-
3 # Jhjie
我們所遭遇過的那些失望
那些年你愛過的人,他(她)也許會提前下車,給了你所謂的傷害,後來想想那過程挺好的。至少在你最懵懂的年紀教會你愛與放手。如今你一個人撫平生活的難孤獨也能樂觀,寧可單身也不願意吧最好的自己浪費在錯誤的人身上。愛情就想開慢車,急不得,緣分自會安排相遇。哪個適合你的人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遇見愛情,也在生活中詮釋愛情,直到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嗨,你好嗎?所有寂寞的人類。說實話,這個話題曾經觸動過我的內心,讓我在暗夜當中為之苦悶過,也在Sunny下為之奔波過。其實這一生,我們會經歷很多失望,它們可能會來自任何人經歷過的任何事情。比如說,血脈相連的親人、最信任的朋友、讓你柔腸百轉的戀人,甚至是敬愛的師長或者是領導等等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也無數次的遭遇過失望,遭遇過所謂的變劫,但是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沒辦法去選擇。有時候面對上了可能真的是給你出了一個難題你到底是如何抉擇的?
我很想知道大家都有哪些這樣的故事與我分享分享,至少讓我知道在這坦途上我不是孤單的一個人,我的低語也能有人懂......。
朋友A說,還記得高考過後查出來分的那一個晚上,爺爺那個失望的眼神。6年多過去了,今天想起來,還是那麼的清晰。有失必有得如果不是這個分數怎麼會有和那個人的故事,如果不是那個分數怎麼會有現在的我。
有時候你覺得一件事情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那就不妨大膽的往前走吧,或許,驚喜就在前方的不遠處!走下去,你就能夠看的到。我覺得高考只會決定了接下來的4年你會在哪一座城市哪一個教室裡生活,但它並不能成為你繼續沉淪下去的藉口或者理由,有人就自暴自棄,可是有人依然能從陰霾中一點一點的走出來。其實社會當中能夠提供給你的機會很多,不是隻有高考這一次機會就能決定了你的終身。
朋友B說,當初懷揣著滿腔的熱情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事情,後來不僅被潑了冷水,還再一次顛覆了自己已樹立已久的價值觀,感覺好像全世界都在敵對你,開始想要不去信任任何人了,想要逃避。最後,因為自己墮落的樣子真醜,所以又決定收拾心情再一次上路。我想,報復一個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活的更好,狠狠的霸佔他的回憶,不是麼?!就想狗只會十年如一日的等待著,而貓會好好活下去來緬懷過去的人。
不要再孤單,有時候心靈的傷口好像沒有什麼特效藥它需要時間來慢慢的復原,但是如果你自己折磨自己,傷口處理不當,又怎麼能夠完好如初,所以我想告訴各位:放過自己。翻過成長日記當中那沉重的一頁,過幾年當你再回頭去讀,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跟我一起分享屬於你的故事吧,也許我不是生活的智者,可能不能給你一個立竿見影的招數讓你能夠抵禦所有的寒流,也同樣不能夠給你一個盔甲讓你能夠把自己包裹進去,但我想我會分享屬於我的故事,那些傷懷,落寞,彷徨和掙扎,它們也是我曾經感受到的。希望你們可以借於我這裡獲得一點力量,或者是共鳴,或者是有一些觸動和思考,然後翻過這一座山,努力走向前!
朋友C說,一開始你是我的秘密,我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又怕你知道卻裝作不知道。我不說,你也不說,又遠又近的距離。現在請讓我以朋友的名義繼續愛你吧......。
我常常聽到有人問我:你有疲憊的時候麼?你有困頓的時候麼?有停滯不前的時候麼?其實都有,而且我們人生當中其實最大的困難是與自己作鬥爭和自己懶惰、疲憊作鬥爭。但是那些能夠比我們走的超前的,比我們走的更遠的人其實都是能夠在這種狀態之後很快就能夠從其中走出來的人。然後無論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一直往前走,這樣的人總是比我們走的更前。
朋友D說,沒什麼失望的,因為時間會沉澱一切,那些好的不好的終會在某一個瞬間變成美好的回憶。就像此刻的我們那些大學4年的開心與不開心都將在一杯酒中變成美好的瞬間。畢業了,感謝每一個人,能在最好的年華遇見你們,真好......。
雖然青春總有散場的時候,走出校園你就會知道曾經心無塵服的和一些人成為同學和朋友。也許因為社會的侵染同學之前也有三六九等的差別,但是曾經一起在一間教室裡讀書的人,那些單純的歲月留給彼此。走出這間教室也許再也碰不上了那樣的一些人了。
很多人在青春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必須要接受生命裡註定的殘缺和難以如願的部分。接受那些被禁忌的不能夠接受光明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你無法抵達的地方,無法靠近的人,無法完整的事情,無法佔有的感情,無法修復的缺陷,無法擁有的你所喜歡的那個人的愛。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你得接受這樣的改變,接受你愛別人而別人在半路丟下你的那種情況。你得學會放下,然後從其中走出來。
人生可能你會走一段彎路甚至是停滯不前,徘徊不定,但最重要的是你能夠從其中走出來,朝前走。不管對人對事都一樣,寄託了太多的希望,難免會讓你失望。因為不是你的故事情節都會按照你的想法來的,現實不是電影,你也不是編劇,理想總是很美好,但現實殘酷。也許失望攢多了就真的要放棄,要離開,有些人就該是朋友吧......。放棄比擁有更舒服,這一次說好,失望攢夠了就真的要瀟灑的離開。
人是害怕告別的動物,但是如果你不毅然轉身換一段旅程,重新走,你怎麼知道不能夠走的更好呢?放下他(她),放下過往吧。生活總是兩難,有時候再多執著,再多的不肯,最終你還是不得不學會接受。從哭著控訴到笑著對待,到頭來不過就是一場隨遇而安的過程。
走了那麼久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因為我們總是要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會讓我們變得立刻深刻起來,跑步游泳期待它能讓我們一天天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能夠被回覆,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寫一個故事說一段心情期待能夠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能夠換來充實而又豐富的經歷。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的期待會如你所願,不能如願反倒是一種常態。放輕鬆,放平心態,有時候期待反而會成為現實。
精彩,豈能叫賣。
-
4 # 修行就是一場
·李 昶·
大概是人性使然,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總覺得自己一生掙扎,一生生活在一連串的失望中,而看他人,似乎總是一帆風順,春風得意,馬不停蹄地向前奔。人們在看待生活中希望與失望時,有點像不少華人看待家庭關係:“老婆都是別人家的好,兒子總是自己家的乖。”
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講,充滿了艱難和障礙。我們嘗試,我們失敗數次,有一些成功,在那基礎上再進一步高攀一點,再嘗試,我們又失敗了。失敗在他人看來,是一種身份、地位、狀態、目標、目的的未達到或失去。而失敗在自己看來,是某種希望追求、自尊的喪失,是某種價值的未實現,是某種關係的脫離,是一種對自我存在意義的否定。失敗導致我們在心態上的失望。
失望在本質上是指我們未能達到我們制定的目標或希望達到的目的;失望也可能指外界環境的不允許,或他人的行為阻止了我們去實現目標或理想。
失望與失敗相關聯,它可以是指沒有能夠達到某些合理的目標或要求。失望也可能與從一開始就設定的不合理的、過高的目標有關係,而追求這類目標是註定要失敗的。
失望中的心態是十分難過的。它不僅僅是指難受、委屈、自尊心的下落和自信心的低潮,它還指不被他人理解和誤會的可能產生。
還有讓失敗中的失望者痛心的是: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人們往往只看成功,只讚美首肯成功,而不管導致成功的手段;面對失敗,人們往往又是那樣的不寬容,而不管失敗的道德意義,即便有些人是為了捍衛正義和道德價值觀念而在生活中失敗的。
失望讓我們氣餒,失望使我們想放棄追求,失望使我們想躺下不幹了。我們由此感覺到我們付出的是那樣多,而我們得到的是那麼少,這讓我們悲觀,對前途前景提不起信心。
失望的另一核心通常是一種擴大化的現象:我們覺得在失敗中自我給否定掉了。也就是說,我們賴以生存的心理基礎受到了打擊。比如說:我在一件事上不成功,我會認為自己不行,什麼事都幹不好;我在一件人際關係上的處理不妥,我會感覺似乎我什麼關係都處不好了。
失望中會產生自我不足感,如“我幹不了”,“我幹不下去了”,一種沒有希望的感覺,“我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用的。”自我不足感讓我們可能放棄,並可能產生憂鬱的心態,而沒有希望的感覺讓我們焦慮,讓我們不願意再做努力。
失望的心態往往也可能導致自我批判意識加強,如“我算是沒努力到頭”。失望中的人經常產生狹隘的偏見,把失敗的起因歸於自己人為的努力不夠。而據筆者觀察,生活中不少失敗的起因是與當事人處事的方式沒大的直接關係。 生活中有時許多事情由不得當事人或當事人做的努力,當發生的還是要發生。
失望也與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有關係。如:“這對我是太難了一點。”“我覺得我應付不了”,人要取得一定的成功,對自我能力的評估能力是關鍵之一。如果對自己的評估太高,那麼會建立起不切實際的期待值,造成生活中難以實現目標。如果對自我能力的評估太低,那麼,那種個人無能的心態就會表現出來,體現在面對生活的責任或挑戰不能起步和做出適當反映。
失望會可能產生憤怒,尤其是當我們體驗到曾經受過不公正的對待或待遇上。這種憤怒在表面上是對不公正的迴應,實際上是體現出我們內心的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同時,憤怒往往讓我們失去判斷能力,削弱我們進一步行動的能力。
失望可能讓我們抱怨,讓我們推卸責任,讓我們指責他人,讓我們不敢正視面對自己的錯誤和應當承擔的責任。失望也因此讓我們迴避矛盾,讓我們不能從真正有意義的途徑去尋求答案和解決問題 。
失望也可能讓我們喪失對生活、對事物、對他人的興趣。嚴重的,可能患上憂鬱症。而喪失興趣本身,就削減了我們的行動能力。而這一點產生的結局,可能是很糟糕的。因為人之所以能前進,能取得一定成就,其根本就是要有對生活的興趣,否則會覺得生活無聊乏味,提不起精神,自然也談不上面對生活的挑戰,談不上克服困難,談不上取得成就了。
失望與成功或失敗相關聯。而這裡還有些更為深層的心理問題。弗洛伊德的深層心理學認為:人們有想取得成就的需要,這使不少人去拼命努力,拼命去幹。然而害怕失敗的心態也可能導致人們努力地去幹。而當我們達不到目的而失望時,人們也很難搞清我們是因為不能成功而失望,還是害怕失敗而失望,或許兩者都有。
比如一個男孩子拼命去追求一個女孩子,最後被拒絕,他自然會覺得很失敗、失望、很沒有面子。這裡人們很難判定的是他想得到那女孩子,是因為愛她得到她有一種成就感,因而他失望的是沒能得到那女孩子;還是這種失望可能不是沒能得到那女孩,而是因為丟不起面子,是因為害怕失敗而失望。
失望還可能與人性和人的心理上更深層的狀態有關。弗洛伊德曾經指出:有人是害怕成功和期待失敗。最常見的情況是:有些人本來幹得不錯,但是一旦被提升,他可能把工作搞得一團糟。有的人期待失敗,總覺得老闆要開了我,做起事來戰戰兢兢,夾手夾腳,最後耗掉老闆的或自己的耐性,要不被開,要不自己辭職。無論哪一種情況,到頭來都是失望。無論害怕成功還是期待失敗,都是屬於自我擊敗的範疇。
失望也可能讓我們退回內心深處,讓我們放棄努力,放棄與人打交道。更嚴重的是,它可能導致我們自暴自棄,讓我們不再相信他人和外部世界,嚴重的甚至會認為全世界對自己懷有敵意。那麼,當事人會對他人失去信心、仇視他人。當事人做出來的事,輕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重的可能在言行上對他人有攻擊性行為。
失望讓我們難過,讓我們委屈,讓我們憤怒,讓我們膽小,讓我們不願意承擔責任。失望讓我們否認現實。失望讓我們悲觀,失望讓我們退縮。失望讓我們自尊心打折扣和產生自卑。失望甚至讓好心受到誤會、真誠受到懷疑、正直遭到賤踏。
怎樣解決失望感?坦率地說,一下子從這種失望悲觀的心態轉出來,是不容易的。光勸當事人看問題正面樂觀一點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有一點可以相信,時間可以醫治失望和心理創傷。另外,如果覺得憂鬱、吃不好、睡不著覺,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無精打采、行動遲緩,可能就應該馬上去看醫生、檢查一下是否得了憂鬱症,尋求專家幫助。
你可以和家人朋友多談談不開心的事,心理上的壓抑,說出來會好受得多。關鍵是,不開心的事不只是帶給你失望,更重要的是你要反思一下,看從中能學到什麼,下次怎麼能做得更好些。失敗中自己應否承擔部分責任。不要輕易對自己下結論,一兩次的失敗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如果有一天,你能反思到此種程度,也算是大徹大悟了。
失望中如能多想:生活本來就是不公平,好事從來多磨,失敗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想:人生本來就是與一連串大大小小的失望失敗相關聯,個人的失望與否是與本身對生活要求完美有關。還有,據筆者的經驗,對某些事情不要太追究、太認真,自己心情反而會好些。
最後,筆者想說明一點:本文中提到的失望中產生的種種心態情緒,有許多是筆者本人在人生數次生活挫折失敗失望中慢慢體會出來的。有些人喜歡把自己打扮成幹大事的成功人士,而筆者只能說自己是一位在挫折和失誤中不斷摸索著、不斷反思自己、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去幹點小事的人。我是一個一直生活在希望和失望中的人,但不悲觀。
回覆列表
說真的每經歷過傷心有時不想再提。在我做手術當天好希望他的出現或打個電話。沒有什麼都沒有,可是自己在手術檯上想的都是他!傻傻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