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職MBADBA薛老師

    如果有一天失業了怎麼辦?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壞的年代,我們做過時代有個特徵,變化之快令人難以適應,大多數人都靠工作謀生,也隨時與失業的危險相伴。如今,房價高的離譜,房租也是水漲船高,像我們這樣每個月拿固定工資的上班族來說,真怕哪天睜開眼睛以後就被房東掃地出門,流落街頭。

    馬雲說過:以前我的生活是工作,以後我的工作就是生活。或許你風華正茂,又或許你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只要你還“苦逼”的戰鬥在工作前線,就說明你現在的生活就是工作,那麼一旦面臨失業,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走呢?

    有時候,我也會經常思考,為什麼那麼多人,每天那麼努力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的,不但沒脫貧致富,反而越來越窮呢,我們學著理財,不是為了一夜暴富,衛視為了更好的規劃我們的生活,因此,理財之前首先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對金錢做好規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三個賬戶:應急賬戶、日常開銷賬戶、投資賬戶。

    這些賬戶看似麻煩,實際上他對金錢進行了分類,從底層邏輯上,這是你對金錢的一種規劃、一種未雨綢繆。

    首先,建立應急備用金賬戶,這個賬戶主要為了應對意外、疾病、事業等突發情況,不至於生活陷入被動。一般來說,可以留出6個月開支的流動資金,應對突發情況,比如失業、意外等。

    還有就有如何領失業保險金這一塊,領失業保險金保險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必須是非自願性的失業,主動辭職就不算了。2.在事業之前,至少已經交了一年的失業保險,包含在社保裡;3.最後,失業60天內,就要去進行失業登記,同時申辦失業保險領取手續。

    失業保險金到底是多少呢?失業金的標準是,你公司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失業保險能領多長時間呢?失業保險繳費不足一年,不好意思,一分沒有。

    繳了1-4年,每滿一年,可以領1個月的失業金,繳了4年以上,超過4年的部分,每增加半年,可以多領1個月的,每次失業,領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24個月,這是為了保證你能儘快工作,而不是要靠救濟金度日。

    別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也別低估這個世界的殘酷,失業後,如果你還想繼續留在現在的城市,就請不要中斷社保,自己交一份吧未雨綢繆。

    雖說沒人想失業,但是失業來了,也不要懼怕,它只不過是我們漫長人中,一個短暫的中場休息而已。重新開始,會更美好。

  • 2 # 坐看雲起於此時

    我這樣的,就不是忽然有一天自己失業了,而是已經失業了,2014年起,三次了。人都有點麻木了。不是我不想做,也不是被失業的,都是主動失業的。我就不說如何看待失業了,只說這三次主動失業的原因吧。

    第一家,一共做了兩年半,是老家一家小企業,開始去的時候還好,公司還有些業務在做,有些同行業大廠的業務骨幹還在往這裡跳,工資也正常發,稍有推遲,一般不會超過兩個月的。到了第二年,出了幾次質量事故,業務就明顯減少了,借高利貸的人因為拿不到利息了,就開始上門了,於是,下雨又逢屋漏,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到了第二年下半年,就有四五個月、五六個月開不起工資了,人心也渙散了。第三年,就乾脆沒工資發了,一直熬到七八月間,確實熬不住了,完成了手頭的工作,辭職了。

    第二家,一共做了四個月,是一個獵頭介紹去了,在寧波,是做樂器加工的。去之前,老闆就說了也有資金困難了,也開始發不出工資了。但是有投資商進來了,一共2000多萬,絕對不會拖欠工資了。去了之後,投資商都住在廠裡的,仔細管控著每一分錢的去向;但是,老闆以前借了太多高利貸,每天催債的人擠滿了辦公室,投資商只管投入產出,不管以前舊賬,但是很多舊賬就是欠供應商的,你不付錢,原材料就回不來,最後,投資商抽款跑了。還在我們這些高管都簽了字的一個合同上做了手腳,把我們都拖進了一場無畏的官司上去了,至今都沒有了結。四個月,一分錢沒有拿到,還在吃官司,能不走人嗎?

    第三家,就是剛剛在十一走人的那一家。介紹我去的是一個老同事,十幾年前就一起共過事,公司也還行,就是這介紹人整天就在那裡佔便宜、搞手腕,一個文案搞下去,不改個十次、八次的絕不罷休,然後,還整天面子上仁義道德的,背後卻全是偷雞摸狗的勾當,把好幾個公司的大事都搞黃了,最後發展到也只能發70%工資了,乃至公司的生產許可證都被扣留了。正好有家單位說要我回來,就借坡下來了,又辭職了。回來以後,那家單位又出爾反爾,把原先的承諾都推翻了,搞得是哭笑不得、情何以堪了,就又在家坐著了。

    失業的事,經歷多了,就麻木了,但是確實是身心俱損的,無所事事的日子確實是非常不好過的,且不說經濟上的壓力,每天的空虛感、無助感、自卑感都會一陣陣襲來,沒有一顆堅強的心,還真有點支撐不住呢。

  • 3 # 滿嘴跑裝備

    1. 前言

    現代社會發展很快,早已不是當年對一家企業從一而終的時代了。

    而且,據不完全統計表明:很多小企業的生命一般只有1~2年,大企業長一點,但很多也是十多年就轟然倒下了。

    就像其他答主說的一樣,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我也經歷過大裁員,很多人一起走的那種。

    2. 推薦一部讓你重燃鬥志的電影

    當你遇到過無差別裁員之後,你就會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如下我很喜歡的一部本.阿弗萊克主演的美國製造業裁員的電影。

    如果你正在失業的當下,我非常推薦你去看。

    這部電影透過一個相當真實的故事,將不同性格的人面對失業所表現的危機處理方式以及不同的後果用很殘酷的方式拍了出來,當然你看的話也會溫暖你的心,重新給你以力量,這是一部相當被低估的電影。

    3. 工作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絕不會是全部。

    就像我們年輕的時候,曾經為了新產品上市,能連續加班不回家24小時到36小時。

    而且不會覺得累,因為工作有一部分成果是成就感本身,你會覺得你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當然不會覺得很累。

    話說回來,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如果開不下去,接下來一般就是裁員,相互耗著也不是事啊是吧。

    4. 失業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及財務結構

    當你在失業的第二個月,你會發現原本每個月準時入賬的一筆錢沒有了,為什麼不是第一個月,因為第一個月一般還有原本公司沒有發完的工資嘛...

    如果你沒有及時找到新工作,並且你也沒有太多存款的話,你就會發現你的“只靠一份工資”的財務結構實在是太脆弱了。

    而事實上,相當大一部分人,這輩子只知道上班,也只會上班,當然他們沒有錯。

    在失業後,你會覺得以前在工作中為了P大點兒的事情跟人鬧翻實在是太不值得了,假設那個跟你不對付的人在別的公司混得好了,你都不好意思請那些人幫你注意新的機會~

    5. 失業是重要的人生經驗之後就算你過得不好,那段經歷也絕對算是“獲得”

    一般說來,失業會是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大部分人的生活可能會短時間陷入一個停頓或是下沉,但是我更希望各位可以將這段經歷當成一個新的開始,漫長人生中的一個暫停,休息(break)...

    特別是如果你之前是在一家企業裡呆了很長時間的話,進入了舒適區,其實跟一般社會上的說法不一樣,我挺贊成人活在舒適區的,尤其是你活在舒適區,然後公司也蒸蒸日上,其實是挺好的良性迴圈...為什麼一定要折騰自己呢是吧?

    這種感覺就像,當一個人很有錢之後(錢不是個問題之後),這個人就會活的更從容,進入絕對的舒適區,也不太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跟人撕逼是吧。

    很多贊成人在舒適區的時候就跳出的,我看八成是招聘網站,勸人離職重找工作一定是他們重要的工作,大家可別輕易入套了...

    但是,人一旦從舒適區出來以後,再想回到以前那種如魚得水的舒適區,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請注意到我用了3個非常。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在職場裡很厲害的人,在舒適區時的公司,可能工作能有10年,但是之後的工作可能一年一換,甚至一年兩換。

    在外人看起來他也太不注重職業生涯了,我希望大家能對這種現象多一些理解,那些好公司,能讓你舒適的好公司,真的是百裡挑一的,很多小公司連工資準時發都做不到,天天喊什麼“改變世界”,這不是搞笑麼?

    而且你看本節的標題,這些職業經歷,會成為你重要的經歷,因為:即便你這些年過得不好,也算是有“獲得”的,你會認識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見識,避免踩更多的坑,說不定也能更加理解“不能只靠一份工資收入”活著的真諦,搞不好會因此財商開啟,賺到更多的錢。

    以上說了那麼多,我是希望大家能將類似這樣的經歷看成是重要的“獲得”體驗,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唯有奮勇向前,方不負此生啊,年底了,各位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刷廠是怎麼把油墨印刷到雜誌和書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