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月流火140400643
-
2 # 東山減肥哥
淺談一二
原因不容易核實了,但看起來老子姓老的可能性很高畢竟老子也稱為老聃。畢竟在中華文化的發展中,記載經常不詳細,經常丟失,而且秦朝統一天下之前包括歷史記錄文字寫法和發音等還沒統一好,留下一些歷史懸疑也是正常。
老子出生地是故陳楚國,還有說法是他們圖騰為虎,而李耳的發音本來就是老虎的意思~~~~
文明交流。
-
3 # 慈悲拔除生命苦難
老子如天上之龍,無法窺探其本來面目,叫什麼,哪裡人,活在什麼時代,幹過哪些事,都無法認真考證。可急煞了那些考證專家了。
但老子笑笑而已:你們太認真、太小兒科了啊。
因為老子留下且只留下一部智慧寶典《道德經》。去讀去悟就夠了,想那麼多沒用的做什麼?
讀道德經,照自心鏡
《道德經》版本很多,有的五千多字,還有的正好五千言。其實這都不重要,道德經的根本不會變,智慧不會變,只要你能領悟其中,就是最大的收穫。
兩千多年來,《道德經》的解讀是最多的,出的解老的書更是浩如煙海。然而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因為個人的經歷、思想、修為都不同,見識亦不同。
其實《道德經》就如一面鏡子,每個人解讀道德經,就是解讀的他自己。如果他看到的只是陰謀,那他的境界不過是陰謀。如果他看到的是智慧,那他就是智慧。境界高下,全在於心。
至於有的人認為《道德經》醜陋不堪,那對不起,跟老子沒關係,你自己照鏡子的,把自己給暴露了。如果真的讀出道的運動變化,那麼恭喜,你可以與道同在、與天地同參了。
至此,還會認為老子本人來歷很重要麼?還會認為《道德經》的時代、作者、字數、排版等問題很重要麼?
-
4 # 節度使95
李悝是李子。商鞅帶著他的書《法經》應秦孝公《求賢令》在秦國以《墾草令》掀開變法的帷幕,為秦始皇統一奠定堅實的管理基礎。
“李悝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為魏文侯到武侯時心腹之臣。李悝以為“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還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作平糴法“行之魏國,國以富強”。《法經》是李悝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作出的奠基:秦律從《法經》脫胎而成,漢律又承襲秦律。李悝的著作錄於《漢書·藝文志》有法家類《李子》三十二篇,儒家類《李克》七篇;兵權謀家《李子》十篇,也可能是李悝所作,以上三種著作早已亡佚。《水經注》和《文選·魏都賦》注都引有《李克書》,《漢書》以李悝與李克為兩人。但儒為求治是德、政並用或者說禮法並行,先秦只有儒一門而已,斷李悝與李克為一人。“有賞有罰,唯才是用”不是法家專有,是為治為用。”――《因果決策》文明的解讀
-
5 # 林屋公子
“老子”確實可能就是“李子”。雖然現在一般把“李”這個姓說是發源於上古時期大禹的法官(大理)皋陶,但並沒有多少實證。甚至在西周春秋時期還沒有“李”這個姓的人物,《史記·循吏列傳》倒是提到晉文公時期的法官李離,但也就此一見,是否真實存在不好說,李也可能只是法官(理)的意思,未必就是姓氏。但記錄春秋史最詳細的《左傳》倒是提到了“老”這個姓氏,是宋國的公族,出過司馬老佐;魯國也有老氏,出過司馬老祁;而“李”這個姓氏,最早是春秋戰國之際魏國的李克、李悝。
個人認為,“李”姓並非是什麼理官的後人,這種說法只看重兩字同音,但並沒有什麼線索。反而“李”姓很可能是“老”姓的訛誤。一方面從字形看,這兩者是非常相似的,存在抄寫錯誤的可能,今天基本沒有老氏了,應該就是化成李氏了。另一方面,老子又叫李耳,也似乎證明老和李可能通用,而且老子是楚國苦縣人,一般認為在今天河南鹿邑,鹿邑離宋國都城商丘也不遠,確實可能是遷徙到此的宋國老氏之後。
另外,李悝的著作正是《李子》,已經有一個李子了,所以再重複也不太方便。
-
6 # 另類文史
另類君閒扯兩句,姑妄言之,大家姑妄聽之,無需較真(大家小聲點,不要讓太上老君聽見:-))
關於老子的名諱,說法繁雜,另類君無意考據,這次將《東遊記》開篇部分的內容擇選如下:
李耳的母親因為吃了一個李子而懷孕,生產的地方就在李樹下面,所以就讓這個孩子姓李了,又因為懷孕六十年才把這個孩子生下來(的確時間夠長的了),所以就給孩子起名“老萊子”,這孩子懷孕60年才生產出來,所以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個白鬍子老頭了,只是這個年齡不知道如何統計,老萊子天生耳朵就像簸箕一樣,又因為在李樹下出生,所以就起名叫李耳。
現在咱們說點正經的,在古代,子是一種敬稱,意思是有所成就的人,我們現在某電視臺不是還有東方之子的欄目嗎?同一個意思,至於老子為啥不叫李子,可能是以水果給人命名顯得不尊重的緣故吧,呵呵O(∩_∩)O~
對了,《東遊記》還有個名字叫《八仙出處東遊行傳》,是記述八仙來歷的小說,讀來妙趣橫生……
-
7 # 國內ERP專題
老子並不姓老,也不以老為氏。他叫老子,是因為活得長。
司馬遷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甚至兩百多歲(《老子韓非列傳》)。
東晉葛洪的《道德經序》則說“老子生而皓首”,也就是一生下來就滿頭白髮。這當然都不可能。何況司馬遷說的那個老子,是否就是《老子》一書的作者,也不一定。
多半不是。大約春秋晚期,確實有一個人,被大家叫做“老子”,也就是“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很有智慧,就連孔子也曾向他請教。後來,他離開了中原地區,不知所終。留沒留下著作呢?可能沒留,也可能留了,但失傳,或者只留下片斷。不過即便沒有著作,言論總歸會留下一些,口口相傳。
於是,到戰國時期,楊朱之後,莊子之前,又有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也是很有智慧的,便在這些隻言片語的基礎上,既編又著,整理出一本書,聲稱作者是“老先生”,
這就是《老子》。為什麼要用“老子”的名義?也有兩種可能,一是“借殼上市”,二是“倚老賣老”。畢竟,此前確實有過一位老先生,此書的思想與這位老先生也頗多關聯,那就說是老先生寫的好了。更何況,這本書表達的,正是一個古老民族少年老成的智慧。用李零先生的話說,就是一種“老辣的智慧”(《人往低處走》)。叫做《老子》(老先生),豈非名副其實?這就是“老”。
回覆列表
“古代先賢都是以姓氏加子來稱呼”,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比如“鬼谷子”叫王詡。他既不姓“鬼”,也非“鬼氏”。鬼谷只是地名而已。再如“文中子”,姓王名通,叫王通,“文中”既非姓,也非氏。再如“準南子”,屬雜家,也是百家之一。可見,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不成立的。
既然這個問題提到姓氏和稱呼,那麼,我們就先從這兩個方面辯析一下。
先說姓氏。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姓和氏已經合而為一了。現在,一般人很難說清楚姓和氏當底有何差異。我曾經查了不小資料,都沒有找到明白的答案。其實答案就在一句簡單的話中“姓別婚姻,氏別貴賤”。
婚姻分別的是一種家庭血緣關係,貴賤分別的是一種社會等級秩序。《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又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按現在的姓加名我稱呼方式,黃帝應該叫公孫軒轅。那麼,“得姓者”是什麼意思呢?按現在理解,應該是有十四人跟黃帝姓,姓公孫。但問題是,剩下的十一人。為什麼不得姓呢?
顯然,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根據《史記.索隱》,黃帝十四個得姓的兒子留下十二姓。他們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葳、任、荀、僖、姞、儇、衣。這樣,就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黃帝與十四個得姓的兒子們都不同姓。按據這個情況,再加上“姓別婚姻”。可以大體推斷,姓在開始的時候,就是名,就是父母對孩子的稱呼。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娶妻生子後。他們的孩子之間,不能成親,為了區別,給他們冠以“姓”。因此,同姓,是近親。
再以孔家為例。孔子的祖先宋華人,宋襄公的兒子。本來是有繼承國君資格的。可是他把君位讓給弟弟。所以,孔家是宋國國姓。因為宋國政治動亂,孔子的祖先跑到魯國。從宋襄公的兒子開始,傳了五代到孔父嘉。按五代血親的制度,出了五代,就不是親戚了。所以,孔家的後代,以孔為姓。
從以上可以看出,先秦時代,姓不是象後來一樣不變的。而是可變的。父子之間不同姓的情況有很多。兄弟之間不同姓的也有很多。我們再舉個例子說明。魯有有三桓,他們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我們都知道,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所以,魯國與周朝同姓,應該姓姬。魯桓公死後,他的兒子魯莊公繼位,另外還有三個兒子。老大慶父(慶父不死,魯難不已說得就是此人)、老二叔牙,老小季友,都成為魯國大夫。分別就是孟孫氏,叔孫氏,季氏。後來,慶父就是孟姓的祖宗,叔牙就是叔孫氏的祖宗,季友,就是季姓的祖宗。我這裡有的寫姓,有的寫氏,並不為錯,因為到這個時候,姓與氏基本上合而為一了。
說完姓,下面再說說氏。氏別貴賤。氏一開始的時候,就與社會組織聯絡在一起,這就是氏族。氏族是以血緣關係為主的社會群體。所以,氏與姓,一開始就是聯絡緊密的。氏族中,血緣關係近的,就是同姓(五服之內,後代的姓,就是始祖的名)。古代氏族,與現在農村的結構是一樣的。一個村之中,同姓的很多。但是,五服之內,是不準通婚的。叫同姓。超出五服的,叫同氏。
進入封建社會之後,氏族為單位的社會結構被打破。但是,氏族社會的痕跡依然儲存著。這就是世家大姓。漢唐時期,大姓的社會影響力都是很強的,比如琅琊王氏,河東柳氏等等。
姓與氏的問題,基本是這樣。下面再說稱呼。先秦時期,人的稱呼不是今天的姓加名的方式。在社會等級制度之下,不同的人,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稱呼。
父母以及尊者,在上位者稱呼在下位者,一般稱名。下級稱呼上級,一般不稱名,而稱號。比如,齊桓公名字叫小白。齊國姜姓,可以叫姜小白。國君可以國為姓,他又可以稱齊小白。當我們今天把齊桓公稱做齊小白或姜小白的時候,體現的是現代人的自做多情。因為歷史上沒有人會這樣稱齊桓公。當時他的父母就稱他為“小白”,他的手下在他沒當國君之前,稱公子,當國君之後,稱國君。死了之後稱諡號,既桓公。這種文化特點,今天依然部分保持著。比如在部隊中,條令明確規定,上級稱下級稱名字。下級對上級稱職務或軍銜。這在文化精神上,與古代是一致的。這就是為什麼說中國有五千年文化的證據。五千年前的行為方式今天的現實生活中依然保持著。
上面這些都明白了,就可以講一下諸子的稱呼了。對諸子的稱呼,是後世對他們的叫法,比如孔子,在他生前的時候,人們對他的稱呼未必是孔子。而是“夫子”,夫子就是先生之意。這與今天稱老師是一樣的。子路問荷蓧丈人:“子見夫子乎?”丈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夫子就是今天的老師之意。子路對一個種田的老人也稱“子”。可見子在當時,就是一種情感上的尊重而已。
老子也是後世對他的稱呼。後世為什麼稱其為老子?現在基本上不可考了。《史記》中說: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關於老子的稱號,後世著作中,還有許多,比如《神仙傳》裡說,老子,字伯陽,名重耳。這些稱號裡,大都說明老子的耳朵比較大,聃,就是耳朵比較大的意思。但關於“老”的解釋,大都有神話色彩,比如說老子的母親八十多歲才生的老子。有的說是懷孕八十多年而生,等等。這些說法,恐怕是不可信的。但如果說因為老子出生的時候,比較老相,又耳朵比較大,故稱老聃。或許尚有可能。
總之,因為老子被叫做老聃,才稱為老子的。這一點應該是不錯的。
中國文化,號稱有百家之說,但實際上後代能夠並駕齊驅的,只有儒道兩家。稱為儒道互補。儒家是入世之學,但也有出世的,這就是窮則獨善其身。所以,儒以入世為主流。道以出世為主流,但道也並非完全出世,老子之學,就是“君人南面之術”,說白了就是政治學說。法家的韓非,在《史記》中與老莊並傳,就是證明。在司馬遷看來,韓非與莊子都與老子有關聯,但莊子是出世的,法家韓非是入世的。
後來的諸子,學術上與儒家相近,有入世傾向的。都是以姓名之,比如孔子、孟子、荀子,以及後世的韓子、程子、朱子等等,儒家是講究,顯親揚名,光大門楣的,所以,姓對他們來說,就很重要。但有出世情懷的,就不太注重姓氏。因為在他們看來,姓氏沒那麼重要。所以,老莊之後,道家的名號,就不太重視姓氏,而重視所謂的道了。比如,葛洪叫抱朴子。他所抱的“樸”,就是《道德經》中的樸。比如陳摶,叫“扶搖子”,就是莊子《逍遙遊》中“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扶搖”。
因此,諸子,並不全都是以姓氏為名的。其它的還是雜家,呂不韋的《呂氏春秋》是子學中重要經典,可是呂不韋沒有被稱為“呂子”。《淮南子》同樣是雜家,淮南王劉安大約是可以稱為一家的。
諸子之中,還有一家在中國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醫家。他們有醫學理論經典《黃帝內經》。這是子學中的重要經典,但是,醫家的作者們把自己的著作權無償轉贈於老祖宗黃帝了。黃帝也沒有稱有“黃子”或“公孫子”。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未必準確。權當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