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海耕田
-
2 # 八斗文媒
哪有什麼所謂的魚腥線?
首先應當搞清楚,魚的腥味從哪兒來的,以及魚腥味是那些物質。
藉助於現代儀器,腥味兒究竟是什麼,其實不難搞清楚。以淡水魚為例,腥味物質主要是一些低分子量的胺類,醛類,雜環化合物等等。至於其來源,一種是像鯰魚這樣的,因為具有食腐的特點,食物本身就是含有很大腥味,而這些物質不可能被完全被代謝,就會殘存在魚的身體中,因此就算是新鮮的,鯰魚這類魚也一樣會有一定的腥味,如果養殖地水源再不那麼幹淨,就更糟糕了。由於這些腥味物質普遍都是脂溶性的,因此這些腥味也就更容易在脂肪中體現。
而和鯰魚屬於近親的鮰魚,就沒有這個問題。
但不管是什麼魚,還有蝦蟹,只要死了就還是會產生腥味兒,這是因為,當動物死亡之後,很多原來在動物體內的細菌還在繼續代謝,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都會隨之發生分解,由此產生的這些氣味很強的小分子,也會帶來腥味。
無論是怎麼來的,都跟所謂的魚腥線毫無關係,可以說,魚腥線其實就是人們在缺乏基本生物化學知識的時候,透過臆想捏造出來的一個名詞。實際上,這種“線”並不是在每種魚身體上都能發現,通常也就是在鯉魚、草魚身上容易發現,實際是魚用來感知水流的一種器官,腥味並不是來自這兒。同樣,即使去掉這種所謂的魚腥線,魚的腥味也還都在。
如何去除腥味,其實在烹飪的時候有很多手段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常見的一種方式是用酒。酒是有機良溶劑,因為這些腥味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好,透過酒可以將它們萃取出來,這樣就可以在後續加工的時候,讓它們揮發出去,不再影響風味。
醋也是一種可以用來去腥的東西,這是因為主要的腥味物質是小分子胺類,呈現鹼性,所以加入醋,可以中和掉這些物質。
最關鍵的,其實還是要保證食材新鮮,魚的內腔要清理乾淨,這樣腥味就沒那麼濃了。
-
3 # 王思露營養師
說起魚,是經常建議各位吃的一種食材。我們經常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意思就是說四條腿的牛、羊、豬不如兩條腿的雞、鴨禽類,雞、鴨禽類不如魚類,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關於魚的那些事。
如何挑選新鮮魚?挑選魚, 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挑選 一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有彈性,則新鮮; 二看魚鰓,呈鮮紅色,粘液透明則新鮮; 三看鱗片,完整且有光澤不易脫落則新鮮; 四看魚腹部,不膨脹,肛孔白色則新鮮; 五看魚的肌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肌肉切面有光澤為鮮魚。
魚,怎麼做才好吃?中國的烹飪方法主要分五類:
清蒸類。魚略醃加點蔥薑絲,放入蒸鍋或微波爐中快速蒸熟。
水燉類。先加油爆香各種香辛料,再加水、醬油等煮沸,放入魚,小火慢燉,直到魚入味。
油炸類。直接下油鍋或者拍澱粉之後下油鍋,包括幹炸魚,以及油炸之後澆汁調味的魚,如松仁桂魚等。
油煎類。用大量油兩面煎透煎黃,如煎鱈魚等,或者煎透之後再加各種調料燉煮,如紅燒魚、瓦塊魚、乾燒魚等。
燒烤類。中國的重慶烤魚、貴州烤魚等通常要加大量植物油烤制,介於油煎和烤之間。烤出來的魚外層略有焦糊,中間部分不直接受熱,質嫩油少。日式烤魚不放油,用鹽和調料略醃之後在烤箱中定溫烤制。
從健康角度來說,清蒸方法最有利於保持魚的低脂健康特色,水燉類也比較好,因為水燉的水溫不會達到120度以上,可基本保持脂肪酸的穩定。當我們吃燒烤魚的時候應當注意儘量少吃外層焦糊部分,避免受到致癌物的危害,多吃中間軟嫩部分,獲取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在製作紅燒魚的時候,應該適當縮短油煎時間。脂肪酸難以承受煎炸的高溫,而且非常容易氧化,所以魚類不宜採用煎炸的烹調方法。 我們華人經常吃的烤魚,魚身子下面汪著大量油,實際上屬於油煎魚或油炸魚的範疇。而且有些店裡製作烤魚時,為了節約烤制時間,怕客人等得不耐煩,乾脆就先油炸一下,再放到鐵盤子裡,乃至於上面的魚肉都有點幹了。這種方法不僅破壞了脂肪酸,而且煮的時候還會加入大量的油脂,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油的每日食用量為25克,像這類烤魚,油脂已經大量超標,長期吃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應避免,如實在嘴饞,可以偶爾去吃一下,吃完之後應大量吃蔬菜水果。
如何去魚鱗?我們在買回新鮮的魚後,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去魚鱗?這裡呢告訴您一個小竅門,就是用醋就可以將魚鱗難刮的煩惱一掃而空。而且,魚身上的黏液還會被醋中和,使魚不易從手中滑落。 具體辦法:刮魚鱗前,準備一盆含少許食醋的水,按照每升水放兩勺醋的比例,將洗淨的魚放在盆裡泡上30-40分鐘。 如果覺得時間太長,也可在魚鱗表面反覆塗抹食醋後,再靜置20分鐘。這樣,魚鱗中的鈣質會被醋軟化,用刮魚鱗的工具輕輕一刮就全部掉了,省時又省力。
如何去腥洗魚時是不是感覺魚有腥味,很滑又粘,洗完之後手上一股魚腥味,這時呢,我們可以巧用麵粉。 具體方法:在洗魚時,拿點麵粉把魚身正反面都抹上面粉,利用麵粉的粘性去除魚的腥味。
回覆列表
不管哺乳動物動物也好魚類也好,腥的味道來源於脂肪,螃蟹、蝦等無脂肪所以就不腥,脂肪一般都堆積於腹部,因為內臟很重要,需要脂肪的滋養,所以魚最腥部位就是腹部,人工養殖的魚因為營養豐富,脂肪更多也就更腥,野生的因為活動範圍廣闊食物不易,消耗的脂肪多也就不怎麼腥,當然也要看魚的品種了。海洋的魚類因為海水鹽度、海洋麵積廣闊、海浪衝擊的關係就沒有淡水來的腥;池塘、湖裡的魚也因為活動範圍受限比江、河的魚腥。
洗魚時內臟除掉,魚肚子附近黑色的膜和脂肪卻要刮乾淨,還有魚脊椎骨附近的血塊用牙籤挑乾淨就會大大的減少腥味。
因此海水魚清蒸、煮湯用點姜和少許白糖和料酒或醋,就可以去腥了;淡水魚煮時要用熱油、辣椒、花椒等去腥,如果油炸就直接炸酥了就吃不到腥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