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在我們腳下的地下深層嗎?
10
回覆列表
  • 1 # 一箋素文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從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心部位,距離約為3473千米。據科學觀測分析,地核分為外地核、過渡層和內地核三個層次。外地核的厚度為1742千米,平均密度約10.5克/釐米x釐米x釐米,物質呈液態 。過渡層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質處於由液態向固態過渡狀態。內地核厚度1 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釐米x釐米x釐米,主要成分是以鐵、鎳為主的重金屬,所以又稱鐵鎳核。

  • 2 #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地球是個球形,地核就是我們地球內部的核心,現今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km,而地核半徑約有3470 km,但是對於地核具體是什麼物質,現在的答案都是推測出來的結果,主流觀點認為:地核是由鐵、鎳元素組成的一種高密度、高溫高壓狀態的物質。

    其實對於地球內部構造,現在的研究仍然是透過天然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內部的傳播速度不同來推測出來的,因為地震發生時會產生縱波、橫波和麵波三種形式傳播的地震波。根據地震波的傳播性質不同,即地震波在不同性質的介質中,它的傳播速度和其相關性質也不相同。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都可以傳播,速度也比較快,而地震波橫波卻只能在固體介質中傳播,並表現為速度比較慢。根據這一性質,可以確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深處傳播中,若傳播速度發生突變,則可以推斷此深度下有不同性質的分介面,簡單來說,波在傳播過程中從一種介質進入了另一種介質了,所以根據這個方法,科學家將地球內部構造從外到內依次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而這三個圈層分別是以兩個介面,即所稱的莫霍介面和古登堡介面。而地核屬於最內部圈層,科學家也是根據地震波的變化情況,發現地核也有外核、核心兩部分。內、外核的分介面大約在五千千米左右的地方。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因為地球整體上來說,是一個球形,所以大家都很好理解地核的位置,現在就將現階段對地核的認知情況為你解紹一下,雖然都是推測的,但是也是現今能有科學根據的最受大家認同的觀點了,主流觀點認為地核半徑約有3470 km,當然這一結論是透過前面所述的地震波推測而出的,並且根據地球體積與地表物質密度推算,認為內部密度很大,再加上內部高溫高壓,所以科學家推測地核是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的高溫度,高密度物質,又因為地震波的橫波不能穿過外核這一現象,所以一般推測外核是由鐵、鎳、矽等物質構成的熔融態或著說是一種近似液態的物質組成,是一種高溫高壓狀態。液態外核會緩慢流動,所以有人推測地球磁場的形成可能與它有關,又由於地震波的橫波在地球核心存在,所以根據這一現推測地球核心可能是固態的形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即將要上市的nubiaplay這款手機,電池續航能力方面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