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石版畫是怎麼畫的?
應從1948年起,趙無極尚處於"具象時期",留存至今的該年作品很少。從僅有的少數幾幅畫中,彼時畫家並未完全放棄"形"的表現,主要多在人物畫。但己開始明確表達對"定點透視"的疏離,主觀上避免呈現精準的空間和體積,而開始探索平面化的圖繪方式,《無題(鳥)》即創作於這一年。
趙無極《無題(鳥)》1948年布面油畫
作品純粹以線條勾勒鳥、蝴蝶和樹的形體,彷彿迴歸到純粹形體的原始藝術,畫面內容簡單而富有天真,振翅欲飛的小鳥在樹叢中與蝴蝶相互呼應,畫風天真燦縵,卻又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甲骨、壁畫鳥、青銅器上的形象,趙無極深入骨髓的東方特質。
趙無極這件《無題(鳥)》似乎格外喜歡,以至於在後的一組版畫中將它重現。1949年,趙無極進入愛德蒙德汝貝爾(Edmond Desjobert)的石版工作室學習,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根據之前的作品創作了八幅版畫,《無題(鳥)》就是其中一幅版畫的母本。
趙無極《無題(鳥)》石版畫一一
法國著名詩人亨利-米修,看過這組作品後被深深吸引,主動為其配詩八首,二人詩畫合壁的專輯《趙無極八幅石版畫欣賞》,於1950年出版,收到極大反響,趙無極與亨利-米修自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從此,趙無極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趙無極《風景與舉手人》石版畫1951年作一
隨後相繼《茶壺》石版畫1952年作、《古鎮》石版畫1953年作、《兩稞樹》石版畫1955年作、《無題》石版畫及紙本.石版畫等。從此繼續探索繪畫的可能性,而在中國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間觀念中得到認識,將他的繪畫帶到另一個階段。之後,他的畫以色彩和空間分配,進入到似無形又有的無限世界。
趙無極《兩稞樹》石版畫1955年作
50年代後其創作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60一70年代早期,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為基調,筆觸激烈、充滿力度、畫面極富運動感,70年代中期後,趙無極繪畫進入另一階段,其油畫技巧日臻嫻熟,色彩變的豔麗明亮,畫面更側重對空間和光線的追求,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要素,邁具風景意味,氣氛越來越平靜。
趙無極《航船》石版畫一一
趙無極石版畫是怎麼畫的?
應從1948年起,趙無極尚處於"具象時期",留存至今的該年作品很少。從僅有的少數幾幅畫中,彼時畫家並未完全放棄"形"的表現,主要多在人物畫。但己開始明確表達對"定點透視"的疏離,主觀上避免呈現精準的空間和體積,而開始探索平面化的圖繪方式,《無題(鳥)》即創作於這一年。
趙無極《無題(鳥)》1948年布面油畫
作品純粹以線條勾勒鳥、蝴蝶和樹的形體,彷彿迴歸到純粹形體的原始藝術,畫面內容簡單而富有天真,振翅欲飛的小鳥在樹叢中與蝴蝶相互呼應,畫風天真燦縵,卻又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甲骨、壁畫鳥、青銅器上的形象,趙無極深入骨髓的東方特質。
趙無極這件《無題(鳥)》似乎格外喜歡,以至於在後的一組版畫中將它重現。1949年,趙無極進入愛德蒙德汝貝爾(Edmond Desjobert)的石版工作室學習,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根據之前的作品創作了八幅版畫,《無題(鳥)》就是其中一幅版畫的母本。
趙無極《無題(鳥)》石版畫一一
法國著名詩人亨利-米修,看過這組作品後被深深吸引,主動為其配詩八首,二人詩畫合壁的專輯《趙無極八幅石版畫欣賞》,於1950年出版,收到極大反響,趙無極與亨利-米修自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從此,趙無極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趙無極《風景與舉手人》石版畫1951年作一
隨後相繼《茶壺》石版畫1952年作、《古鎮》石版畫1953年作、《兩稞樹》石版畫1955年作、《無題》石版畫及紙本.石版畫等。從此繼續探索繪畫的可能性,而在中國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間觀念中得到認識,將他的繪畫帶到另一個階段。之後,他的畫以色彩和空間分配,進入到似無形又有的無限世界。
趙無極《兩稞樹》石版畫1955年作
50年代後其創作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60一70年代早期,作品多以黑、褐等暗色為基調,筆觸激烈、充滿力度、畫面極富運動感,70年代中期後,趙無極繪畫進入另一階段,其油畫技巧日臻嫻熟,色彩變的豔麗明亮,畫面更側重對空間和光線的追求,蘊含天地水火等種種大自然要素,邁具風景意味,氣氛越來越平靜。
趙無極《航船》石版畫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