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樂打滷麵
-
2 # 奇文異錄
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絃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絃,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一個勁地低頭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閒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
3 # 大仙侃談
對牛談琴,從字面上來講,就是古時候有一位很厲害的曲藝者,他每天對著牛談琴,希望這樣來增加自己的技術和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是他卻沒有明白牛是不懂琴聲的,這樣對自己毫無幫助。現在多來形容跟外行人講內行知識,講半天也不明白。
“對牛彈琴”是每個人童年時期就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我想就算是三歲小孩也知道它講的是怎麼一回事兒,而且人們在日常交流中也會常常用到“對牛彈琴”,他們用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大道理,或者是對門外漢講內行話;另一方面,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物件。(其實我覺得現在可以賦予“對牛彈琴”新的意義,比如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衝突,或者說是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的衝突,每當兩者觀點發生衝突時,真的很難以自己的套路去勸服對方,這也算是一種“對牛彈琴”吧,這僅是我自己的見解。)可見此成語的普及度,我就不再做贅述。
其實對牛彈琴選自《牟子理惑論》,由東漢學者牟融編纂而成,其原文是這樣的: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搜一下就有翻譯,原文也是自己百度來的,就不翻譯了。)
接下來進入正題,“對牛彈琴”的創作歷史在東漢時期,可以說這是個特殊的宗教時期。因為在公元67年(東漢)佛教傳入了中國。而且剛剛百科發現,《牟子理惑論》本書的內涵是反映了佛教和儒道思想的鬥爭,我個人覺得其中大有文章,很有深意,所以我做了以下大膽的猜測:
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傳入中國,當時一定會引起很大的衝突。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公明儀等同於佛教或者是傳播佛教的人,而牛則等同於本土的儒道學士或者是廣大的老百姓。所以“對牛彈琴”也就是佛教對弈當時還不能接受佛教的群體(在這裡並沒有貶低的意思)。
至於為何將佛教或者是傳播佛教的人代入“公明儀”這樣的高雅人設,我是這樣理解的,佛教起初傳入中國時有很多新的理念是難以吃透的,更別說接受。一般這種難以參透的或者說是未知的理念是通常會被人稱為“高雅”吧,等明白了其中的意義,“高雅”就會從神壇跌落了。
而“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這是我們長久以來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衍生了哲學上的“務實性”。何為“務實性”,一方面是注重經世致用,另一方面是注重當世生活,說白了就是“人只活一次,不能虧了自己”這樣的理念。這和佛教的“輪迴”是有衝突的。也就是當兩種思維模式不同的人在一起交談時,是聊不來的。
這時的“公明儀”可能想大力傳播自己的佛學,就和“牛”說“你別信你那套,人的生命是輪迴的,別活得太功利,來和我一起昇華人生吧。”可是“牛”歷來就只懂得田野的生活,而且也不屑於那些所謂的“昇華”,所以這些話就成為了耳旁風,雖然激起了些許浪花,但是並不大,因“牛”要繼續信“務實性”來維持自己的當世生活,而不去在意所謂的“輪迴”。
當然,我這裡只是用佛教和儒道中的“輪迴”與“當世”來做解釋,其實他們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一開始是不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但是經過歷史的演變,現在這種層面的“對牛彈琴”幾乎不存在了,更何況歷來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包容性極強。
(個人見解,才疏學淺,如果有錯誤請指出。)